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族院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研究 - 国内经济论文范文 - 400期刊网专业论文投稿机构

民族院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研究

时间:2017-02-19 17:05:45 来源:论文投稿

一、我国民族院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现状

1、研究基地进一步增多。国家高度重视民族院校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为了能更好地发挥民族院校哲学社会科学服务于民族地区的优势,国家民委和教育部在民族院校挂牌成立了很多研究基地并划拨了大量研究经费,为民族院校得哲学社科科学工作者提供了更多更好的科研平台。如国家民委继2011年在民族院校设立首批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以来,又于2014年设立了第二批19个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以及8个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培育)。1999年以来,教育部在全国66所高等学校相继设立的151个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其中设在民族地区院校和民族院校的共计12个。

2、研究队伍不断壮大。截至2014年,我国共有15所民族院校。随着民族院校的蓬勃发展,以民族学为特色学科的学科专业体系越来越健全,从事教学与科研的高层次人才越来越多。由原来的学科发展体系不健全,小规模(专业教学和科研人员不多,学生人数不多)、单一专业(分支体系不完善)、培养模式断层(大部分民族院校本科、硕士、博士断层现象严重),这些问题都在不断地改善。从事教学和科研的人员人数不断增多,科班出身的师资队伍所占比例提升。如大连民族学院通过设立自主科研基金重点项目,以项目为牵引组建了人文社会学科的12个科研团队,围绕中国文学、应用经济学、民族问题研究、宗教学等方面开展研究工作。[1]这些举措极大地促进了学校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民族院校集聚了一大批从事哲学社会科学教学和科研的专业技术人员,研究队伍的壮大对民族院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挥着重要作用。

3、涌现出大批高质量科研成果。随着民族院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优秀科研成果不断涌现。2000年以来,西南民族大学共承担国家级项目200余项,省(部)级项目80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万余篇,出版学术著作及教材800余部,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近300项。特别是在古典文学、民族文化研究(藏、彝、羌、苗)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处理(彝、藏、傣)等领域的研究成果显著,为我国西南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多出成果、出好成果这不仅是学术研究的需要,更是民族院校以自身的特色和优势服务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需要。民族院校优势和特色学科推出的重要研究成果,已经成为国家在新形势下确定发展战略、制定民族政策、处理民族问题的重要依据,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2]

4、学术交流日益频繁。科学研究不是闭门造车,尤其是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需要学者之间的交流探讨与相互启发。随着民族院校哲学社会科学的蓬勃发展,无论是国内的学术交流,还是国际间的学术交流,学术氛围日益浓厚,开放程度逐渐提升。如在广西民族大学的倡导下,2004年以来先后在国内和东南亚举办六届“中国与东南亚民族论坛”,不仅为国内学者提供了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而且也为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国际学术交流架起了一座桥梁,推动了哲学社会科学的开放发展进程与繁荣发展。学术交流活动的举办极大地扩展了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研究视野,对我国的民族团结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研究思路。在取得这些成就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意识到仍然存在着一些制约民族院校哲学科学发展的因素:首先是学术研究中的浮躁之风。部分科研人员理论功底不扎实,田野调查不充分,在写作时多用二手材料,脱离实际做研究,这样的学术研究会对政策制定和实施形成误导。其次是对学术研究和服务社会的关系认识不清。表现在做学术研究时,把自己束缚在“纯理论”之中,脱离了民族地区实际,这样就失去了“学以致用”的研究初衷。再就是学者和决策者的链接不够。民族院校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思路体现,应该为政府制定民族政策提供引导。但很多官员和学者的研究思路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从而导致学者和官方在思想链接上的误差。

二、发展民族院校哲学社会科学努力

推进民族团结哲学社会科学一直以来是我国民族院校的特色与优势学科,民族学及其相关学科一直以来对于传承与繁荣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起着重要作用。长期以来,民族院校开设的民族理论与政策、民俗学、人类学等课程都大力宣传民族文化多样性和民族团结的思想,形成了我国民族院校办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民族院校哲学社会科学,推进民族团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1、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和学习。作为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纲领性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和学习对我国的民族团结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认为,民族平等是处理一切民族关系的首要条件。民族平等是不同民族在相互联系与交往中,处于同等地位,具有同样权利;同时,民族平等也指各民族在社会生活的各方面的地位、待遇和权力、利益的平等。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前提和基础,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的必然结果,是促进民族真正平等的保障。深刻学习和领会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是推进我国民族团结奋斗的重要思想保障。在新的历史时期,民族院校还要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融入民族团结教育,构筑各民族共同精神家园。[3]

2、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我国的民族院校大都设立在中西部地区,这些地区是我国多民族和多元文化的汇聚之地。哲学社会科学范畴内的很多学科诸如民族学、少数民族史、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等正是我国民族院校的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这些院校的师生有很大部分来自民族地区,对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更有着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我国的民族院校本来就肩负着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的重任,因此不管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应该担负起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神圣使命。民族院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不仅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思想引导,更是一种接地气的实践上的操作。通过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可以激发起各族群众的文化自觉意识,才能更加有效地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从而为民族团结打牢基础。

