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职学生管理工作模式研究(6篇) - 计算机论文论文范文 - 400期刊网专业论文投稿机构

高职学生管理工作模式研究(6篇)

时间:2017-02-22 12:59:13 来源:论文投稿

第一篇:高职学生管理工作模式创新研究

摘要:随着微信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深入化,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延伸使用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微信的出现改变了学生生活、学习和交流的方式,高职学院应积极拓展学生管理的微信新阵地,创建管理工作新模式,把握新动态。

关键词:微信公众平台;高职;学生管理

一、微信以及微信公众平台的概念、特征及区别

微信是新媒体时代悄然崛起的新兴传播媒体,它是腾讯公司在2011年推出的一个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不仅支持跨通信运营商,同时,也支持跨操作系统平台通过网络快速发送免费(需消耗少量网络流量)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支持多人聊天的手机软件,它以微媒介为载体进行信息传递,以裂变的方式进行信息传播。微信的主体具有精准性,其依托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及各种终端移动平台,传播主体呈现出年轻化、高知识化的特征。在内容上,微信的传播具有私密性和即时性,而微信公众平台则是在微信基础上新增的功能模块,给个人、企业和组织提供业务服务与用户管理能力的全新服务平台,可以将管理者的信息通过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形式传达给用户。根据提供功能的不同,分为服务号、订阅号、企业号,三者之间的差别见表1.

二、高职学院学生管理工作现状

(一)文化底蕴、人文素养有待提高

学生升入高职后,因同高中阶段的学习方式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他们的学习情绪化较强,对于文化基础课的兴趣度相对较低,而对专业课的兴趣度较高,说明学生在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时积极性较高。作为高职教育,学生的德育教育和教学中的实践教学环节应该是其一大特色,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对德育教育的兴趣度非常低,高职学生在行为独立性上得到很大的提高,而且自觉性相对以往也有了很大的增长,但并没有完全的独立,这就造成了独立意识和自我能力之间不同步的现象。学生的文化底蕴及人文素养不高,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无法提高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动机是导致学生产生特定行为的重要内部动力因素。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在动力,高职学生的学习动机多种多样,而且也随着学生的个人成长经历,以及社会诸多要素的影响而发展变化。通过调研我们发现高职学生的学习动机的表现:学习目的性发生变化,大一、大二的学生,主要看中学习成绩,为获得奖助学金等做准备,毕业生则是为了今后能有一份好工作,更加重视就业技能课程的学习。而有学习困难的高职学生,他们往往存在更多的情意障碍,表现为学习动力不足,对所学专业缺乏兴趣等。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基础较差,高考分数偏低,生源综合素质偏低,学生自我学习意识弱,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缺乏学习信心。整体而言,文化素质、人文素养有待提高。

(二)德育工作方法单一,缺乏创新

高职学生道德素养整体是良好的,他们充满朝气、思维活跃、求知欲望强烈,对课外发生的各种事情充满好奇心,比较容易接受新鲜的事物。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都在逐步的形成中,德育方面,还有很强的可塑性。目前,在德育工作方面,主要依托团课、班会、心理健康课等形式进行,存在着方式陈旧、内容老套、缺乏吸引力等状况,形式上依旧沿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以说教、灌输为主,这种教育方法很难使学生对德育教育课程的内容产生认知、认同并付诸实践行动,更有甚者,学生会产生抵触情绪。高职院校德育教育最大的特点是知行合一,道德的修炼、德行的培养关键在于行。学生的德育教育活动大多是以演讲、辩论、写心得体会等,为了应付检查,被动的参与,无法吸引学生主动的、积极参与。学生对职业教育的认识不清,无目标定位,自制力相对较差,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

(三)高职学生管理现状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学生对相关管理制度满意率较低。在“学院的各项规章制度有效吗”的回答中,39%的学生回答“效果不好”,40%的学生回答“基本没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是在相关规章制度在各部门之间,存在着执行标准和方式方法的不一致性,很多没有落实到位,由于拖沓、推诿等原因,使得相关制度成为一纸空文。在“你是否会遵守校规校纪吗”选项中,有60%的学生选择会遵守,说明相关规定对学生还是有一定的影响力。在“你认为学院的规章制度是人性化的、还是较为生硬”中,70%的学生认为是生硬的,并且列举了相关条款没有做到与时俱进,生搬硬套,不符合现实情况。在最不满意的部门选项中,我们发现,学生对后勤部门的公寓和食堂意见最大,占比达到80%,而对教学部门的意见占比仅为7%,说明我们在注重教育教学的同时,应该在后勤服务水平上面有所提高和改进。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基本上沿用传统模式,由于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方式上,大多采用封闭式和半封闭式管理,采取分级管理的模式,从学院到系部,都设有相对应的学生管理部门,管理理念上,大多只是将学生当做被管理的对象,没有真正把握高职学生的特点,管理工作缺乏主动性和科学性。现有的管理模式忽视了高职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约束能力的培养,除了极少数的学生会、团委以及班干部有机会可以得到人际交往、组织协调能力锻炼外,绝大多数学生是不可能有这样的机会。在对“辅导员每星期是否召开班会等活动”选项中,我们发现,由于学生数量的猛增,辅导员大多由任课教师兼任,专职辅导员岗位配备严重不足,导致很多班级,学生在很长时间段内,见不到辅导员老师。在缺乏具体领导,形成“松散式”管理制度下培养的学生,在自我时间管理、学习管理和生活管理方面,都呈现出较为混乱的状态。

