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教育中PBL教学模式的实践 - 区域经济论文范文 - 400期刊网专业论文投稿机构

医学教育中PBL教学模式的实践

时间:2017-06-23 02:57:07 来源:论文投稿

[摘要]PBL教学模式为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为新型教学模式,主要兴起于20世纪中期。在医学教育中通过该教学模式可全面提升学生能力,且促使其跨疾病、跨学科及跨系统学习,将理论与实践相连,充分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此外,该教学模式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性与批判性思维,因此未来PBL教学模式有望取代传统教学模式。现从多个方面探讨其实践运用。

[关键词]医学角与;PBL教学模式;运用

医学教育中应用PBL教学模式即基于教师指导下用临床问题将学生学习动力激发出来,且用问题引导学生理解与掌握学习内容,结合临床实践与基础知识,将学科界限打破,基于患者问题,将学生作为中心开展的小组教学方式[1]。PBL教学模式首先应用于加拿大大学医学教育中,现如今已广泛应用西方医学教育中,且在不断完善发展。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该模式在培养人才方面优势众多,可适应转型医学模式需求。近年来我国也逐渐使用PBL教学模式,虽然应用时间较短但是产生的影响不容小觑,教育管理者、师生均认可该教学模式的效果,且在我国医学教育中可行性较高。但PBL教学模式应用条件较多,故而广泛使用受限。21世纪随着教育、社会及经济的大力发展,诸多医学院具备开展PBL教学模式的条件,但在具体实践方面还需考虑诸多因素。现分析PBL教学模式在医学教育中的优势,而后提出实践运用措施,以促进其发展。

1医学教育中运用

PBL教学模式的优势在医学教育中应用PBL教学模式的方法为对学科专业交叉予以利用,学生结合具体案例将各学科专业知识整合,且在具体案例中渗透,以融会贯通知识,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资料收集能力、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还可培养其创新性、批判性及临床思维。具体而言,其优势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1将学生作为中心,将其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

传统教学模式中主要为老师授课,学生被动接受,而在PBL教学模式中主张将学生作为中心,即以内因为主,同时外因为辅,充分发挥教师辅助与启发作用。学生获取知识不再是课本这一单一途径,而是通过自主查询资料及与同学讨论后理解与获取知识,由此可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PBL教学模式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理念充分体现。

1.2增强学生综合能力

PBL教学模式中学生可更好掌握理论知识,且其他各方面能力也可得到锻炼。学生围绕实际问题搜索相关信息,同时判断信息价值,分析与鉴别哪些是有用信息,而后在各类信息引导下将自身理论体系构建出来,形成知识结构网,通过不断分析、总结与反思后将其完善,且与同伴积极沟通交流,达成共识。在整个学习期间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收集信息能力、判断整合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及表达能力均得到充分锻炼,同时也形成敢于挑战权威的精神,综合素质得以提升。

1.3将学生创新性思维培养出来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时代愈发注重创新。但传统教学模式枯燥乏味,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更不谈对创新精神的培养。而在PBL教学模式中学生被迫与死板枯燥的课本教学相脱离,独立思考,将问题提出,且收集资料解决问题,将传统被动接受与照本宣科的学习模式打破,故而学生创新性与发散性思维得以激发。

1.4增强教师对学科间的联系与理解

PBL教学模式具有开放性,对教师教学技巧与自身素质要求较高。课前教师要充分备课,结合本学科及其与其他学科的联系点将案例合理选出,这不仅要求教师熟练掌握本学科教学知识,而且还要求教师要灵活运用其他学科知识。同时在教学期间教师适当发挥引导作用,鼓励学生思考,将其积极性调动,自主分析、讨论并总结。这样不仅学生综合能力得以提升,在学生的讨论中教师亦可获得启发,自身教学素质与水平也得以提升,实现教学相长。

2在医学教育中应用

PBL教学模式的途径当前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在医学教育中广泛开展PBL教学模式难度较大。传统教学模式与理念应用时间长,已在师生心中根深蒂固,即使学校开设实验教学,学生也仍习惯传统教学模式,无法从根源上将学生主观能动性激发出来,难以实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此外,该教学模式对教师要求较高,且转变传统一对多教学模式,教师仅带小组,不仅要求教师提升自身综合素质,还要求院校增加教师数量,但因我国教育水平比较落后,教师结构能力比例失调,故而难以达到上述要求。为此,各大院校需从以下方面进行改革,以全面深入开展PBL教学模式。

2.1完善教学环境

医学院多注重投入资金开展科研活动,忽视基础设施建设,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PBL教学法的实施。为此医学院不仅要为学生提供基础设备,还要与时俱进,配备与PBL教学模式相适应的教学设备,如扩大图书馆规模,引进更多资料,便于学生查阅;引进国内外先进教材与实验设备,开拓学生视野;确保计算机设备充足,利用互联网平台拓宽教学渠道。这样可为PBL教学法的实施提供优良环境与物质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指导学生对现有资源予以充分利用和整合,实现预期教学目标。

