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画电影小王子的人物形象解读 - 人文科学论文范文 - 400期刊网专业论文投稿机构

动画电影小王子的人物形象解读

时间:2017-02-18 18:45:12 来源:论文投稿

摘要]动画电影《小王子》根据法国作家埃克苏佩里同名儿童文学作品改编,影片在上映后得到广泛好评。影片的改编在很大程度上忠于了原著的精神,其塑造的几个人物形象鲜明生动,令那些一直存在于读者头脑中的抽象人物,变得真实立体,亲切可感。文章从对比手法、象征手法,以及儿童视角下的双线程叙事三个方面,来对电影中的人物形象进行解读,由此加深对文本本身哲学意味以及电影版《小王子》独特艺术魅力的领悟。

关键词]《小王子》;电影;人物形象

动画电影《小王子》根据法国作家圣·埃克苏佩里同名儿童文学作品改编,影片在上映后得到广泛好评。继《小王子》世界范围内的图书热之后,影片再一次掀起了电影领域的“小王子”热潮。原著以儿童为视角去反观成人世界,故事温馨感人,又不乏对生命的哲理性思索,因而能够超越时空的限制,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1]影片的改编在很大程度上忠于了原著的精神,其塑造的几个人物形象鲜明生动,令那些一直存在于读者头脑中的抽象人物,变得真实立体,亲切可感。此外,影片梦幻唯美的画面与悠扬动听的背景音乐相互衬托,也使人物更加形神兼备,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目前学术界对《小王子》的研究多数集中在对其文本的象征意义以及隐喻意象等方面,[2]针对人物形象塑造的研究的学术成果较少。文章从对比手法、象征手法,以及儿童视角下的双线程叙事三个方面,来对电影中的人物形象进行解读,由此加深对文本本身哲学意味以及电影版《小王子》独特艺术魅力的领悟。

一、对比手法

《小王子》这部影片的人物形象塑造是最值得称道的。整部影片没有鲜明的叙事线索,也没有推进影片情节发展的“凝结点”。其叙事的展开实际上是通过不同人物形象之间的对比来实现的。正是通过形象的对比,观众从中看到了个体在成长过程中精神世界的蜕变,以及现代社会中个体的精神困境。电影创作者通过对比的手法,使人物形象变得生动、丰满和立体。一方面,是儿童与成人形象的对比。儿童与成人对世界的看法,对生活的态度、对快乐的定义,大相径庭。影片中现代社会的小女孩、飞行员以及小王子是充满童真、内心真挚的人物形象的典型代表。他们身上保留着人性中最原始、最纯洁的成分,他们真诚、简单而又美好,对外界的事物充满向往之情,心中充满爱,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闪光点正是浮躁的现代社会所缺乏的。但纯真的人,却又往往处在成年人那充满麻木、自私和功利的“黑暗世界”的胁迫当中。影片中的国王、商人、爱慕虚荣者,他们的行为都非常“奇特”,分别代表着对权力、金钱和荣誉的追求者。这些人物共同组成了与儿童世界相对立的成人世界。这些成人是现实成人世界的映照,他们被各种欲望吞噬,忘却了生命原初的纯真。可见,影片在成人与孩童之间建立起一种对比关系。正是在这种相互映照之下,人物获得了存在的意义,不同的形象亦变得更加鲜明和独特。另一方面,是少年小王子与成年小王子之间的对比。在电影的后半程,小王子已经长大,在不断寻找的过程中,他却被成人社会教化成一个只会拼命工作,为他人的认可而活着的人。寻找的旅程成了一条忘却自我之路。在影片中,导演巧妙地运用了人物形象的“相似性”将不同的时空衔接在一起,实现了小王子少年形象与成人形象的对比。当小女孩驾驶着飞机,来到一个陌生星球上时,她看见了在楼顶上奋力工作的小王子背影。还是那绿色的衣衫和飘扬着的黄围巾,但笼罩在他身上的光晕让人无法清晰分辨那张脸。在小女孩的意识里,他应该是为保护自己的星球,在清理那些可怕的猴面包树。然而当女孩来到楼顶才知道,小王子已经成为这个“文明世界”的清洁工了。同一人物不同时期形象的巨大反差,必然会令观众的内心受到强烈的冲击。此时,小王子不再是那个对世界充满好奇、对成人世界抱持怀疑与否定的少年。他已经成了另一个少年眼中的成人,成了被审视的对象,成了麻木、怯懦的代名词。这种回环结构,构成了多层次、立体式对比,无疑体现了导演的独具匠心,增强了影片的感染力和主题深度。此外,《小王子》这部影片在原著基础上又增添了现代社会中的小女孩这一形象,使故事情节更具有时代感,也更符合现代人的欣赏趣味。同时,小女孩这一人物形象在电影中也具有更多的审美意义。她与小王子之间相互呼应。小女孩在少年时代就已经被成人世界深深教化,冷酷的理性主义,社会丛林法则抹杀了孩童的浪漫天真。但接触小王子的故事后,女孩的个体意识逐渐被唤醒,是小王子的故事帮助她成长为一个精神独立的个体。在影片的后半程,女孩反过来又帮助了小王子。她带他回到了自己的星球,重新回归生命的简单与纯粹。因此,小女孩这一人物形象的设置,为影片增添了浓郁的暖色调,她既让人们看到了成人世界的冷酷,也宣告了打破这种生命枷锁,重归精神自由的可能性。