三、微信公众平台推进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展望

(一)改进内容传播方式、时效性更强

微信传播消息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时效性,学生管理部门采用微信公众平台发布消息,就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发动学生关注微信公众平台,从而为构建全新的学生工作体系成为可能。高职学生追求个性化需求,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学生管理部门可以进行诸如校园信息推送、晨间励志语录发送等服务,提高德育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微信的虚拟性和私密性,可以避免因面对面交流而产生的紧张,百度贴吧等平台,更多的成了学生发泄不满情绪的场所,学生可以通过微信与管理部门保持互动,留言提问,互动方式可以是文本或语音,甚至可以发送视频直接和管理者进行有效沟通互动、反馈信息。

(二)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创新意识

高职的学习方式,已经从中学时代被动式的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很多学生难以适应,再加上相对松散式的管理,很多学生沉迷网络、经常性的旷课,作息时间不规律。据调查显示,84.7%的学生正在使用微信,13.4%的学生听过微信,但没有使用微信,1.9%的学生从未听说过微信。数据表明,微信在学生中的普及率高,现已逐步替代QQ,进而成为手机中最常用的软件之一,学生通过微信沟通信息,发布朋友圈消息的比例不断提高。在使用时间上,42.2%的学生使用微信已经有一年以上的时间。90后高职学生的智能手机依赖度相对较高,学生管理部门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经常性的针对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热点问题,展开讨论活动,借助于现实生活以及网络中的资源,向学生推送相关信息,改变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方式,使彼此进行无障碍的沟通,更符合学生的特性。

(三)增强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热情度

微信的私密性和虚拟性,使得微信的普及率非常高,学生在微信交流中更加能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避免了因面对面交流产生的紧张感。同时,微信属于免费的即时聊天软件,保证了交流信息传递的时效性、沟通成本。所有学生可以通过手机,不需要通过任何组织,就可以将意见和建议发送至学校管理平台,学校可以通过微信平台开展学生评教、微课活动、视频征集等活动,增强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热情度。

(四)充分利用微信,了解学生动态

越来越多的学生成为“微信控”和“随手拍一族”,他们会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及内心感受,大胆直率的发送至朋友圈,传递的信息都是真实而具体的,反映了学生对某一事物的主观感知。学生管理部门应及时关注学生发送的相关信息,掌握学生内心活动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微信与学生建立起沟通,更容易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到学生的内心世界。高职学院将微信公众平台引入学生德育及管理工作,可以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通过和学生的互动,及时回答各种问题,通过平台,可以定向精准的投送信息,创新形式传播教育的正能量。微信公众平台是高职院校管理中的一种新工具、新途径,在实践过程中,还需要不断地完善,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网易科技.2015微信用户数据报告[EB/OL].2015-6-1

[2]周静.微信平台上医学生的医德教育探讨[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9).

[3]郑晓娜.大学生微信使用现状调查与分析———以全国208所高校为例[J].网络思政,2014,(02).

[4]杨薇,刘琳,郭萌萌.微信环境下高校学生工作模式创新研究[J].科技风,2015,(04).

[5]孙丹.新时代背景下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发展趋势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5,(04).

作者:刘丹 单位:山西管理职业学院商贸系

第二篇:高职院校互联网+学生管理工作模式

[摘要“互联网+学生管理工作模式”即在当前互联网大背景下,充分结合互联网开放化、信息化、便捷化的特点,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互联网工具,将“互联网+”与学生管理工作进行有机结合,形成高效的、有感染力的管理模式。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构建“互联网+学生管理工作模式”的实践意义,探索如何通过这个工作模式及时洞悉学生动态,掌控网络舆情,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同时利用网络平台改革和创新学生管理工作。从而,推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深入探索,提升整体的学生管理工作水平。

[关键词]高职院校;互联网+;学生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

当前互联网大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利用互联网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是摆在每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课题。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要以创新的精神对待工作,《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于2015年7月6日正式发布,它标志着“互联网+”从概念提出正式进入到具体落实阶段。2016年1月22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0.3%,半数中国人已接入互联网。其中,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凭的青年学生仍然占据网络参与者的绝大部分。可见,“互联网+”行动不断助力社会发展,移动互联网开创了全新的社会生活形态。“互联网+学生管理工作模式”即在当前互联网大背景下,充分结合互联网开放化、信息化、便捷化的特点,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互联网工具,将“互联网+”与学生管理工作进行有机结合,形成高效的、有感染力的管理模式,从而提升学生管理水平。

