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术体操器械感训练 - 电信论文论文范文 - 400期刊网专业论文投稿机构

艺术体操器械感训练

时间:2017-02-22 16:04:35 来源:论文投稿

1研究结果与分析

1.1研究指标及特性分析1.1.1手部握力准确度手部握力准确度是判定运动员手部肌肉精细用力大小的自我感觉准确程度的指标。其主要由两个指标构成,一为皮肤敏感度;一为肌肉的精细用力感觉。1.1.2深度知觉又称距离知觉或立体知觉。这是个体对同一物体的凹凸或对不同物体的远近的反映,能判断运动员距离知觉的准确性。研究发现,运动员在运动中所存在的大量失误都是由距离知觉的判断失误所造成的。1.1.3手部肌肉用力稳定性手部肌肉用力稳定性测试是检查运动员手部肌肉用力的稳定程度指标,它反映了运动员在艺术体操练习中对自身动作状态的控制。1.2测定运动员器械感能力的两种方法1.2.1手部肌肉稳定性和握力准确度测定目的:测定手部皮肤敏感性、肌肉精细用力、感觉稳定性和准确性。仪器:握力感测试仪。施测步骤:(1)用优势手以最大力量握一次,取其50%为标准刺激。(2)让被试在排除视觉条件下复制。(3)正式测试前先练习一次,掌握方法。(4)用力应匀慢速进行。(5)在测试过程中,结果不告诉被试。结果评定:取三次误差平均值,除最大握力即为最后成绩。1.2.2深度知觉测定目的:测定运动员视觉深度知觉的准确性。器械:一堵墙,墙上设置一个障碍物。施测步骤:(1)令受试者靠墙直立,遮蔽视觉,在受试者的侧方一臂远、等肩高处放置一个指示物,令被试者单臂沿墙侧平举至指示物后回原位置,重复三次后取消指示物。(2)再令受试者单臂侧平举原位,又重复三次,均量出与标准位置差距。结果评定:取三次位移误差平均值。