二、象征手法

《小王子》是一部蕴含着深刻哲理的动画电影,是写给成人的童话。影片丰富的思想意蕴,主要是通过对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的刻画表现出来的。而象征手法,又是影片人物形象塑造的重要手段。象征(symbol)这种艺术手法由来已久,其最早应用文学领域。乔治·桑塔耶纳曾言及:“艺术表现可以区别为彼此相关的两项。第一项是实际呈现的事物……第二项是所暗示的事物,更深远的思想,是感情或是被唤起的形象。”[3]这句话用来理解象征手法再恰当不过了。电影中使用了大量象征手法,其中蛇、玫瑰、狐狸等具体的形象即桑塔耶纳所说的艺术表现的第一项,即象征客体,也就是影片中实际呈现的事物。小王子在沙漠中遇见了蛇,而蛇对小王子所说的话,如“我能带你到任何船都去不了的遥远地方”则充满了神秘感。在西方世界中,蛇是不折不扣的邪恶象征,从圣经中的勾引亚当、夏娃偷食禁果的故事开始,蛇就被打上了诱惑和邪恶的烙印。在影片中,蛇虽然仍然具有令人敬畏的力量(它的毒牙可以轻易杀死小王子),但它邪恶的一面却被隐去。片中的蛇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小王子的朋友,偏居沙漠远离人类的蛇,更多的是展示出一种孤独感。而狐狸则是纯洁的友情和智慧的化身,通过狐狸之口,小王子明白只有两个人建立起了一定的联系(也就是狐狸所说的驯养),才能成为朋友,收获友情。狐狸教会了小王子爱和责任的人生真谛,他是智者的化身,能够透过现象看清楚世间万物的本质。在狐狸的启发之下,他认识到自己的玫瑰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因为玫瑰寄托着他的爱。玫瑰是小王子在小行星上唯一的朋友,小王子非常用心地照顾着玫瑰,为她挡风遮雨。但玫瑰却不满足,为了获得小王子更多的注意,玫瑰变得骄傲和虚伪,当小王子离开之后她才开始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时刻思念着小王子。通过玫瑰,小王子深刻体会到狐狸所说的爱与责任的意义。此外,电影中还出现了沙漠、井等象征客体,通过这些意象,观众能够体会到影像背后蕴含的深刻的意义,电影的文化价值也得以彰显。在蛇、玫瑰、狐狸等形象背后,是影片蕴含的抽象的思想、情感以及哲理,对应桑塔耶纳所说的第二项,即象征本体。《小王子》原著之所以经久不衰,就在于其中所蕴藏的深刻的故事哲理,读者每一次阅读都会有新的收获。在影片中,导演辛辣地讽刺了现实的成人世界。马克·奥斯本在原著的基础上虚构出了一个世界,这是一个由成人组成的世界,这个世界里的成人是麻木的、毫无生机可言的。他们夜以继日地拼命工作,脸上没有一丝表情,既无趣又非常奇怪。国王、商人和爱慕虚荣者生活在这个世界里,在他们的眼中只有功利主义,而无休止的工作只为了满足这些私欲。小王子本是童真的化身,他的身上闪烁着人类美好童年的影子。而在这个世界中,小王子已经被洗脑,变成了大人的模样。在这里,他失去了以往的欢乐,只顾着工作却总是无法做好,完全忘记了以前的生活。马克·奥斯本所虚构出来的这个灰色的、阴暗的世界,是对现实世界生活形态的辛辣讽刺。影片中以三个典型人物,道出了权力、金钱和虚荣带给人类的伤害,失去了简单快乐的成人世界,只能剩下枯燥与乏味。影片对沉浸于现实生活中的劳碌的人们,无疑起到了一种警醒的作用。

