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课程模式计算机教学论文 - 社科学报论文范文 - 400期刊网专业论文投稿机构

微课程模式计算机教学论文

时间:2017-02-19 22:36:23 来源:论文投稿

1计算机教学中常见的微课程模式制作方法

1.1传统的屏幕录制方法

制作的工具包括耳麦、电脑、话筒、录制软件等,具体的方法为对PPT演示进行屏幕录制,并配上字幕与录音。录制步骤分为三步:(1)根据教学主题,收集教学素材、媒体材料等等,并完成PPT制作;(2)在电脑屏幕中,同时将PPT和录制软件同时打开,教学者带好耳麦,并调整好音量以及话筒,将PPT界面位置进行调整,按下录制按钮,一边进行PPT演示一边进行录制;(3)对录制后的教学视频进行美化与处理。

1.2新型屏幕录制方法

制作工具包括手写板、画图工具、绘图工具、麦克风、屏幕录像软件等。具体的录制过程分为:(1)针对微课程主题,对教学进行合理的设计,并形成科学的教案;(2)进行麦克风、手写板等工具的安装,安装完成后,利用这些工具演示教学过程;(3)利用屏幕录制软件,对教案演示进行录制;(4)对录制成的教学视频进行美化、编辑以及相应的处理。

2微课程模式在计算机教学中的优势

(1)微课程能够改进计算机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现阶段,计算机类教学课程中,主要的教学方式包括讲授教学法、示范教学法、探索驱动教学法、讲授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等,但归纳起来,教学模式集中为两种。一种是边讲边演练,即教师先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演示,然后学生根据教师的演示进行练习。这种类似于模仿的教学模式,能够快速的达到教学效果,但缺点在于学得快忘得也快,学生不能形成一个完成的知识体系,不利于教学的开展;第二种教学模式是先进行内容讲解,然后进行相关的演示,最后安排学生实践操作。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一步步的掌握知识,但缺点在于教师讲课过程中火占用大量的实践,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学效率。这两种教学模式各有优劣,但是微课程模式结合了这两个教学模式的优点,将引导分析作为教师授课的主题,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为学生后续实践操作提供便利。

(2)有利于突破教学目标。微课程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精、快、短,以小模块作为教学内容,并且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每一个微课程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模块,配上简洁易懂的标题,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对所需的教学内容进行提取,并随时观看教学视屏,有效的突出教学的难点与重点。如在进行办公软件应用教学过程中,将如何插入视频资源作为重要的微课程资源,当学生学习到这一环节后,就能够利用微课程进行知识的巩固。另外,学生能够反复的进行微课程课件的学习,并进行上级操作练习,有助于学生掌握教学重点。

(3)能够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微课程教学资源将图像、声音、文字有效的结合起来,能够帮助学生记忆。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利用微课程模式,给学生视觉、听觉上以刺激,将原来枯燥的计算机教学变得生动有趣,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还能够集中学生注意力,从而提升教学效率。如此生动有趣的微课程,能够激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更加主动的进行自学,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增强学生自信心。

3微课程模式在计算机教学中应用展望

随着我国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微课程模式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已经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学生借助微课程进行针对性的学习与练习,能够在短时间内学习到新的知识并且巩固知识,同时也能够弥补教学过程中的漏洞,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然而在应用微课程教学模式过程中,还需要综合考虑一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有些课程具有很强的联系性,不能简单的分为单独的片段,如果强行将教学内容分割,就会影响教学内容的衔接性;第二,在微课程制作过程中,还需要充分的利用计算机技术,而学生计算机技能、网络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等都对教学具有一定影响;第三,微课程在现阶段并不能完全替代教师课堂教学,还属于课后辅助教学手段,还需要不断的进行探索。

4总结

微课程是基于计算机技术的教学资源,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但我国微课程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的技术也还处于探索阶段。这就需要在以后的教学实践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特征,借助计算机平台,加强创新,创建完善的微课程体系,为促进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相信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微课程模式必将被不断的完善,向着智能化、体系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

作者:刘婧婧 单位:贵州省贸易经济学校


更多社科学报论文详细信息: 微课程模式计算机教学论文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174523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喀什师范学院吧 徐州服务贸易

相关论文

地质学刊编辑部

论文百科2017-03-17 12:07:20
相关学术期刊
《纵横》 《区域经济评论》 《杂草科学》 《现代物理知识》 《城市质量监督》 《化工科技》 《法治湖南与区域治理研究》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能源与节能》 《中学课程资源》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