3、为国家的民族问题决策提供咨询。我国高等学校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社会服务。民族院校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通过广大哲学社会工作者在民族地区的实地调查,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办法和途径,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做出贡献。民族院校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很多来自少数民族地区,他们熟知当地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和宗教信仰,最能和当地群众打成一片,获取当地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最新信息,洞悉民族关系和民族社会发展过中的困难与问题,为各级党政部门献言献策。同时,我国民族团结事业的发展,也可以反过来为民族院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赋予理论升华和鲜活的生命力。

4、维护边疆安全稳定和国家统一。我国的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大都地处中西部和边疆地区,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周边地区所面临的矛盾也很多,这也为我国的国家安全带来很大影响。民族院校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的学者,从历史源流、族群关系、经济交流、文化互动等层面可以为当地民族关系和社会治理等提出参考建议,以供政府采纳,从而为边疆地区的和谐稳定出谋划策。比如,广西民族大学近两年所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就是关于中国边疆地区边民问题方面的研究,该项目成果对于研究如何维护边疆安全稳定和国家认同应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民族团结是个动态的历史的范畴,民族院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其终极目标之一就是要高擎科学民族观的旗帜,为我国的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安排。

三、发展民族院校哲学社会科学加强科学民族观教育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作为一种科学的民族观,是人们对于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认识、观点和态度,是对民族和民族问题发展规律科学分析的产物,是长期以来人们了解认识民族及民族问题的经验总结与理论升华。民族院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和我国的民族团结有着紧密的关系,而民族团结教育又要以科学的民族观教育为基础。具体到高校的层面上,则需要民族院校及其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一致努力,共同营造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民族观教育,为我国的民族团结注入不竭的动力。

1、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课程建设和教学工作我国的民族院校都普遍开设了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这是学生系统接受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重要途径。但是目前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建设总体不容乐观,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当前大多数民族院校的民族理论课程属于指定选修课,学生从思想上认定了其“副课”性质,而且课时开设偏少,给教学质量的提高带来困难。从教学内容上来说,广义的民族观教育并不仅仅包括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相关知识,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教育还包括对祖国的认同、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以及对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教育。这是培养科学民族观的重要前提。同时,关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思想政治教育以及相关的时事政策的学习也是民族观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应该充分发挥这些课程学习的作用,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民族观。教师也应该针对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民族问题进行讲解和介绍,为学生答疑解惑,变换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科学民族观教育与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对于校园文化氛围的塑造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之中渗透着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的民族院校经常性举办民族文化周活动,在一些重要纪念日和民族传统节日开展民族观教育活动就是一种很好的做法。大学生参与广泛的校园文化活动,有益于充分展现我国多样性的民族文化风情,体现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和谐共融的精神风貌。现代大学生与网络接触频繁,他们从网络获取信息的几率大大增加,因此学校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来进行民族观的教育,如开辟专门的民族观教育网站、微博、微信,向同学们宣传民族知识、民族政策。同时,宣传栏、广播、校报等媒体对大众也有着强大的引导作用,在民族观的宣传教育上起着积极的导向作用,可以充分发挥它们的优势,从而使学生受到科学民族观教育的熏陶。校园文化活动营造着民族团结的浓厚氛围,可以促进各民族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增强他们的民族团结意识。[4]

3、以社会实践活动贯穿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大学并不是一个封闭的象牙塔,而是大学生通过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走向社会的前沿阵地。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实现自我锻炼和增加生活经历的重要课程,也是接受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第二课堂。学校应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相关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活动。如鼓励和组织学生参加民族团结进步、民族政策等方面的演讲、学术报告和知识竞赛;组织学生参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民族博物馆等。积极引导大学生通过社会调查、志愿者服务等形式,深入民族地区切身体会和接受锻炼,并运用所学知识服务当地群众。民族院校还可以支持学生成立民族文化研究团体,让部分有兴趣的同学参与到民族文化的调查与研究中去,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开阔理论与实践视野,通过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有助于树立科学的民族观。如湖北民族学院学生社团“大学生瞭望社”就经常组织学生对武陵地区社会与文化进行调查,并定期邀请相关研究领域的教师和学生进行民族文化讲座,有效地活跃了校园文化氛围,助力了学校科学民族观教育的开展。

4、通过院校交流合作为科学民族观教育提供动力民族观教育也不能陷入闭门造车之中,还要加强各个院校之间的交流学习,互相了解与借鉴。不同的院校都有自己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如果大家能在保留自身特色与优势的基础上,采集他山之石,交流成功的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则会进一步民族院校的民族观教育工作。西北民族大学与兰州大学的师生就经常进行民族社会与文化调查与研究方面的交流活动,有效地推动了两所院校之间民族观教育的优势互补。再如,利用每年寒暑假在武陵民族地区进行调研的机会,中南民族大学、湖北民族学院、吉首大学等院校的师生常常共聚一堂,就本地区民族文化与社会工程项目管理发展、民族学教学与研究、民族观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等主题进行广泛交流,有效地促进了各自学校民族文化教育与民族观教育的发展。

作者:陈沛照 单位:湖北民族学院


更多国内经济论文详细信息: 民族院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研究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173651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安徽体育科技 岭南师范学院

相关论文
相关学术期刊
《电工电气》 《家教博览》 《黑龙江史志》 《全国商情》 《微电机》 《中华临床营养杂志》 《八桂侨刊》 《短篇小说》 《河南化工》 《电子工艺技术》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