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太宗在位的贞观年间总共有二十三年,期间出现了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治理局面,史称“贞观之治”。贞观之治的历史内涵很多,核心是天下大乱之后迎来的大治。唐太宗即位之前的几年时间里,隋末唐初的社会景象令人闻之悚然。隋末竭泽而渔的政策以及战乱的冲击,导致社会经济崩溃、社会秩序混乱以及世道人心极度黑暗,尤其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危机。但是,在唐太宗即位五六年时间之后,局面出现了根本的改观。百姓建立起了对官府的高度信任,即使遇到严重的自然灾害,卖儿鬻女,外出逃荒,也没有因此怨恨官府,一旦年成好转,就迅速重返家园,社会秩序井然。在唐朝人看来,这种局面是自古以来从未有过的。吴兢说,“惟太宗文武皇帝之政化,自旷古而来,未有如此之盛者也。虽唐尧、虞舜、夏禹、殷汤、周之文武,汉之文景,皆所不逮也”(《贞观政要》序)。
“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有着复杂的历史原因,唐太宗的政绩观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唐太宗政绩观的主要内容包括:以民为本,治理国家要以百姓之心为心;关心民生,不去追求以牺牲百姓当前利益为前提的“帝王功业”。
以民为本是唐太宗君道观和政绩观的核心内容。唐太宗即位之初就在与近侍大臣们的务虚会议上表示:“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贞观政要》卷一《君道》)贞观二年,他再一次发挥:“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贞观政要》卷八《务农》)他不仅是这样说,在大部分时间里也是这样做的。贞观五年,主管部门根据阴阳吉凶各种禁忌,选定二月的某一天给太子举行象征成年的冠礼。太宗当即表示反对,理由是在即将春播的时候举行重大活动,需要征调人马,会妨碍农事,下令改到十月举行。面对大臣们提出的一套阴阳禁忌理论,唐太宗说:“吉凶在人,岂假阴阳拘忌?农时甚要,不可暂失。”(《贞观政要》卷八《务农》)唐太宗关于祥瑞灾异问题的谈话中,也多次表示,只有家给人足、百姓欢心才是帝王应该追求的治国目标,自然现象中的一些所谓祥瑞和灾异,不应该影响到这个治国目标。他在贞观二年说过:“夫家给人足而无瑞,不害为尧、舜;百姓愁怨而多瑞,不害为桀、纣。”(《资治通鉴》卷一九三)贞观六年又说:“夫为人君,当须至公理天下,以得万姓之欢心。若尧、舜在上,百姓敬之如天地,爱之如父母,动作兴事,人皆乐之,发号施令,人皆悦之,此是大祥瑞也。”(《贞观政要》卷十《灾祥》)
民生安宁是唐太宗施政的最高目标。唐太宗关心民生的谈话、举措,以及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的政策法令,史不绝书。尽管吃蝗虫、纵死囚等事件都难免政治作秀之嫌,但唐太宗的作秀也多是为了树立在关心民生方面的圣君形象,而与隋炀帝那种“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帝王功业观根本不同。民生安宁必须以社会风气的根本改善和信任危机的克服为前提。隋末以来的那种混乱无序状况是否能够迅速扭转?贞观君臣们最初并没有把握。经过几次激烈讨论,唐太宗树立起了信心,在武德九年十一月与群臣讨论维稳之策时,他明确提出反对高压政策。唐太宗说:“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资治通鉴》卷一九一)贞观之治的局面正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出现的。
相关专题:净资产收益率分析 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怎么分析 净资产收益率多少合适 如何分析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计算公式 净资产收益率下降 净资产 资产收益率 总资产收益率分析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分析化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