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中国民族音乐是中华文化的关键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华文化中最为璀璨的明珠。可以说,中华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如果中国民族文化缺少本民族的特色文化,是无法在世界文化中立足的。对于中国音乐教育而言,视唱练耳算是一门外来学科,一直以来都是按照西方的教学模式来对教学内容进行设置的,因而,不乏会缺少一些民族的音乐元素。伴随着世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只有具备本民族特色的文化才能在世界范围中流传。所以,针对视唱练耳而言,需要具备一定的民族特色的教育模式。我国具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其民族民间音乐的发展为中国特色的视唱练耳提供丰富的教学素材。本文主要对视唱练耳教学中可塑性中国民族音乐元素的运用进行分析,进而更好的促进学生民族音乐素养的提高,进而推动中华文化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视唱练耳;音乐教学;中国民族音乐元素;传承;发展
在欧洲现代视唱练耳教育体系的影响下,我国的视唱练耳也获得一定的发展。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过度的“西方公式化”的概念又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民族文化的发展。视唱练耳更加注重音乐的听觉训练,在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训练手段等方面比较注重技巧的传授。当前我国的音乐教学存在一定的问题,学生比较熟悉西方音乐的语言,但是对中国的民族语言却存在一定的陌生感[1]。因而,中国的音乐教育更应该从本土音乐文化中汲取养分,只有突破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立足于中国本土的音乐文化,才能从根本上引起学生的共鸣,进而更好的促进中国学生对本土音乐思维的了解与掌握[2]。
一、中国视唱练耳教学现状分析
关于中国的视唱练耳教学自从设立开始,已经走过了80多年的历史,在众多音乐专家与前辈的不懈探索与努力下,我国的视唱练耳教学已经形成了严谨的教学体系[3]。虽然在最初的发展,是借鉴西方的经验,但是毕竟我国传统的音乐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鉴于此,很多的音乐家或者视唱练耳的教师已经对此进行了足够的关注。很多教师为了更好的发扬中国本土的音乐,对音乐教材进行了重新的创编,并且进行了改革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进展[4]。但是将中国民族音乐与视唱练耳教学更好的融合,依旧是一项比较艰巨的任务。是需要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对于少数民族音乐的研究之所以如此之少,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这些地区地理环境偏僻以及经济发展缓慢等因素造成的。如果一直无人问津,随着世间的推移,这些民族音乐终将会面临不幸消亡的命运。另外,少数民族地区普遍缺乏音乐教材,学校的学生很难唱出比较地道的民族音乐。这样,学生在对传统音乐的理解上就是出现问题,另外对其知识结构的认知方面也存在能力不足的问题,长此以往,学生在审美上就会出现很大的偏差,是你不利于我国当前视唱练耳教学体系的发展的。
二、中国民族音乐元素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应用意义分析
(一)有利于构建多元文化的音乐结构。学习音乐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更好的弘扬本土音乐文化。在对世界民族音乐进行学习的过程中,要站在客观的角度对各民族音乐进行记述与分析。要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感知音乐之美。从中国的音乐发展史中得知,只有站在自身的发展基础之上不断的吸收改进,才能更好的促进我国本土音乐文化的进步与发展。比如二胡等都是外来的乐器,这些乐器汲取中国音乐的元素在中国本土文化中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因而,在视唱练耳教学中引入多元化的音乐教育可谓是个最明智的选择[5]。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感。视唱练耳教学不仅仅局限于旋律节奏的视唱。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的引导学生掌握各种风格的乐段,进而通过对乐段的掌握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在对乐段的感知过程中,能够对不同民族以及不同区域的语言风格进行一定程度的了解,进而在此基础上形成自身的艺术特色,并且对学生进行特定性、民族性音乐的传授。在视唱训练中对不同风格乐段进行讲解,学生可以从理论上加深对音乐乐段的理解。
(三)有利于促进民族音乐风格的形成。对于一个民族而言,民族音乐风格的培养至关重要,想要更好的培养民族音乐风格就必须对具体曲目的节奏以及音准等加强训练。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走出去”与“请进来”[6]。所谓“走出去”就是切身的走到民族地区去,感知少数民族音乐培育的土壤,通过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对本土的音乐进行更好的掌握;所谓“请进来”就是将民间艺人请到课堂上,切实的让学生学点实际的东西,以便其更好的进行理论方面的研究。
