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项目背景
基地中对设计有重要影响的要素是地铁7号线在地块内斜穿而过,北侧基地边界紧邻12号线,7号线和12号线的换乘站出入口设在基地中间。基地内还将规划建设一个公交枢纽站。公交和轨道交通带来的海量人流对项目设计有着重要影响。整个项目定位于富有特色的城市综合体,目标是打造富于人文关怀的都市港湾,成为集甲级写字楼、高级行政公寓、特色与时尚购物街、临江豪宅于一体的市级高档多功能商务综合区。构筑浦江黄金岸线乃至上海的大型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满足人们工作、社交、商务、生活、文化休闲、购物、旅游等多种需要。
2设计策略
2.1TOD模式的多功能混合开发TOD模式是新城市主义学说提出的“公交导向型开发”模式,强调公交的可达性,注重功能混合,生活设施配套便利,提高当地和整个地区的就业机会,使中心地区对远郊具有更强的吸引力。项目从总体选址规划到具体设计措施都遵从了TOD模式的主导思想。核心商业、商务办公、高端公寓区位于两条地铁轨道交通汇聚的北地块,也就是本案的设计地块。同一业主开发的居住区位于毗邻的南地块,由另一家设计公司承担设计。与此同时,地块西段还有一处多条巴士停靠的公交站点。可以说,项目创造了能够引导多样交通方式到达的汇聚地,这对确保高度人流到访率,促进商业项目成功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为保证交通枢纽和消费商业空间之间的无缝连接,在地铁和商业之间主要采取以下措施:1)地下一层北侧商业区边界和12号线地铁站贴邻,地铁人流可以通过两者之间的连通口迅速被引导到商业空间里;2)7号线和地下商业连接处设计了商业下沉广场,水池、水晶瀑布及开敞的中庭形成了别致的景观,吸引地铁人流源源不断地涌向商业区;3)7号线直通地上的出口位于中央景观轴上,交通系统和景观轴紧密结合。2.2充满机会的多样消费空间在消费多样化时代,商业零售业早已细分为诸多类别,传统商业必须演变成体验加购物的多样化、个性化和强调参与性的模式,才能抵御电商的冲击。因此在商业规划时,除了要求业态多样混合,也需要设计能够提供多样空间以及促进偶发性和目的性消费结合的商业空间布局。本项目建立无终点式的空间系统,采用从中央景观轴延伸出的如同棋盘一般的三维街网系统,创造消费空间中不断发现的新鲜感和空间体验的多样性,将交通带来的人流有效引导到各种充满视觉变化和空间体验的三维步行街道中,让游客为步移景异的街道风景和各种时尚消费信息而驻足停留,使商业环境形成充满意外收获的机会主义城区,增加人流黏度,从而创造不间断的城市活力。主要的设计措施如下:1)连接地铁主入口的两跨16.8m宽的商业主内街;2)办公部分8.4m宽的商业副内街;3)沿舒缓的楼梯和坡道混合组成的绿色屋面的弧线型缓坡;4)直通屋顶的边侧楼梯;5)中央共享大厅间的垂直公共交通,再加上交织在水景步行街、共享大厅之间连接不同功能空间的空中步行廊道,这些就形成了可达性均好的多样商业消费空间。2.3城市中的小自然自然生态对日益高密度发展的都市来说,因为稀缺而成为公众内心向往的地方。在项目规划设计中,如果能集中空间进行绿化空间的营造,形成一定规模的城市绿化环境,注重自然的四季变化体验和田园风情的参与性,无疑会为公众提供更多感受自然四季的体验空间。项目结合基地特点,在垂直方向上叠加功能,结合地面、屋面,构筑一个三维立体城市景观,塑造一个城市中的绿色山水公共空间。因地铁7号线从整个地块斜穿而过,其上部区域不能修建建筑,因地制宜,这成为项目设计概念的始发点。在地铁退界范围内创建全天候向公众开放的水景步行街,运用建筑和景观手法在街边两旁安排富有层次的建筑商业空间,配合街上丰富多彩的小品以及各种各样的水景、广场,自然形成多变的景致。同时,纵深400m长的步行街还将具备清晰的指向性,视线上的穿透将引领众多人流走进环布的商业空间。与地铁毗邻的商业下沉式广场的设置,能够将地铁的大量人流有效导入到内部商业空间中,提高商业设施的人流到访率。建筑的屋面以场地中央绿轴向两边建筑群起翘而形成屋顶草坡,游人可以通过北侧可直达屋面的坡道,多处设置电梯和直行楼梯抵达屋面。屋面上设有错落起伏的天窗,同时设置景观露台,这不仅避免了大面积坡屋面的视觉单调感,更重要的是将室内的公众视线自然引入到屋顶绿化中。在这片广袤的屋顶草原中还将设置羊圈和适当点缀景观的雕塑艺术品。这些设计策略都以城市多功能复合、城市高密度发展为原则,向空中发展绿化,试图再造一片城市中的田园牧歌。2.4交流与创造的工作方式商务办公也是综合体项目重要的要素。依托于全球经济化,城市由传统工业型向服务型转变的背景,金融、商品交易、物流交通、设计创意等都是经济发展的支柱,提供交流与创造的平台是不同商务空间创造社会价值的基础。在满足规范允许的情况下,设计最大限度地提供办公塔楼的标准层面积,形成企业办公空间的水平延展。同时在屋顶标高处设置连接两座塔楼的大堂,并在中央共享大厅设置扶梯直达空中大堂。这不仅是商务办公区的入口空间,也是工作区域的公共交流空间。办公人士可以在这里聚集交流、观赏江景,激发工作的创造性。在高层办公和江景之间形成视觉通廊,为办公人群创造优越的办公环境,让脑力激荡的同时得到适时放松。2.5散发城市磁力的媒介项目在人流聚会点建立媒体信息发布平台,将信息辐射到整个环境。项目在地铁7号线中央景观轴出入口的地面首层架空,上方塑造出一个倒锥形的标志性空间——展示厅,在其上方安插圆环状城市展示空间,并且利用圆环的外围玻璃幕墙设计大屏幕LED光屏。在7号线和商业衔接的下沉广场顶棚设置LED屏,行人随着扶梯的上下可以欣赏风景,北侧面向主要道路的立面结合立面形式设置带状流线型LED屏。除了这些媒体影像系统,还有定期发行宣传活动信息的纸介、商业广告与标识系统等,使基地成为有特色的城区媒体环境。通过对这些综合的媒介控制形成“城市媒体”,使之成为一种相对于虚拟媒体的新媒体领域。信息多元化将更能促进生活多元化,从而进一步提升城市活力。
3结语
城市综合体作为城市的魅力焦点,它的建设不是简单的容量增加,而是要创造综合的城市生活内容。日本大阪难波公园、福冈波多水游城、东京六本木、新加坡滨海金沙酒店等大型城市综合体的成功,原因在于营造了都市中多样人群的多元城市生活需求空间,以及相互激发、活跃的城市活动。本项目借鉴了以上成功项目的经验,利用基地的优势,对于如何塑造一个舒适、便捷、高效,城市话题丰富,公众参与度高,信息流动迅速的城市综合体,给医学论文格式出了一个具有启发性的答案。
作者:李一 单位: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