1构建“互联网+学生管理工作模式”的实践意义

作为互联网的主要服务和受众对象,大学生如今普遍人手一部手机、一部电脑,他们习惯于通过网络去表达观点、交流思想、了解世界、进行联系,其日常生活被网络主流业务影响的情况也日益突显。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首先,学生管理工作与网络工具的结合,能够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质量。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视野不够开阔,形式不够生动,因而缺乏执行力、有效性,管理效果大大减弱。互联网开放性强的即时共享资源可以给学生管理工作者开拓视野,提供丰富的参考资源,利用网络工具开展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摒弃了原本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的独角戏状况,有利于把握最佳的思想政治教育机遇,从而为工作的开展质量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其次,学生管理工作与网络工具的结合,能够提升高校学生管理者的教育感染力。由于网络文化具备平等性、互动性、开放性,因此它能够迎合大学生崇尚自由、平等、民主的价值观,网络信息形式的互动性和灵活性,加强了高等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与互联网紧密结合的管理模式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受到更深刻的感染,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更加生动,内容更加新颖,学生更乐于参与和接受。再次,学生管理工作与网络工具的结合,能够有利于维护校园和谐稳定。高职院校大学生是对社会热点现象反映极为敏感、活跃、积极的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常通过互联网各种平台对一些社会焦点和热点问题表达自己的意见。如果学生的想法和意见得不到重视,就很有可能在网上引发炒作,导致个体情绪传染到群体,从而演变为群体的不满情绪,甚至有可能爆发形成严重的网络舆情。因此,高校学生管理者需要坚决保障校园环境的和谐与稳定,持续关注网络舆论发展动态。

2构建“互联网+学生管理工作模式”的途径

在当前网络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应充分结合互联网开放化、信息化、便捷化的特点,及时洞悉学生动态,掌控网络舆情,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同时利用网络平台改革和创新学生管理工作。

2.1充分利用“互联网+学生管理工作模式”掌控学生动态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95后高职院校大学生生活在非常优越的环境之中,而当前我国大学生群体已不同于我们所熟知的传统高校大学生群体,其叛逆、敏感、个性张扬、思想灵活等代表性特征愈发明显。95后大学生虽然不太愿意与学生管理工作者进行沟通、谈心,却比较倾向于通过互联网在虚拟媒介之中进行个人展示。例如,95后大学生喜欢在网络上“吐槽”、“晒心情”、“刷微博”等,或者是通过一系列的社交网络进行虚拟沟通与交流。作为新时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为了能够更好的了解到学生的实际心理发展特征,不应当仅仅局限于高校之中传统的教育环境,需要经常、习惯性的深入到与学生学习、生活紧密相关的网络虚拟环境中去,充分利用各种网络平台开展生动的、有效的学生管理工作,及时把握学生的身心发展动态,并积极的进行引导,探索贴近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从而实现高效与人性化的管理,更好的为学生服务。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把握学生动态。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可以在各个班级设立“网络心情观察员”一职,负责通过QQ、微信、微博、贴吧等众多网络新媒体关注学生的舆论情况,可以协助学生管理工作者倾听学生内心的声音,第一时间追踪学生的思维动态、心理动态和行为趋势,便于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指导。同时,通过贴心的指导,也可以增强学生对管理工作者的信任感,以及对学校集体的归属感,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管理。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掌控网络舆情。高校学生网络舆情作为社会舆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影响着社会舆情。因此,教育管理者充分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加强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的观察与研究,重视学生网络舆情信息的分析、管理和引导,必将对校园网络文化乃至整个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2.2充分利用“互联网+学生管理工作模式”推动创新创业教育

