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竹县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思考 - 企业管理论文范文 - 400期刊网专业论文投稿机构

大竹县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思考

时间:2017-01-20 21:17:07 来源:论文投稿

城乡一体化的实质就是要破除城乡分割和对立,加强城乡联系,促进城乡之间资源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相互协作,优势互补,推进城乡平等和融合发展,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共享现代文明。当前,在以“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为主要特征的经济新常态下,县域经济已经并将持续发生诸多重大变化。经济新常态下,大竹作为农业大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依然艰巨,需要把握新形势、新机遇,继续以改革为动力,推进大竹城乡一体化和县域发展。本研究以大竹县城乡一体化建设实践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理论分析与归纳总结,探索县域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新思考。

1大竹县城乡一体化的实践

近几年,大竹县坚持把“两个统筹”作为第一抓手,构建县、乡、村三层架构城镇体系,着力推进城镇与农村、山前与山后发展一体化;突出主城区、壮大副中心、发展多极点,构建起“一主、一副、五极、三十七点”的发展总格局,推动全县51个乡镇(街道)全域、全面发展,扎实推进城乡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等一体化,着力构建城乡互助、共同发展的新格局,进而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目标。

1.1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

加快区域次级交通枢纽建设,南大梁高速大竹段完成总投资的75%,达渝高速大竹南出口连接线启动新建,国道外迁加快建设,山后快速通道金鸡–文星段完成路基的50%,新建村道421公里,一个以“一环、两航、两铁、三高速、四干线”为总构架,外联内畅、覆盖城乡的区域次级中心城市骨干交通网络逐渐成形。“3+5+6”水利工程和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顺利推进。2014年,全年城镇基础设施投资11.3亿元。进一步加大山后片区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力度,在农业开发、道路改造、能源建设等项目安排上予以倾斜,促进山前山后协调发展。

1.2构建县域经济发展新格局,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加强经开区和庙坝、石河、月华特色园区建设,促进工农协调发展;实施“1137”工程,大力发展新型农业、观光农业、生态农业,促进农业良性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积极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组织,提升农业竞争力。2014年,全县GDP253.34亿元,比上年增长9.0%,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均居达州市第一位,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居达州市第二位。

1.3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构建城乡发展新格局

围绕“一主、一副、五极、三十七点”的发展布局,实施主城区带动小城镇发展战略,重点推进周家“县域副中心”和庙坝镇、杨家镇、石河镇、石桥铺镇、文星镇五个重要发展极。2014年,新增城镇人口1.6万人,城镇化率达37.4%。

1.4统筹社会事业发展,促进城乡社会事业均衡化

优先发展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全县共有各类学校(包括小学、普通中学、中等职业教育学校)233所,在校学生126042人,专任教师6639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升学率100%,高中升学率76.6%;中等职业教育学校5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大力发展乡村公共卫生服务,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588个(包括乡镇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其中医院60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妇幼保健站1个;医疗卫生机构床位3366张,其中医院3256张,初步形成了三级预防保健网络。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全县共建成47个乡镇文化站、384个农家书屋、37个社区书屋、491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站点、15个流动服务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部实现免费对外开放;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13.5万册;有线电视用户12.18万户;数字电视用户4782户。

1.5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幸福指数显著提高

2014年,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0518元,比上年增加1099元,增长11.7%,农民人均总支出8471元;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35元,比上年增加2269元,增长11.6%,人均消费性支出15184元。在达州市处于较好水平。2014年年末全县各种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45个,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床位4409个;全年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12.13万人,参加农村养老保险47.58万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16.11万人,农村合作医疗保险88.86万人,失业保险2.54万人;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78万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5.79万人。

2城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思想认识还存在不足

抽样调查显示,一是一些地方的干部群众在思想上对城乡一体化还存在一些模糊认识,片面地认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就是让农民进城入镇;城乡一体化并不是以农村、农业、农民的消失为目的,而是要优化城乡资源配置,不断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二是认为实施城乡一体化就是放缓城市的发展,加快乡村发展速度;而城乡一体化不是以削减城市发展为代价,重要的是改善城乡关系,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2规划零散不够统筹

