">
1粮食安全的政治经济学解读
1.1粮食安全概念粮食安全作为国际通行概念,其内涵不断得到发展和丰富。目前,国际通行的粮食安全概念是指所有人在任何时候能够在物质和经济上获得足够、安全和富有营养的粮食来满足其积极和健康生活的食品需求和食物喜好[6]。食品质量和营养问题是粮食安全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粮食安全的概念不仅包括了粮食生产安全、流通安全、消费安全和储备安全,还包括质量安全,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概念。1.2新形势下的粮食安全新观念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方向,未来城镇化率将快速提高、粮食消费持续增长、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粮食安全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新形势下,粮食安全观念需要重新审视,与时俱进。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将作为2014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根据《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以下简称《纲要》),中国粮食自给率需维持在95%。这一指标不仅包含了水稻、小麦,还包括玉米、大豆等,覆盖的谷物种类较多。继续追求过高自给率,不仅目标难以达成,还会引来国际非议。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是治国理政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7]。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目标定为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与《纲要》相较,此次粮食安全目标具体化,表面上放弃了95%的高自给率,同时提出了更高、更明确的要求。一方面降低自给率,压缩了国际投机资金炒作粮价的空间,拓展了国际市场作为我国粮食安全储备库的功能;另一方面,对关乎稳定和民生的口粮与谷物提出高要求,抓住要害,突出重点,树立了新的粮食安全观。同时,会议指出了农业发展的路径,即注重永续发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节水农业、循环农业。抓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建设,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重申科技支撑,将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作为保障粮食安全的必要手段和有力保障,意味着农业科技进步对粮食安全的贡献与日俱增,同时也意味着中国所处的国际和国内环境迫使中国更多地依靠科技进步来保障粮食安全。
2内忧外患的中国粮食安全现状
目前,世界粮食需求日益增长,粮食产量增速放缓,世界粮食安全总体状况趋紧。国际粮食市场作为我国粮食安全储备库和余缺调剂市场的保障功能降低。与此同时,国内粮食自给率不断下降。根据海关年度统计数据,2012年中国粮食进口总量为8025万t,同比增长25.6%,同年国内粮食产量为58950万t,进口粮食总量占粮食总产量比重为13.6%。换言之,我国粮食自给率已经跌破90%。中国粮食安全前景堪忧。2.1粮食安全的全球环境不容乐观首先,人口增长、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约束,决定全球长期存在巨大的粮食安全压力。全球人口持续增长,人口膳食结构不断改善,发展中国家大规模实现经济现代化、国民城市化,导致全球居民对粮食的需求旺盛。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预测,到2020年全球人口将达到76.75亿,2030年突破83亿。按人均需求350kg计算,到2020年需新增粮食2.96亿t,到2030年需增加5.18亿t粮食,出现巨大粮食缺口的预期强烈[8]。而全球资源约束是刚性的,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在人口压力下加大对资源的利用力度,导致土地荒漠化、淡水资源耗尽、热带森林破坏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等,已经严重约束全球粮食生产的可持续性。其次,国际粮食市场与资源调控能力建设进展缓慢,不利于全球粮食危机的预防与治理。国际粮食贸易体系中心—外围结构明显。高额补贴和先进良种种植技术使美国、欧洲等牢牢占据体系中心,成为主要粮食出口国,而体系外围国家尤其是穷国,往往在粮食上依赖进口[9]。由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粮食供求状况、国际贸易角色、地缘政治利益及国家发展方针与战略重点不同,在面对全球价格急剧变动时,很难形成协调一致的行动。部分国家(例如美国、欧盟),为保障本国粮食产业利益和出于能源安全考虑,通过政策和补贴措施发展生物燃料,加剧粮食危机隐患。在全球粮食价格上涨时出台临时限制出口措施,同时加大预防性粮食进口,加剧供求矛盾[10]。此外,在粮食国际贸易中,我国存在着明显的大国效应,通过国际市场保障粮食安全的空间极其有限。加之粮食市场已经与货币市场,期货市场,金融衍生品市场紧密相连,粮食的能源、金融属性凸显,国际市场对粮食安全的调控能力明显削弱。2.2粮食安全“立足国内”的形势严峻首先,粮食需求刚性增长。