2015年6月16日国家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指出“应将创业精神培育和创业素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实现全社会创业教育和培训制度化、体系化。加强创业创新知识普及教育,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人心。加强创业导师队伍建设,提高创业服务水平。”2015年应届大学毕业生再次突破700万,再创历史新高,各高职院校面临巨大压力,就业创业工作任务更加艰巨。我们同时也看到,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互联网创业的成功案例不断涌出,正源源不断地为社会创造出更多创业带动就业的机会,开发出更多就业岗位。由于网络创业自由支配度较高,受时间地点限制小,所需资金门槛相对较低,又符合大学生对市场能快速反应和对网络技术熟练运用的特点,因此,将互联网工具融入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充分发掘结合“互联网+”创业的巨大优势,对于提高高校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和就业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素质。高职院校应提高创新创业教育水平,提升学生管理工作者在创新创业方面的教育指导能力。通过与时俱进的创新创业教育,开拓大学生创业意识、创新思维,提升学生产生参与创新创业的兴趣,督促学生在学好《创业实践》《创业教育》《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创业指导》等创业相关课程的基础上,主动通过互联网了解掌握更全面、更丰富的创新创业知识,帮助学生通过省、市、校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大赛的实践,丰富创业体验,鼓励他们大胆利用或者创建互联网平台,开展创新创业实践,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创业实战能力。同时,充分利用国家最新的各类创业优惠政策,加强对高校大学生网络创业的帮扶、激励和引导。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发挥创业成功典型的辐射带动作用。随着创业环境的不断优化,结合互联网创业成功的大学生不断涌现,大学生处在高校这种创新、自主、自由的氛围下,在成功典型的激励作用下,很容易影响更多的大学生迸发出创业的火花。可见,高职院校应努力通过互联网平台、互联网工具,将创业成功的毕业生典型作为在校大学生身边极具模仿性与借鉴性的实例进行宣传与推广,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以期达成“以点带面”的辐射带动效果。

2.3充分利用“互联网+学生管理工作模式”创新管理方式

在这个网络高速发展的时代,互联网这个交互式的系统,从根本上冲击了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学生管理工作的观念和方式方法必然要发生根本上的变革,因此学生管理工作者要充分运用“互联网+”优势探寻学生管理工作的新方式,开创工作方法的新篇章。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创新工作模式。互联网的灵活、便捷、快速、高效等优势,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可以保证学生管理工作的时效性,节约管理成本,给学生管理工作者留出更多的时间去探索学生工作的新方法和新途径。因此,应努力结合互联网的优势,将常规工作网络化。机电工程系正在尝试将出勤监管、宿舍管理、归寝管理等日常工作,通过互联网媒体工具进行优化。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发掘创新灵感。互联网的海量信息可以给学生管理工作者提供交流管理经验的良好平台,要充分利用互联网,通过经常浏览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中国文明网、河北德育网等知名网站,或者通过关注“辅导员职业文化工作室”、“辅导员说”、“高校思政教育”、“共产党员”等微信公众号,学习先进经验,激发灵感,及时调整自身的教育方法、管理策略,使教育和管理更科学、更完善。

3结论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象、目标、环境等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同时,网络资源的共享性及开放性特征,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多变、更灵活、更贴近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域拓展方面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实施效果。因此,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要积极找寻互联网下学生管理工作新途径与新方法,提升管理水平,全面分析互联网下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实现高效与人性化的管理。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6.

[2]杨英法.荀子“性恶论”与孟子“性善论”比较研究[J].北方论丛,2012(6).

[3]郝旭东.浅析移动互联网对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影响[D].阜阳师范学院,2012.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Z].2015(6).

[5]谌小平,蒋贤海.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11).

作者:李韦璇 王金枝 吴蒙 单位: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

第三篇: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精细化浅析

摘要:在当前高职教育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与新背景下,精细化管理是高职学生管理领域一种备受关注的理念和方法。作者简析了高职院校开展学生精细化管理的主要背景,分别从服务管理意识、规章制度、管理手段及管理工作队伍四个方面论述了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精细化的有效策略,希望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职学生管理;精细化管理;以人为本;方法创新

随着现代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与不断发展,各类新的教育管理理念和策略开始广泛应用于高职高专学生管理工作中,其中精细化管理是较重要的一种,其重视过程管理,强调以预防为主的管理模式,要求我们在管理过程中不断反思、改进,实现自我完善。相比于传统管理理念,精细化管理服务质量更具有竞争力,管理更透彻和深入。在高职院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中,应用精细化管理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事务管理能力,防止管理不到位、管理方法不当而引起的诸多问题。

一、树立精细化管理意识,强调以人为本

高职院校管理层应对学生的培养方式与目标有充分和正确的认识,明确学校基本职能是教书育人,围绕人才培养这一根本任务,始终坚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并将其融入教育服务及教学的全过程。学校各部门管理者和工作人员应对个人角色与岗位职责有充分的认识,将学生管理工作视为一项系统工作,同时与其他部门和人员相协调,协同完成学生管理工作。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过程中表现出主动意识,做到全员育人,营造良好、和谐的育人氛围,为大学生创造积极向上、健康有序的校园文化平台,合理引导学生,为学生群体提供相应的服务与管理。特别是学生管理部门相关工作人员,应充分认识到自身所担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切实提高思政教育水平,促进学生思想境界的提升。同时应积极提高个人理论修养,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善于把握形势,正确引导学生。应善于更新思路与管理方法,做到说新鲜话、办新鲜事,以更活泼的形式开展思政教育工作,以收到满意的教育效果,让学生如沐春风。应积极开展精细化管理模式的理论研究工作,基于精细化管理模式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事务管理水平。既要深入研究精细化管理,又要学习系统理论、目标管理理论、人文主义及激励理论等学生事务管理理论和课程。与此同时,应加强研究马克思人学理论,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认识事物发展规律,变革以往老式的事务管理观念,强调以人为本,采用人本服务管理理念推动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发展与提升。