(四)有利于学生开拓音乐的视野。视唱练耳教学具有很大的优势,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视谱唱谱以及音乐的听觉能力,还能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音乐词汇。学生在视唱练习中可以接触大量的优秀作品,不仅包括中外的优秀作品同时还包括中华民族不同地区的民间音乐作品。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可以了解不同民族的风格特色,进而更好的积累音乐词汇,实现对音乐素养的提高。
三、关于视唱练耳教学中可塑性中国民族音乐元素运用思考
学习中国少数民族的民歌与学习现有的“视唱”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因而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可以完全按照视唱练耳来进行公式化的训练。在具体的教学中要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不同民族的音乐特色来进行针对性的教学。首先要听音响对不同的民族音乐风格进行熟悉,之后在熟悉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模仿。视唱练耳课程在音乐史论等专业的音乐课之间起着桥梁纽带作用。因而在视唱练耳中加强民族音乐感的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对民族音调以及节奏的辨识,可以帮助学生培养音乐的听觉,进而更好的积累民族音乐的词汇。
(一)节奏节拍的应用。节奏是音乐的灵活,没有节奏的音乐就如同失去了灵魂,没有任何的生机而言。音乐的节奏可以对人物的情绪进行独立的展现。一般情况下,在教学中也是先对旋律进行感知,之后在对音乐的内容进行了解的。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打乱节奏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训练。可以让学生先唱四分音符,在听到老师的指令之后再换唱全音符切分音符等,另外还要用手对拍子进行准确的拍打着[7]。
(二)调式调性的应用。以广西民族音乐为例,其在调式与调性上与其它民族音乐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因而有利于教师对调式调性的教学以及学生对调式调性的掌握。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从学生熟悉的广西民歌入手,通过对这些熟悉的民歌进行分析,对其调式与调性进行指出,并且进行有效的归纳总结,进而帮助学生对不同的调式与调性进行掌握。在掌握的基础上,再与其它的民族民歌的调式与调性进行比较。比如比较《壮锦献给毛主席》与汉民族五声调式的区别,在比较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更好的体会他们的特征。之后再让学生对教材中的视唱进行分析,可以更好的强化学生对调式以及调性的理解。这种教学方式与方法讲究的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起到一定的教学效果。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中华民族的民族音乐是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优秀文化传统。凝聚着民族精神以及民族性格,是中华儿女认同的优秀传统文化。但是一直以来,在音乐的教学方面都沿用西方的教学模式,没有形成自己民族的特色教学模式。因而,将中国的民族音乐元素融入到视唱练耳的教当中,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音乐素养,还能更好的发扬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金世余,马达.走向多维视角的基本乐科课程研究——全国高校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乐理与视唱练耳”学术研讨会综述[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0,04:145-148.
[2]戴伟.广西民歌传承人教育体系中视唱教材建设的基础定位与发展创新[J].大众文艺,2013,09:203-204.
[3]王晓燕.岭南音乐在广东高师音乐专业视唱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2,02:162-166.
[4]白翎.马思聪视唱教学思想的实践及其影响[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2,04:48-53.
[5]贺炎如.拓展“回课”的空间——对视唱练耳教学的探讨[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4,04:151-156.
[6]韦喜乡.新时期高师视唱练耳课程改革探究[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医学论文例文15,01:166-169.
[7]倪洨.从“语言双语”教学探索“音乐双语”教学的发展之路——以新疆高师视唱练耳学科为案例分析[J].艺术研究,2011,01:104-106.
作者:张帆 单位:广西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