随着工业化发展、城镇化推进,人口持续增加,大量粮食生产者转变为粮食消费者,粮食需求呈现刚性增长趋势。同时,经济增长带来的粮食消费结构变化将更为剧烈。有预测称,到2020年全国饲料用粮需求总量将达到2.36亿kg。同期,生物燃料、制药和酿酒工业发展,将会占用大量粮食,从而推动粮食价格上涨[9]。其次,资源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耕地数量及粮食播种面积减少,后备资源匮乏,水资源短缺且分布不均衡,使粮食增产遭遇资源瓶颈。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占用了城市周边大量的优质土地,造成耕地面积锐减。我国2010年的耕地面积为1.217亿hm2,人均耕地面积为0.091hm2,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5。另外,我国是一个严重缺水国家,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m3,占全球水资源的6%,并且存在着南北分布不均的状态。加之水污染严重,更加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11]。第三,种粮低效益抑制积极性。近年来,虽然我国对种粮农民的补贴不断增加,并且粮价也有一定程度上涨,但由于不掌握农业生产资料的定价权,种子、农机、化肥、石油等价格快速上涨,大大提高了粮食生产成本。此外,粮食流通成本和劳动力成本也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农民种粮的机会成本大幅增加,种粮效益低,农民种粮积极性受挫[12]。同时,人民币汇率稳步上升,进口粮食价格优势明显,抑制农民种粮意愿的同时也给财政带来补贴压力。在粮食需求强烈,劳动力转移,需求结构转型以及耕地、水资源日趋紧张的现实下,资源和物化的生产要素投入的制约大,边际效用低,依靠粮农补贴和改换高产粮食作物品种为支撑的粮食安全基础薄弱,粮食安全形势仍然非常严峻。中国的粮食安全确实到了更加依靠科技、依靠劳动力素质的阶段了,农业的根本出路还是要靠科技。
3农业科技进步对粮食安全的贡献
新粮食安全战略强调科技支撑。回顾世界的农业发展历程,农业科技始终是农业发展的主要动力。从传统农业、近代农业到现代农业,每一轮农业科技革命无不以农业技术变革为动力、以技术进步为标志。我国发展和提高粮食安全水平的实践也证明,在构成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主要生产要素中,科技发挥了基础性和关键性作用。3.1农业科技进步是粮食增产的关键我国粮食总产量从1949年的1.13亿t增加到2012年的5.89亿t,预计2013年将突破6亿t。与此同时,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也由建国初期的15%提高到2012年的53.5%。农业科技创新对单位面积粮食产出率贡献巨大。在1949~1978年、1979~2012年两个时期,我国粮食单产增长对总产贡献作用分别为86.0%、116.5%,面积作用分别为14.0%、-16.5%。也就是说,改革开放前粮食增产靠面积增加,而改革开放后粮食增产是在面积缩减的情况下,通过科技进步提高单产取得的[13]。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有力地保障了粮食的有效供给。3.2农业科技是突破资源束缚的根本出路农业科技进步引领农业发展方式转型升级,有效地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例如,以色列管网化滴灌节水灌溉和旱作农业技术可使单位农产品的平均耗水量减少一半[4]。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率,缓解了资源和生态压力,增加了环境资源的可持续性,促进了农业的永续发展。3.3农业科技是实现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农业先进生产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有效促进农民由家庭经营向循环农业发展转变,一方面提高农业产出效率,实现农民增收;另一方面节约生产成本,节约农民生产开支,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对资源的消耗。目前,立体农业技术模式正呈现加速发展态势,例如江苏、浙江、江西、湖南等地推广的稻田养鸭、鸡、鱼、虾、蟹等模式,保证粮食生产的同时还实现了农业资源循环利用,既为市场提供了多元化优质产品,又更有效地提高了收益。同时,节本增效技术也有效地提高了粮食生产力,节约农民成本。如病虫害统防统治技术应用,可节约用药成本25元/667m2,节约用工成本10元/667m2,并减少化学农药带来的环境污染。3.4农业科技是应对国际粮食危机的必备武器2008年爆发的国际粮食危机,使得一些粮食自给能力不足的国家遭受严重冲击,给世界各国敲响警钟。越来越多的国家将粮食安全放在国家安全的战略层面进行考虑,倾向选择自给自足的粮食安全战略[14]。中国实现粮食安全、应对粮食危机的核心经验就是把科技进步作为解决粮食安全的关键。立足国内的粮食安全战略需要依靠强有力的科技支撑。综上,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局势,实施粮食安全的科技支撑战略,必须确保粮食产能,发展生态农业和现代循环农业,利用好国内国外两个市场,提高抵御外部风险能力,切实加强粮食自主保障的能力与实力,为改革进一步深化,发展全面升级,维持繁荣稳定提供坚实的支撑和不竭的动力。
作者:王珑 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财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