2结果与讨论

在艺术体操训练中,持器械完成动作是非常重要的内容,运动员只有具备较敏锐的器械感,才能准确地控制器械的速度、力量、角度等变化因素。因此,器械感的训练对于各个器械项目的完成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探讨。2.1训练程度对器械感觉能力的影响2.1.1不同水平运动员之间的比较在运动员等级赛中,我们看到这样一个事实:运动员完成某个器械动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的质量,直接影响到运动员整套动作的完成和运动成绩的高低[2],而不同运动水平的运动员,其器械感受能力也有较大的差异。在此次测验中,笔者将不同运动水平的受试者进行了显著检验(见表1和表2)。从表1和表2看到:由于各组运动员的运动训练水平存在差异,各组间T检验均有显著差异,表明各组运动员本体感觉能力存在显著性差异。运动训练水平越高,其所表现的器械感受能力也就越强。事实证明,艺术体操运动员能否灵巧自如地操纵器械,使动作完成得自然协调优美准确,在极大的程度上取决于运动员的器械感[1]。然而从表1中也看到这样一个事实,运动员(2)组与运动员(3)组相比较,两者差异没有运动员(2)组与运动员(1)组显著。对此,我们认为,这可能是运动训练对于人的握力感和肌肉用力感的促进作用,虽是持续不断的,但其表现为阶段性的递进特点。即在某一训练时期的提高,是呈现在不断积累之后的飞跃[2]。而我们的调查访谈发现,对于运动能力而言,从三级程度向二级过渡明显比从二级程度向一级过渡困难一些,原因主要是在前一阶段,艺术体操这种专项意识、器械感觉尚未完整建立,大脑神经组织尚处于泛化状态,未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所以教练也感觉到后一阶段要比前一阶段易于教学,学生也较易掌握技术。2.1.2有无训练两者比较众所周知,长期从事某项职业训练,必然会形成这种职业特有的感知特点。从本文实验中,我们将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团体比较(如表3和表4)发现:艺术体操专项学生与非专业学生之间的器械感受能力存在显著差异。表明由于艺术体操训练具有手持器械运动的特点,运动员通过长期而系统的、严格的基本动作技术规格化训练,使其器械感觉机能得到很大的提高,这正是造成有训练者和无训练者之间差异的根本原因。也就是说,长期使用器械的训练,会使中枢神经系统各有关中枢间的协调环节得到改善,兴奋和抑制在中枢内会达到高度集中,并使运动员的肢体感觉能力得到提高,使其表现出明显优于普通人的感受能力。2.2个体差异在运动训练中的意义一般来说,长期而规范化的运动训练,可使运动员肌肉的感觉机能得到良好的改善。但就本文而言,就运动员之间的比较来看,其个体差异比较明显(见表5和表6)。从表5和表6中可以看到运动员(2)组的最高值与最低值的差数明显地高于运动员(3)组,这说明了运动员(2)组的个体测试指标比较离散。这个问题给我们这样一个提示:即使在训练程度比较高的运动员中,也有器械感受能力相对较弱的存在,这同时也证实了这样一个客观事实:运动员的器械感,虽然会因运动训练水平的提高而逐渐增强,但其先天因素仍然是制约运动员器械感的重要因素。这也同时表明,想要培养高水平艺术体操运动员,制定和采用准确而有效的选材方法是十分必要的,这样有利发掘人才,缩短训练周期,有利于培养优秀的艺术体操运动员。换言之,艺术体操运动员要想成为优秀运动员,必须拥有极强的器械感受能力,否则便不能精确的判断和分析身体和器械的位置,更不能根据上述判断,进而意识地控制技术动作。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本研究中所选取的测试指标,能够较为准确的反映出艺术体操运动员器械感能力的高低,可以确定为艺体运动员选材等评定该能力的参考指标。不同训练水平的运动员其器械控制能力具有显著差异,即训练水平越高,控制能力越强,反之则越差。器械感存在个体差异性,不仅受到后天运动训练的作用,先天能力的高低也起到重要影响,因此在重视运动员器械感能力方面的培养和强化的同时还应重视运动员的早期选材。3.2建议第一,器械感培养应从小开始。敏锐的器械感必须经过理论指导和科学训练才能获得。根据条件反射形成原理以及艺术体操运动技能能力发展的规律,艺术体操运动员器械感的启蒙训练应在5-7岁开始进行器械的基本技术训练。我们应有计划、有目的的从少儿时期开始培养艺术体操运动员的器械感,做好入门启蒙,将器械感的技能发展烙印在神经肌肉和大脑中。器械感的培养如果错过少儿这一阶段,今后再想弥补,是非常困难的[2]。另外,在日常的训练比赛中,可以推行少儿级的比赛,通过高密度、多样化和实战化的训练和比赛来巩固和提高器械感[3]。第二,坚持长期训练。器械感的建立必须经过多次的重复才能形成技巧,即从泛化———分化———定型。而从条件反射的消失过程看,已经定型的反射,一段时间没有被强化,也会出现衰退。因此,器械感形成后,客观上要求不断地被强化,否则会有感觉下降的可能。多练多接触器械是提高器械感的有效途径,尤其是运动能力较低的运动员.更应该多接触器械从而巩固、提高器械感[2]。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练习:(1)让身体动作和器械动作始终是一个整体(2)注重基本技术的训练,达到自动化阶段。(3)加强熟练性大抛接的练习[2]。科学性的进行器械感训练。(1)进行表象训练。表象训练,也叫意向性运动。进行意向性运动时,会产生轻微的神经肌肉兴奋,从而产生一个动作的心理图式,多次激发即可巩固完善动力定型,使技能达到自动化水平[5]。(2)从实战角度进行训练。我们应在日常的练习和训练中模拟真实比赛的各种复杂情况,因为器械感的能力最终是应在比赛中体现出来的,训练型的运动员是一种失败的训练模式,要培养运动员的器械感能力,就应该在日常的练习和训练中保持高度的精神集中和模拟比赛状态,从而更好的适应比赛。(3)针对性训练。对于一些高难度动作和组合套路连接动作,应有针对性的训练手段,不同的运动员要有不同的训练手段,同一运动员在做不同的器械练习时也应具有不同的训练方式,针对空间感、手感等各个环节进行不同的练习,并在练习前后加入表象训练,针对薄弱环节进行专项练习。个性化的培养运动员器械感。个性化的器械感是指运动技术应符合运动员的个性特点,根据艺术体操不同技术的要求,发展其不同的器械感觉。艺术体操运动员经过3-5年的学习,已经形成了自身的器械动作习惯,由于运动员形象气质、技术特点、身体素质和学习能力的不同,器械感也是不同的[5]。教练员或教师应充分了解运动员的个人情况,个性化的设计技术动作,充分发挥每个运动员的器械感特点。必须指出的是,运动员器械感个性化的形成是其训练水平达到较高高度时表现出的技术特征,对于训练水平较低的运动员来说,首先应注意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和掌握专项基本技术,防止其容易形成错误动作的“动力定型”,因此,运动员器械感个性化的培养要掌握好时机,为追求个性化而导致的技术变形应及时纠正[6]。加强舞蹈基本训练。要提高艺术体操运动员器械动作与身体动作的融合能力,舞蹈能力必不可缺。而舞蹈能力的训练对于器械感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通过舞蹈能力的培养,可以形成优美的身体形态和技术动作,可以更快的融合艺术体操运动员器械动作与身体动作的融合能力,从而提高器械动作的乡镇经济期刊表现能力,促进器械感的形成。

作者:赵祥 徐明 单位:成都体育学院


更多电信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艺术体操器械感训练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184018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美术杂志订阅 河池学院学报编辑部

相关论文

药学做什么最好

论文百科2017-03-27 12:08:19
相关学术期刊
《车辆与动力技术》 《高教发展与评估》 《中国神经肿瘤杂志》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 《现代电子技术》 《成功》 《哲学研究》 《应用数学》 《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