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平面构成与创新思维概述
平面构成是艺术设计专业中重要的基础课程。艺术的构成理论认为,艺术从业者在认识客观世界时,应当从事物的结构、成分、关系等方面去分析。平面构成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创造新形态,研究视觉要素比例、质感、动态,研究图形的视觉引导作用等,这些知识对学生今后设计课程的学习极为重要。造型和设计领域的创新思维一般有两个参考标准,一个是独特的、无法预测的、崭新的,另一个是具体的、有意义的、满足条件的、有价值的。创新思维在平面构成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在高校艺术基础教育中却常常受到忽视,需要得到更多重视。
二、平面构成教学的创新思维目标与内容
(一)观察与鉴赏
任何的艺术形式最初都是从临摹和借鉴开始的,一切创造都源于观察和积累。在平面构成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而在设计活动中创造出更优秀的作品。首先,学生需要学会深入、仔细地观察自然界中的设计元素,认真剖析优秀的设计作品并化为己用。也就是说,善于观察和鉴赏,是平面构成创新思维建立的基础。教师应当带领学生进行观察或想象,如树叶的形状、纹络、微观、宏观的各类形态,分辨声音,解构优秀作品中点、线、面的作用,以及各类小元素和设计手法的使用。
(二)形式美的发现与运用
形式美是指各种形式元素,如色彩、线条、块面、声音、形体等规律组合时具有的美。统一对比、对称均衡、节奏韵律等,都是形式美的基本准则。帮助学生理解和利用形式美,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可以利用基本形的变化、重复来构成具有视觉效果的纹样;另一方面,可以练习形与形的组合和重叠,组合方式有覆盖、透叠、差叠、减缺、联合等,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就其中的一种或几种手法进行命题创作训练。
(三)点线面要素及构成的训练
点线面要素和构成训练是帮助学生提高抽象能力,帮助学生学会提取物体和形象的主要特征,利用简单的点线面做简洁化、条理化处理,这是培养造型意识的重要方法。形的简化与创新需要提炼,既有要客观形的本质特征,也要有设计者自身的独特感受与想法。所以教学中,可以安排学生用显微镜或放大镜观察物体,绘写微观脉络,模糊对物体的常规认知。之后,用抽象图形组合来表达自己对这些物体的认知和感受。
三、平面构成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的必要途径和方法
(一)具有创造性思维的教师
教师在专业教学中起着无可替代的引导和激励作用。平面构成教学中的创新思维之所以重要,原因之一即是强调独立意识和人格。因此,教师作为旨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引导者,其本身应当对平面构成具有深刻的了解,并有相当丰富的创新设计经验。此外,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独立意识和人格,理解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对学生不同的创造力给予足够的自由,最大限度保护和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二)讲授练习综合式和讨论启发式课堂教学
平面构成的课堂教学大多采用简单模式化的授课方式讲授基本概念和手法,但如果要培养学生持久的创新能力,将这种单一的授课模式改变为多样化的、指点式、互动式的模式尤为必要。其中,讲授练习综合式课堂教学是笔者在长期试验下,取得效果比较好的一种教学方式。教师可以采取用理论引导、实践实训练习辅导相互结合的方法,让学生更深刻地领会教学内容。讨论启发式课堂教学是另一种卓见成效的平面构成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提出一些具有挑战性和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给予足够的思维发散空间,也可以针对一定教学目标,适当引导学生。提出的问题应当结合当前的教学内容,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教师还需要及时完成收尾工作,对课堂收获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完成教学内容的内化。
(三)课外活动
高校教师除了关注学生在课内的实践活动之外,也不能忽视课外活动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塑造作用。因为在轻松无拘束的环境中,学生更容易发散思维,激发创造能力。因此,教师应使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活动,发展其他兴趣爱好,一方面让课堂内容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另一方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四)评价体系的更新
艺术专业学生个性鲜明,更需要教师在对其进行评价时,注重多方面的综合考虑。比如教师有意识淡化优胜劣汰的思想,多给予学生充足的自由发挥空间;教师在做考评打分时,应兼顾平时的小作业得分,平衡附加作业得分和学生之间互评的分数,这样能更好地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整体实力。结语目前一些学校的设计专业教学因循守旧,学生难以深入理解知识概念,也难以发挥应有的创造能力,不利于学生今后在设计道路上的长期发展。因此,平面构成课程培养中教师应积极发挥自己的作用,不医学论文集断改进课程设置的目标与内容,以及培养创新思维的途径和方法,并不断对课堂教学、课外活动、评价体系进行完善,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陈英 单位:扬州大学广陵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