二、完善学生事务精细化管理模式下的相关规章制度

在精细化管理过程中,高职院校应建立学生事务管理规章制度并予以完善,为学生事务管理工作提供有效依据和参考规范,使之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在制定学生事务管理相关规章制度时,我们应遵循周密细致、奖惩分明,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原则,其内容主要包括如下:(1)完善领导体制。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而言,首先应在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建立由党政群齐抓共管、其他职能部门协调配合的高效领导管理体制及学生工作机制,充分激发学校全体教职工重视度和参与本校学生事务管理的热情。(2)完善岗位工作责任制,确保学生事务管理各项职责得到切实的落实,在学生管理工作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都应严格做到各司其职,积极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质量。(3)完善激励机制。应不断推进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完善与发展,切实开展精细化管理模式。学校应采用定量及定性评估的方式评价学生的管理工作情况,结合评估结果采取针对性的奖惩措施,严格要求管理工作者真正深入学生事务管理,切实落实精细化管理工作,强化自身的管理能力,提高学生的管理工作水平。

三、推进学生事务精细化管理方法的创新

在当前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应对网络信息技术加以充分利用,打造校园信息交流平台,为学生管理工作提供畅通的沟通交流渠道,促进学生事务精细化管理方法与手段的有效创新。管理人员可通过信息交流平台将学校各类信息传达给学生,例如学校新政策、重大事项通知及最新学术研究成果等,或通过信息交流平台征询学生的建议,了解学生的需求,与学生群体展开互动交流,更好地把握学生情况,确保管理工作有的放矢。例如管理工作人员可建立校园信息化管理系统,利用校园论坛、校园QQ群、微信圈及微博等方式与学生展开互动交流,提高管理工作效率,同时对学生事务管理反馈情况有及时的了解,以促进管理模式的不断完善。

四、加大学生管理团队建设力度

将精细化管理模式应用于高职院校学生事务管理中,要求管理人员具备更强的工作创新能力及更高的管理素质。因此,高职院校应加强学生管理团队素质建设,打造出多元化、常态化及长效化的培训体系,切实保障学校能够落实学生事务精细化管理的方法与手段。应对培训方式加以丰富,定期或者不定期地组织管理人员参加培训,对自身资源加以充分利用,开展特色化校本培训活动。与此同时,应在以传统政策宣讲、常规经验交流及理论解读等多种培训手段的基础上引入问题分析报告会、视频学习、异校交流及导师制等一系列新型培训方式,不断拓展培训手段与范围,开阔管理工作人员的视野,使之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表现出足够的创造性与创新能力,充分认识个人工作职责,更好地落实精细化管理模式。

五、结语

在当前高职教育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与新背景下,精细化管理是高职学生管理领域一种备受关注的理念和方法,笔者论述了精细化管理理念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策略,希望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林艳.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精细化管理模式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

[2]曾智.高职学生工作精细化管理探索[J].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1:49-56.

[3]刘湘.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精细化管理[J].课程教育研究,2012,16:32.

作者:吴璐璐 单位:江西水利职业学院

第四篇:高职学生管理改革方向的思考

:新时代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如何通过学生管理来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是高职院校需要着重思考的问题。本文根据实际出发,首先分析了现阶段高职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思想了学生管理改革的具体方向,最后就全文做出总结。

关键词:高职;学生;管理;改革

一、引言

随着中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创新型、应用型、实践型人才的培养是现今高职院校开展教育和管理的主要旋律。高职想要迎合时代发展,就必须做好学生管理上的改革。

二、高职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

第一,学生管理理念落后。现阶段,中国大多数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理念相对落后。一方面,部分学生认为高校颁布的学生管理制度是对自身行为的限制,并要求太多严厉,产生了抵触心理。另一方面,高校以学生成绩来作为管理依据,如对成绩差的学生管理极为严格,让学生失去了“自由”,而对成绩好的学生相对较为轻松,造成了一部分学生自尊心受损,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诸多不利的影响。[1]第二,缺乏有效的管理方法。管理方法缺乏有效性也是现阶段高职学生管理中存在的一点问题。高职院校本着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虽然专业知识技术是高职教学中重要的一点内容,但不应该忽略人文教育及思想道德教育。现阶段高职的学生管理方法过于强制性,如同规划好一个校园生活模式,学生只需执行就可。在管理过程中,双方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校方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需求,更不能及时引导学生走出生活的困境和学习的难题,这种情况下,校园管理就是去了本质意义。[2]第三,管理力量薄弱。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通常是又教师和生活指导来完成。生活指导负责学生宿舍生活的管理,而教师主要负责学习过程中的管理。但高职教师本身就负担着沉重的工作,不仅要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还需要负责开展实践活动。教师往往因为工作繁忙而忽视了学生管理这块的工作,不积极进行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对话,不积极了解学生情况,对学生不够关心等。这就造成学生管理上的薄弱,并容易诱发许多问题。

