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徐小淇;任力;成功正常投稿发表论文到《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0年10期,引用请注明来源400期刊网!
【摘要】:本文首先综述国内外学者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研究成果,再选取我国1998年——2008年的季度数据,使用ADF检验、协整检验及Granger因果检验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进行实证分析,最后结合我国具体情况,指出弱化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因素,并提出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建议。
【论文正文预览】:一、引言所谓货币政策,是指政府或中央银行为影响经济活动所采取的措施,尤指控制货币供给以及调控利率的各项措施。货币政策作为世界各国宏观调控的主要政策工具,在成熟市场经济国家发挥的作用显得尤为突出。在我国,货币政策从1984年实施以来,经过不断的发展完善,逐步走向稳健
【文章分类号】:F224;F822.0
【稿件关键词】: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有效性外汇储备国内有效需求
【参考文献】:
- 李玮玮;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D];湖南大学;2001年
- 赵幼力;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 郭锐;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 蔡盈;奚玮;;我国货币政策中利率传导机制的障碍分析[J];北方经济;2005年14期
- 孙家良;金融抑制与消费需求[J];商业研究;2003年12期
- 李玉吉,赵阳;利率市场化与金融创新之探讨[J];商业研究;2005年14期
- 倪绍锋;刘超;;利率有效性理论研究及实证分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8期
- 朱睿博;;从货币供应量看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 徐琼,陈德伟,周英章;效应时滞与货币政策有效性——中国1993-2001年的实证分析和政策含义[J];财经论丛;2003年03期
- 何运信;;我国货币供应量可控性的实证分析[J];财经论丛;2006年02期
- 孙明华;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4年03期
- 胡永刚,张运峰;财政支出与广义货币关系的协整分析及其政策含义[J];财经研究;2005年11期
- 冯涛;乔笙;;通货膨胀中的地方政府金融行为分析[J];财贸经济;2006年02期
- 钟兴文;积极财政政策下的中国政府债务管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 王春雷;通货紧缩时期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D];东北财经大学;2001年
- 罗松山;投资基金与金融体制变革[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 胡新智;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理论与实践的影响[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 周英章;转型期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及其提升途径[D];浙江大学;2002年
- 彭志远;国债的宏观经济效应及政策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 李南成;中国货币政策传导的数量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 江武成;货币政策与中国经济发展——以中国通货紧缩时期为例的实证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 伍戈;转轨经济中的商业银行特征与货币政策效率[D];复旦大学;2004年
- 刘艳武;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与选择[D];吉林大学;2004年
- 李玮玮;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D];湖南大学;2001年
- 胡智慧;利率变动的经济效应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1年
- 黄广昌;我国货币供给内生性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2年
- 王晓天;中国货币政策主传导机制的转轨分析[D];黑龙江大学;2002年
- 王雪莲;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 杨勇兵;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深化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 马骏;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障碍分析及其优化[D];浙江大学;2001年
- 李畅;优化供给治理通货紧缩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 赵幼力;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 单俏颖;中国货币政策数量效果的检验与特征分析[D];天津财经学院;2004年
- 黄盛华;“三元悖论”与我国对外开放阶段货币政策的运用[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 赵明勋;论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完善[J];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03期
- 吴念鲁,陈全庚,鄂志寰;论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J];财经科学;2005年01期
- 徐琼,陈德伟,周英章;效应时滞与货币政策有效性——中国1993-2001年的实证分析和政策含义[J];财经论丛;2003年03期
- 艾洪德;货币市场与货币政策[J];财经问题研究;2001年07期
- 范从来,廖晓萍;开放经济下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研究[J];当代财经;2003年07期
- 崔建军;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03年04期
- 赵建军;;回归货币中性: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 王元龙;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完善[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年03期
- 何泽荣,何军;中国货币政策:1994—2003[J];经济学家;2004年01期
- 白金;蒋木子;;基于VAR模型通货膨胀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 徐曦;黄一天;程宗毛;;统计分析方法在利率水平定量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证券期货;2011年07期
- ;[J];;年期
- ;[J];;年期
- ;[J];;年期
- ;[J];;年期
- ;[J];;年期
- ;[J];;年期
- ;[J];;年期
- ;[J];;年期
- 金洪飞;姚祯怡;;层次分析法在外汇储备币种结构管理中的应用[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5卷[C];1999年
- 赵伟;;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的最新文献述评[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 张荔;田岗;侯利英;;外汇储备、外汇交易量与CHIBOR利率的VAR模型(2000—2004)——兼论“三元悖论”下冲销干预与货币政策的独立性[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 黄钰;孙英隽;;基于托宾模型的我国流动性过剩现象分析[A];第九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 陈飞翔;黎开颜;;国际收支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A];全球化与中国经济 创新·发展·安全——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6年
- 熊琼;付含;;FDI流入对外汇储备的影响——基于时间序列的协整和VAR模型的实证分析[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9)[C];2009年
- 庞洪梅;;当前货币政策与投资增长的博弈[A];投资增长速度研究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 叶阿忠;;我国通货膨胀的核估计和k-近邻估计[A];计算机模拟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 香港城市大学亚太经济合作研究中心研究员 黄启添;一场美妙的动态博弈[N];国际商报;2009年
- 吴博;人民币有效汇率与开放经济下的货币政策[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 李祺;汇率制度转型:效率、均衡与信誉[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6年
- 宋涛;中国国债信用风险成因、评估与控制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 王时芬;货币价值论[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6年
- 胡海林;人民币均衡汇率的估算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8年
- 周赟;基于代表行为人模型的国际储备需求跨期均衡分析[D];复旦大学;2008年
- 叶莉;金融全球化条件下的我国金融安全问题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8年
- 郑钢;中国境外投资动因、效应及对策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 方秋莲;几类需求带跳随机库存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 范晓光;中国货币政策选择效应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 高向艳;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协整分析[D];青岛大学;2006年
- 宋红波;我国外汇储备币种结构的选择与调整[D];厦门大学;2007年
- 刘昱;外汇储备管理动态优化模型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8年
- 焦薇;我国外汇储备与货币供给量的关系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9年
- 李贵义;论中国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D];兰州大学;2006年
- 王彦;外汇储备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分析[D];厦门大学;2008年
- 高领军;外汇储备和M2相互关系各国比较分析及对我国启示[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 李蕾蕾;基于因素分析的我国外汇储备货币组合管理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 桑博;我国外汇储备对通货膨胀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 赵新疆;我国外汇储备增长对通货膨胀影响的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稿件标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弱化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原因及政策建议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
【发表期刊期数】:《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0年10期
【期刊简介】:0......更多全国商情(理论研究)杂志社(
http://www.400qikan.com/qk/12132/)投稿信息
【版权所有人】:徐小淇;任力;
更多
建筑设备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弱化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原因及政策建议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250559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意义 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前提 货币政策是否有效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 货币市场的有效性 货币政策是否有效方法 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是 货币政策的时滞效应 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加拿大移动运营商 小学教师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