集中表现在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发展上各自为政、自成体系,尚未形成城乡统筹发展的总体规划和指标体系,部门之间、乡镇之间协调性差,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对乡镇或片区的工业项目或农业产业发展调查研究不够,一些同类或相近的项目,不同部门在同一个乡镇或同一个片区落户;乡镇之间存在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一个片区内的邻近乡镇一哄而上同发展一个项目,各自为阵,各抓各的,效果甚微;城市、小城镇、新村聚居和乡村旅游工程缺乏统一规划,单项工作各抓各,忽略社会投资的整体效益,在工作落实上缺乏连续性。

2.3制度创新与政策配套不够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必须采取综合的、配套的改革去完成。大竹县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制度创新与政策配套存在的问题,既有宏观层面的因素,也有县域微观方面的原因。

2.4县域发展不够协调

大竹县和全国多数县一样,在县内也存在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大竹县地形为“三山两槽”,县域乡镇自然环境差异较大,发展的制约因素较为突出。县域内县城与农村、县城周边乡镇与其他乡镇、山前乡镇与山后乡镇等,无论是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教育与医疗水平,还是人均经济总量以及人均收入与生活水平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

3城乡一体化对策建议

3.1正确把握城乡一体化的内涵

一是城乡一体化不是一样化,一体化与差异化是相辅相成的。表现在发展定位上,就是城乡发展各有主次,相互补充。二是一体化不排斥特色化。从产业发展来讲,要实现城乡一体化,城乡之间、乡镇之间既各自发挥特色优势,又相互配合,演奏城乡发展特色化与一体化“交响乐”。三是场镇建设与产业发展并重,让农民既能进城入镇,又能致富留得住。四是城乡同步互补,把县城与乡镇场镇建设纳入同步规划,让农民进城多份选择,多份切合实际,让乡镇发展成为县城建设的有效补充。

3.2充分发挥政府在一体化中的作用

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是两个重要手段,其中政府调控尤为重要,是城乡发展一体化有序发展的关键和主导:政府既要充当引导者和服务者的角色,更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中,切实转变职能,调动各类社会主体的积极性,努力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在各种资源配置及民生领域中,既要发挥市场的重要作用,更要发挥好政府的职能,确保政策从制定到落实,都是以维护和实现人民的利益为根本。

3.3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的一体化

在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上,应当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布局、资源共享的要求逐步进行。

3.4进一步推进城乡产业一体化

城乡一体化离不开产业的发展。一是产业布局一体化。根据县城和农村的不同发展优势,统筹兼顾,合理分工,互促共进,使城市与农村之间的经济联系不断加深,城乡资源配置和产业分工体系不断优化。二是促进城乡产业协调发展。鼓励社会资金投向农产品加工业、农用资料生产业等相关产业,带动乡镇发展;以工业集中发展区和重点镇为载体,引导部分乡镇企业与县城大中型企业专业分工、劳务协作等,促进协调发展。三是促进农业产业特色化集群化发展。以高效生态农业为方向,突出特色,着力推进产品—企业—产业—产业园区建设。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城乡产业一体化。

3.5推进城乡医疗服务均等化

一是构建县、乡(镇)、村三级医疗机构一体化,形成功能互补、协调发展的服务体系,真正实现“小病在村庄、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格局。二是稳定农村医卫队伍,提升农村医疗人员素质。根据农村卫生功能转变、内容转变的需要,加强农村医卫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的福利待遇。三是增加政府的经费投入。保障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专项经费,确保农村医疗机构的费用支出,并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增加。

作者:沈万红 单位:中共大竹县委党校


更多企业管理论文详细信息: 大竹县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思考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97702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民众如何应对金融危机 潍坊学院学报

相关论文
相关学术期刊
《工程机械文摘》 《上海轻工业》 《铁路工程造价管理》 《标签技术》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 《气象与减灾研究》 《气体分离》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科技文献信息管理》 《国外金属矿选矿》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