三、高校学生管理改革思路

第一,完善高职学生管理制度。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应该重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首先,应该摒弃过去的管理模式,开放校园生活,减轻学生对校园生活的抗拒感。其次,积极开展各类活动,在活动中贯彻人文教学,通过活动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和行为规范,实现寓教于乐。同时,应该不断优化管理方法,制定人性化的管理机制。如奖惩机制,对品行不端正的学生不可一味地批评,而是需要找到诱导学生不正确行为的原因,从最根本的地方着手,不断改变学生,促进学生思想意识上的进步。并融入现代化的人才培养机制,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符合现代市场需求的创新型人才。[3]第二,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人为本”这一理念是新世纪社会的思想潮流,在高职学生管理方面也应该落实这点。首先,摆正态度。进行学生管理是为了帮助学生、提高学生素质。其次,放低身位,和学生做朋友,建立平等的友谊关系。最后,加强管理过程中和学生之间的沟通,积极开展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了解学生生活、学习上的烦恼,并进一步帮助学生解决烦恼。建立良好的校园文化,养成端正的校园行为风气。[4]第三,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实施高职学生管理改革,还需要加强管理队伍的建设。过去阶段,由于管理队伍薄弱,导致各环节的管理工作难以顺利开展,或在开展过程中存在效率、质量低下等问题。由于每个教师负责的学生基础较大,不能细致的观察每一个学生的行为、思想。而加强管理队伍的建设,可有效改善上述问题。首先,加强思想政治辅导队伍,开设院校心理辅导工作室,并积极发挥院校党委、团委及各级干部的职责。其次,加强学生生活行为的辅导队伍,如每层宿舍楼安排一位辅导员,专门负责学生宿舍生活的辅导和教育。同时,提高学生管理岗位的薪资待遇,以丰厚的利益来提高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第四,提高教师素质。教师素质也是高职学生管理水平高低的关键所在。一方面,部分高职教师直接负责学生的管理工作,其自身素质决定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另一方面,教师是高职面对学生窗口,教师缺点和优点都会在学生心中进一步放大。所以,提高教师素质可发挥教师的带头作用,并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及质量。开展对教师思想道德的培训工作,规范教师行为。并提高教师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的积极性。

四、结束语

过去阶段,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导致学生管理制度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甚至还对学生身心健康带来了不利的影响。高职应该不断完善学生管理制度,优化管理理念,加强管理队伍的建设,并提高教师素质,才能实现学生管理的改革,并提高学生管理的效率及质量。

参考文献:

[1]宋之卉.谈构建高职学生自主管理体制完善德育教育[J].新校园(学习),2011(8):38.

[2]周文斌.加强高职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J].学园,2014(9):40-41.

[3]王兰.高职学生课堂管理改革探析[J].无线互联科技,2013(1):214.

[4]潘志杰.高职学生管理的探索和体会[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3(4):101-101.

作者:杨明强

第五篇: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思考

摘要: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队伍是高职院校的生态系统最重要的生态因子之一,学生管理队伍是高等学校教师和管理团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问题的措施。

关键词:教育生态学;学生管理;专业发展

高教高职研究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队伍是高职院校的生态系统最重要的生态因子之一,学生管理队伍是高等学校教师和管理团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近年来,职业教育快速发展,规模扩大、学生人数激增,给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会,也为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带来了新的挑战。一方面,职业院校学生追求个性,要求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人员必须加强专业发展,适应时代的新要求,另一方面,高职院校招生人数增加,学生管理人员工作量大、任务繁重,这样要求学生管理队伍必须与时俱进,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更好地满足学生服务的要求。因此,面对新时期高职教育的特点,如何从生态学角度审视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团队的专业发展,如何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的职业发展,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存在的问题