三、儿童视角下的双线程叙事

影片《小王子》中的人物形象不是一成不变的,人物的形象根据情节的发展不断丰满。值得一提的是,在塑造人物时,影片选取的是儿童视角。这也给众多的成人观众提供了一个以“他者”反观自身的机会。影片将儿童与成人置于完全对立的两极,用儿童的眼光来反观成人世界,以此来批判成人世界的功利与麻木,突出儿童世界的美好与纯真。[4]片中儿童视角的焦点有两个,即小女孩儿和小王子。电影以小女孩和小王子的儿童视角带领观众去寻找人性中最纯真的部分,在他们不断的探寻的过程中力图使观众自觉地感受到爱与责任的重大意义以及生命真谛之所在。孩子的情感是极致的,没有被污染的,在他们的世界里黑白是分明的。所以儿童的感知、领悟与成人相比存在着天壤之别。如在影片的开始画面上出现了一幅画,在成人眼里这是一顶“帽子”,而在儿童眼中这是一条蛇,因为吞了一头大象肚子鼓了起来。成人只是根据自己的认知去妄下结论,完全忽略了孩子的想象力与创作力。成人看中的是事物的实用价值以及经济价值,而儿童看待问题的角度是天真烂漫的。在影片虚构的现实世界中,商人将天上的星星搜集在一个巨大的玻璃瓶中,利用星星散发出的光芒促使人们更加努力地工作。在他们眼里,星星挂在天上是毫无用处和美感可言的,只有利用它们创作出更多的经济效益才真正地发挥了它们的价值,是它们“把星星变得必不可少了”。而在小女孩和小王子的眼中,布满繁星的天空是神秘的,充满了无限的幻想,是一个充满诱惑的国度。在如此鲜明的二元对立的结构中,成人与儿童世界的巨大差异得以表现出来,而影片的主题也因此更加突出和深刻。在儿童视角下,是影片的双线程叙事。片中现实与回忆两条线索齐头并进,相互交叉共同推进情节向前发展,使人物形象在交叉的叙事线索中变得更加丰满。小王子的故事没有以往童话故事中的离奇和坎坷的遭遇,极其简洁和流畅,故事就在平淡的叙事中缓缓展开。整个故事可以分为回忆与现实两个部分,为了对两部分加以区别,影片在画风上鲜明地划分为两种风格。当进行小女孩与飞行员这条线索时用写实的三维立体画面予以呈现。而当进入回忆部分时则采用纸塑的风格,流露出浓浓的怀旧色彩。在小王子的回忆线索中,他无忧无虑地生活在一颗小行星上,每天过着简单而又快乐的日子。小王爱着自己的玫瑰花,喜欢看日落,每天都要不停地修整猴面包树,以免面包树过快生长吞噬了他所在的小小的星球。在与玫瑰花产生误会之后,他开始了漫长的旅行,在地球与飞行员相识。而小女孩的线索,与小王子的相互独立,以一个小女孩紧锣密鼓的学习生活为叙事核心。两条线索在老飞行员那里构成交集,并且在不断地相互交织中推进故事向前发展。在影片结尾处,小女孩闯入了小王子的故事,两条叙事线索交融在一起,然后故事走向结局。可以说,导演大胆地将童话故事插入到现实之中,这种设计是非常巧妙的。如此既可使电影的架构更加丰富流畅,同时也使两个世界中的人物得以融合和贯通,产生交集,在很大程度上丰富和完善了人物形象。综上,电影《小王子》故事脉络清晰、情节简单,语言也很平实,却能带给观众一种单纯的感动。在电影版上映之前,“小王子”的故事就已经被改编成话剧和短片的形式,获得了观众的好评和认可。不管这个故事以何种面目呈现出来,其要义都在于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呈现上,这也是电影版《小王子》大获成功的重要原因。此外,影片添加了众多具有时代气息的元素,使影片更加贴近现代观众,也使其批判力量直达观众的心灵深处。

[参考文献]

[1]石海燕.儿童精神家园的回归与守望———试论《小王子》中“儿童本位”的儿童观[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2(02).

[2]胡玉龙.《小王子》的象征意义[J].外国文学评论,1998(01).

[3][美]桑塔耶纳.美感———美学大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中医医学论文版社,1982.

[4]伊连娜·布里纳尔,鲍勃·佩尔西凯蒂.小王子[J].电影,2015(10).

作者:张晓 单位: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


更多人文科学论文详细信息: 动画电影小王子的人物形象解读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170091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建筑论文网 婴幼儿营养知识

相关论文

材料导报编辑部

论文百科2017-03-21 12:13:59
相关学术期刊
《大豆科技》 《健康人》 《华东电力》 《中国光学》 《重庆与世界》 《宇航计测技术》 《中国发展》 《中国马铃薯》 《中国人造板》 《上海翻译》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