2.2将科学的教育体系构建出来

PBL教学模式的实施前提为科学的教育体系,当前我国教学水平不断提升,能否构建科学的教育体系是能否实施PBL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2.2.1设计教学问题PBL教学法中设计教学问题为主要内容,这也是教学成败的核心所在。在设计问题时教师要考虑的首要问题为最终教学目标,明确学生需要掌握何种知识;其次,设计问题不仅要将基础知识点包括在内,还应该考虑相关知识点;再次,设置问题情境时应基于真实性,同时兼具融合性与开放性,不仅便于学生获取知识,而且便于学生积累与应用;最后,问题设计好坏的评估标准为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还能反馈给学生,将其判断与预知能力提升。2.2.2合理选择教材当前医学院使用教材多适合传统教学,编排形式为分科目、分阶段,无法将连贯的知识结构构建出来,将学生把握整体知识能力限制,同时也无法开发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因此,在PBL教学法中一定要确保知识获取的随机性与学科知识的系统性,让教师将原有教育方法与知识体系改变更新,对课程结构予以优化,同时依据学生理论水平与实际经验,与临床问题、学习内容及最新趋势等相结合,与其他学科教师多沟通联系,将教师间、学科间相互支持环境构建出来,据此编制综合教材,体现出多学科交叉融合[2-3]。2.2.3完善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是判断教学活动对个体与社会需要的满足程度,是判断教学活动即将或已经取得的价值,以实现教育价值增值的方式[4]。衡量PBL教学评价的指标为学生是否将任务顺利完成,其目的在于促使学生养成科学、有效的学习方式。因此,设计教学模式时需以学生作为主体,基于问题对教学评价意义予以明确,同时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性特征、学习心态及已经掌握的水平等,更需了解学生可达到怎样的程度,如何指导才能使其实现预期目标等。2.2.4合理划分小组PBL教学法主要特点之一为小组学习,为此需合理分组。分组时可结合学生认知水平、兴趣爱好等行异质或同质分组。前者为小组成员间认知与学习水平相差较大,后者为相近。分组直接对PBL教学效果产生影响,为此需明确上述两种分组方式的利弊。异质分组有利于成员互补,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同质分组有利于相互启发,开拓思路,发现问题的角度更多,一个成员的关注点可对其他成员产生启发,进而共同学习[5-6]。教师需结合学生实际与教学内容合理选择分组方式。

2.3将教师队伍素质提升

PBL教学法无论对教师教学水平还是教师自身知识上都有越来越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基本素质,还应具备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与兴趣的能力,同时组织与指导学生实现教学目标。因此,医学院应注重培养教师的组织指导能力与综合能力,多开展培训,使教师细致对待每一堂课甚至每个环节,才能充分发挥PBL教学法作用。同时医学院还应注重培养教师师德师风,强化思想道德建设,将其职业道德修养提升,只有自身具备科学的价值观、人生观及世界观才能教育好学生,并从多个方面影响学生。

3结语

在国内医学教育中PBL教学模式雏形初现,但面临的困难较大,问题较多。PBL教学模式高度相似于临床医学实践,使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时更快适应坏境,在解决问题时也能对知识点予以灵活运用,对其综合能力予以锻炼。虽然当前PBL教学模式发展仍不完善,但相信未来该教学模式会成为提升医学高等教育水平的有力方式。

[参考文献]

[1]魏东海,吴他凡,马宁芳,等.网络式PBL教学模式(W-PBL)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J].高教探索,2014,14(4):75-78.

[2]郭万刚,刘军,师晓琴,等.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内科学PBL教学模式介绍及借鉴[J].医学与哲学,2013,34(6):85-86.

[3]胡贞贞,周晓燕,蔡震宇,等.主线式PBL教学模式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5,34(10):1889-1889.

[4]陆媛,于德华,张斌,等.PBL教学模式在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实践应用[J].中国全科医学,2014,19(16):1880-1883.

[5]罗昊.PBL教学模式在医学教育中的实践应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4,7(艺术论文格式22):项目管理论文182.

[6]周晓露.PBL教学模式在医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下旬,2016,16(5):101.

作者:赛格林 班努•库肯 单位: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教科办 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


更多区域经济论文详细信息: 医学教育中PBL教学模式的实践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292875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代写代发表论文 大学生怎样发表论文

相关论文
相关学术期刊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健康》 《记者观察》 《环境保护科学》 《浙江创伤外科》 《中国核电》 《中国抗生素杂志》 《职教与经济研究》 《中国药品标准》 《铀矿冶》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