1.队伍整体性的角色冲突问题。工作压力大是最突出的问题,也是职业流动性强的主要原因。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学生的就业压力和学生心理问题的增加,使学生工作更加困难,由于大量突发性加班和低回报率是影响学生管理人员主观能动性的两个主要因素。学生管理队伍发展空间的主要问题集中在晋升渠道上,认为学生管理队伍的发展最终取决于更多的因素是现实中的个人关系。学生管理的角色冲突的差异反映在这个职业的特殊性上。来自学校、学生、家长和社会等各个方面的期待都有不同,这些期望转换成为压力是集结到学生管理人员身上,角色的冲突、冲突的发展,就造成了职业倦怠。2.工作内容的复杂性问题。高等教育的继续改革让学生管理人员内容不断扩展,学生心理健康、就业指导、创新创业等新的教育内容的出现,使学生管理人员感到费力。当面对渠道繁多、信息爆炸时,学生信息管理人员信息识别、过滤速度滞后于学生,经常造成信息不对称问题,这就对学生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也就是说,学生管理人员的专业化工作模式尚未形成,以致不能快速适应并准确掌握学生从入学到毕业通过各个阶段的心理特点和改变。3.岗位培训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学生管理人员的发展需要严格的选拔和培训机制,需要更多的标准的、稳定的学习与进修,现在大部分培训从有效性、内容、形式等方面都缺乏科学性,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实际问题。学生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是持续的、终身的,需要得到重视。如何在新形势下更有效地对高校学生管理人员进行在职教育和培训,实现学生管理人员的职业发展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4.缺乏公平的评价晋升机制问题。学生管理工作有强烈的工作隐性、高度的责任。目前,在学生管理激励机制上,缺乏公平的评价和晋升机制。晋升是学生管理人员最关心的问题,不仅包括职务的晋升,还包括职称的聘任。学生管理人员进行繁缛的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很难在他们身上看到专业教师的痕迹。因此,学生管理人员作为一个大学教师的职业还没有被完全接受,甚至有时可能会被视为临时和兼职的“过渡作用”,职务晋升和职称聘任的量化指标很难在学生管理人员身上实现。

二、解决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问题的措施

1.注重培养,强化培训,全面提高学生管理人员队伍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打造一支符合职业教育建设要求的学管团队,是职业教育对学生管理队伍的要求。针对高职学生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要鼓励学生管理人员积极参与科研工作,在各类期刊上发表德育论文,或者申报各级课题;还可对科研奖励办法修改修订,激励学管线老师申报课题,在考核、评价时予以政策倾斜。学生管理人员坚持日常培训和专题培训相结合,每年举办“学生管理人员培训班”,进行系统的业务知识培训;高职院校积极鼓励并支持学生管理人员参加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等专业培训,每学期期末,学生管理人员都组织经验交流会,大家通过探讨问题、交流思想、取长补短,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2.政策倾斜,落实待遇,通过合理的选聘机制,解除学管人员的后顾之忧。根据学生管理人员的工作年限和业绩,可享受相应行政级别的待遇。学生管理人员在职称评定上专业限制范围适当放宽。在高职院校党政机关需选拔人员时,有学生管理人员工作经历的优先考虑。除享受高职院校规定岗位津贴外,凡承担教学任务的学生管理人员,合理计算工作量,给予相应酬金。学生管理人员为进一步拓宽选人用人渠道,创新人才选聘机制,把优秀人才向其他各部门输送,不仅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促进人才交流,提供人力资源支撑,而且为学管人员今后发展及去向提供保证。3.机制变革、管理创新,通过制度创新应对学生工作新形势。面对不断更新的学生工作新形势,对学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通过积极推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学生活动项目负责制、轮值主席制、学生干部年级负责制、宿舍管理楼栋制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并通过修改完善对学生的评价办法,修改调整对班级、学生管理人员的考核办法,进一步加强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和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通过采取学生党员目标责任协议书等措施,进一步提高学生管理队伍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轮值主席制是给每一位年轻学生管理人员一个机会,对高职院校的规章制度和学生管理难点进行积极、主动、理性的思考后,自主、自我、自愿地做出选择和判断,尝试当负责人的滋味,体会学生管理的苦与乐,并展示自己的才能。轮值主席制培养了学生管理人员的组织管理能力,达到了自我管理的目的,从而提高了学生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为今后发展奠定了基础,轮值主席制培养了学管人员之间的协作精神,有利于形成并保持良好的工作氛围。项目负责制是学管人员和学生干部通过做项目组成员、项目负责人,最大限度地将竞争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奖惩机制等有机融合,将相关权利、义务、责任等落实到具体的项目负责人和项目负责组,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管人员和学生的聪明才智、素质潜能和工作积极性,便于对学管人员的工作业绩和效果进行全面考核和科学评价。

作者:孙姗 单位: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第六篇: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问题和出路

摘要:学生管理工作是高校运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作,这项工作的完善与否关系到师生能否在一个稳定的环境下工作或者学习。而且随着高校的扩招以及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传统的学生管理的工作思路其实已经不适应现在的实际情况了,也就出现了很多影响学生管理工作效率的问题。特别是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有很多问题都能够影响到日常的学生管理工作。所以说如何针对当下的特点在总结这些问题之后对学生管理工作进行改革,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本文根据笔者的经验对这类问题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问题和出路

现阶段的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如果还是依靠过去的“档案”管理的工作模式来进行的话,其实是很容易出现问题的。而且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将来在就业的时候一定需要自己有自己的特色,这样才能够真正的在将来进入社会的时候能够找到一份一展所长的工作。但是事实是很多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大部分都是待业在家,而用人单位也根本没有办法找到合适的人才。所以说我们对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进行的改革已经势在必行了,这样才能够培养的出专业的人才。

