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0年3月-2012年9月住院治疗的52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0例,女性22例,平均(3.83±2.51)岁;将入选患儿按照是否为cUTI分为cUTI组与非cUTI组。非cUTI组患儿20例,男性13例,女性7例;年龄(3.37±2.04)岁;cUTI组患儿32例,男性17例,女性15例;年龄(3.94±2.60)岁。
1.2病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取患儿清洁中段尿送检,尿液细菌培养及分离、鉴定均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规定进行。将离心沉渣接种于哥伦比亚血琼脂培养基上(购自北京博奥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于35℃进行24h培养。细菌鉴定采用VITEK-32型全自动细菌分析仪以及GN1细菌鉴定卡(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药敏试验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所推荐的K-B纸片扩散法进行,采用的GNS-506药敏试验卡购自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采用的抗菌药物药敏纸片购自英国Oxoid公司。质控菌株:大肠埃希菌ATCC25992、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产酸克雷伯菌ATCC700324,药敏判定依据CLSI《抗微生物药物敏感性试验执行标准》进行。
1.3影像学检查
对所有参与研究的患儿均进行USG以及DMSA检查,待感染控制后均行MCU检查,发现VUR者按照国际反流性肾病协会5级分类法进行分级,并进行至少6个月的随访,观察有无瘢痕产生。对于cUTI患儿,有9例行静脉肾盂造影检查,有10例行核磁共振(MRI)或CT检查。
1.4统计分析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差异采用方差分析与单边ANOVA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组间差异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cUTI患儿病原菌分布
在32例cUTI患儿中尿培养阳性29例,感染率为90.62%。共培养出病原菌69株,革兰阴性菌45株占65.22%,革兰阳性菌24株占34.78%。
2.2cUTI主要病原菌耐药性
致病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庆大霉素等耐药性较高,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性低;粪肠球菌对利福平及莫西沙星具有一定的耐药性,但对万古霉素、呋喃妥因未发现耐药菌株。
2.3cUTI患儿影像学特征分析
在cUTI组与非cUTI组中,USG检查发现cUTI组中出现膀胱壁毛糙增厚等改变者6例,非cUTI组中4例,经统计分析发现对鉴别是否为cUTI以及是否出现VU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CU检查岁对鉴别是否为cUT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对鉴别是否出现VUR则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P<0.05);DMSA对鉴别是否为cUTI及是否出现肾脏瘢痕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P<0.05)。
3讨论
cUTI是难治性尿路感染的常见类型之一,在伴有泌尿生殖道结构或功能异常的患儿中较为高发。小儿cUTI临床症状并不典型,特别是2岁以下的婴幼儿,多表现为发热及消化道等非特异性临床症状,有的小儿以发热为惟一临床症状[4-5],因此,婴幼儿cUTI容易发生漏诊与误诊,需引起临床医师重视:对于不明原因发热的小儿,应尽早进行尿液检查。在UTI的诊断确立后,应通过各种临床线索仔细鉴别是否为cUTI,以便早期诊断治疗,保护肾功能免受进一步损伤[6]。对于cUTI的治疗,抗菌药物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婴幼儿发病时常伴有发热、中毒等症状,对于口服给药不能耐受时,应给予静脉抗菌药物治疗以尽快控制症状。可先尝试给予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常用药为第二、三代头孢菌素,若给药后症状改善不明显,需根据药敏试验调整用药,因此,对于婴幼儿cUTI病原菌及其耐药性特点的了解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本研究对cUTI患儿尿液细菌培养结果显示,cUTI致病菌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等革兰阴性菌为主,另外以粪肠球菌为代表的革兰阳性菌亦占有较高比例。药敏试验显示,致病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庆大霉素等耐药性较高,而对亚胺培南等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很低;粪肠球菌对利福平及莫西沙星具有一定的耐药性,但对万古霉素、呋喃妥因未发现耐药菌株的出现,掌握致病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有助于临床上对抗菌药物治疗方案的制定。USG检查因其无创性与方便易行而在泌尿系影像学检查中占有重要的地位。USG能够对泌尿系统的解剖状况进行大致了解,对于泌尿系统的畸形、肿瘤及结石等病变有着重要的诊断意义,能够获得cUTI最早期的临床线索[7-8]。但USG对于非梗阻性病变诊断检出率较低。本研究发现,USG对最终确诊的cUTI与非cUTI的辨别能力较低,且无法有效检出VUR,因此,临床怀疑cUTI的婴幼儿,不能仅依靠USG检查,而应进行进一步的检查以确诊。作为VUR诊断及分级金标准的MCU检查,美国儿科学会(AAP)指出,对于≤2岁首发cUTI患儿,应常规进行MCU检查以排除VUR。国内多数机构认为,对于≤2岁cUTI患儿,应在6个月~1年内进行MCU复查,以监测病变发展以及治疗情况。本研究发现,MCU对VUR的诊断十分准确,但进行MCU检查需进行导尿术,且要接受一定剂量的辐射,其临床使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DMSA无创、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较高,是目前确诊cUTI及慢性肾损害等的金标准。本研究发现,DMSA能够良好区分cUTI与非cUTI,且对于cUTI的诊断率较非cUTI高,加之有肾脏瘢痕形成的检出,研究表明,具有肾脏瘢痕的小儿具有15.00%~25.00%进展为终末期肾脏病,说明与非cUTI相比,cUTI的预后不良。综上所述,诊断婴幼儿cUTI时应合理选择影像学方法,进行抗菌药物治疗时应根据病原菌及其耐药性特点进行药物选择。
作者:郭永强 单位:宁波市第九医院影像科
相关专题:徐州土地财政发展分析 焦作市建设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