一、当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

现阶段高校的学生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它涉及师生在学校的各个方面而且还肩负着培养学生完善的道德素养以及良好的人生观的责任。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要依法治校,完善就业方面的服务,建立基层的心理保健部门。以上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基本方面,要完成这些工作需要以完善的工作方案为依据。还有就是学籍方面的管理,现在很多学校都是学分制、而且跨校、跨专业读研的方式已经屡见不鲜了。这一现象说明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教学体系已经发展到了一个较为完善的局面。但是在这些好的方面之下,其实很多方面的问题都是我们不能忽视的。粗暴的管理方式还充斥在学生管理的每项工作之中,对于学生的引导也仅仅只有处罚措施,这样的学生工作虽然从表面来看没有问题,但是没有从学生出发真正的做到以人为本,是会埋下很多隐患。

二、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观念落后

传统的学生管理工作是以学校为主体的,整个工作的各个环节也是围绕着学校来进行的,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根本没有基本的话语权,这种机械式的管理观念自然带给学生的也就只有压力了。简而言之就是一个学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但是如果完全从学校的角度出发,这样的学生管理工作就导致学生很难参与到其中来,也达不到预定的效果。而且现在的大学生在各种新兴媒体的推动之下,思想非常活跃,对于一些过去的规矩也敢于用不同的眼光去看待它。当他们遇到一些问题的时候会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意见,所以说当下继续采用过去的学生管理工作的理念其实是不能够适应现在的实际工作状况的。

(二)德育教育的培养落后

现在很多高校当中德育教育的完成都是依靠日常的学生管理工作来进行渗透的,但是就高职院校的学生特点来说,在其中开展德育教育的难度较大,而且各项条件也并不是多么充足。所以说不仅仅学生管理工作会出问题,就连德育教育的目标也不会按照预定的规划完成。特别是当下网络游戏以及其他各种不良诱惑在不同程度地向校园当中渗透,如果学生们被这些非主流的文化所干扰,干扰课业是小,甚至有可能做出很多违法乱纪的事。这一点对于高职学校的学生来说是更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的,这也是下一阶段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应该重视的方向。

三、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出路

(一)提高工作效率

学生管理工作与学校当中的各个部分都会有牵扯,特别是在高职院校当中,要为学生安排好专业的实习环境,所以说这些工作量相比较普通本科学校来说只多不少。而且还会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来影响学生管理工作的效果。从管理制度上来说,大多数高校信赖的两级管理的方式其实很多时候都是会造成资源的浪费的,所以说要在当下完善高职学生的学生管理工作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工作效率的问题。可以尝试借助于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来发布信息,这样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来减少我们的工作麻烦,而且就比如微信平台,这样也可以给学生一个自由讨论的圈子,从而尊重了学生们的基本权利。而且一些学生管理当中的一些细节如果借助于这些新兴媒体的力量其实是能够收到很大的效果的,就比如说新学期开始的交费工作。往往几天之内财务科的老师都需要持续加班才能够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但是这个时候学校如果建立起的网上交费的平台,那么不仅仅会减少老师的工作量,而且学生也不用花时间去排队了。所以说要完善高职院校的管理工作首先就是借助于这些新的管理思路和新的技术来提高行为艺术论文工作效率。

(二)改变管理模式

过去“档案管理”的工作模式已经不适合现在的实际工作状况,所以说未来的学生管理工作想要发展一定要向着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来进行。这种人文管理会给学生充足的自主权,一旦出现问题学校要从学生的角度找原因。作为学校的主体来说,可以尝试引进学生管理工作方面的专业的人才,也能够帮助学校相关的管理团队带来新鲜的血液,也能够让我们的工作得到最专业的指导。虽然说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很多方面可能会有先天的不足,但是还是应该尊重他们的各项权利,一些细节上的工作要让他们能够感到人文关怀,这样的学生管理才是成功的。

四、总结

高职学校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学生管理工作也是衡量一个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关键因素。但是因为很多因素的限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自然会给学校的管理以及学生的发展带来很多影响。本文根据笔者的经验对这类问题进行了总结,希望能够对改善这方面的工作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张慧波.浅谈新时期中国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和问题[J].青年文学家,2013,13:114.

[2]瞿懿.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D].山东师范大学,2013.

[3]马伟彬.石家庄市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问题与对策[D].河北师范大学,2010.

作者:张南 单位:江西卫生职业学院


更多计算机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高职学生管理工作模式研究(6篇)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183040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功能材料 冯明德

相关论文

陕西中医药学会

论文百科2017-03-18 18:04:47

种子版面费

论文百科2017-03-19 18:01:34
相关学术期刊
《文化纵横》 《天津电大学报》 《中华武术》 《党史纵横》 《中国石油石化》 《四川电力技术》 《吉林气象》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化工进展》 《中国畜牧杂志》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