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案例教学法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应用 - 国内经济论文范文 - 400期刊网专业论文投稿机构

案例教学法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应用

时间:2017-02-15 03:31:22 来源:论文投稿

一、应用型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建设的特质性分析

(一)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学术研究型大学及职业技能型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有根本区别,它的人才培养的核心目的为:培养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较高的综合素质、较强的实践能力、全面专业知识并且具有相对一定革新创业精神的应用型专业人才,为社会实践一线的技术或专业工作岗位输送人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根本在于“应用”,就是能够将专业知识和技能运用于社会实践中。应用型人才要比高职高专学生理论知识层次深,要比传统本科生实践动手能力强。这就要求应用型高校“根植地方、强化应用、着重实践、突出技术”,从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培养学生,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既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更要有较好的实践能力。

(二)应用型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培养目标

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是企业培育自身竞争优势、得以生存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当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缺口在不断增大,尤其是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兼备的专业人才。为了顺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培养目标应当是:通过对课程的学习,能够全面、系统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原理、专业知识和理论;能够熟练运用有关工作分析、员工培训、员工招聘与甄选、绩效考核和薪酬设计等方面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并且具备基本的从业资格水平。

(三)应用型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改革思路

按照当代对应用型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要求,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应当秉承“需什么,教什么;用什么,学什么”的原则,在课堂教学中要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引入各种互动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情景模拟、课堂研讨等),以及多媒体、信息网络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拓展学生视野,提升其感性认知,注重培养将理论运用于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同时加强对学生变革与创新意识的培养。

二、案例教学法成为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手段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管理类课程,其主要内容包括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岗位分析、员工招聘与使用、培训与开发、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劳动关系管理等内容。这些内容来源于管理实践,而管理者的管理活动是丰富多彩、变化不息的。对这门课程,我们需要创新传统的教学理念,结合管理原理以及新时期学生的特点设计出更匹配课程要求的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法旨在打破旧有的、封闭的、脱离实际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成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将理论应运用于实践的人才的重要手段。案例教学法最早开始于美国哈佛商学院,定义为一种讨论式、启发式、互动式的教学理念。其核心特点是将现实中的管理问题引入课堂,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师则成为教练或引导者,给学生创造足够大的空间来发挥自己的才能;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或者情景模拟来分析案例中的管理问题,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提出解决方案。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学生之间可以通过分组讨论,互相交流意见,通过思想的碰撞,拓宽思路,启发思维,进而有助于对管理理论的掌握及实际应用。

三、案例教学法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案例教学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案例背景内容分析、问题分析及推理、解决问题的对策的提出及相互比较、判断并得出结论、撰写报告等步骤,全面地让学生在获得管理知识的同时,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自案例教学法被引进课堂以来,得到了迅速地普及,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也存在自身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案例来源问题

这里所说的案例来源问题并不是指案例的数量问题,而是指在课程教学中所采用的案例是否能和教育对象的教育层次和教育内容相匹配的问题。当前的案例来源不仅从数量、种类,还是所涵盖的行业来讲,都为教师应用案例教学提供了有效的案例保障。但是这些案例中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案例需要解决一定深度的实际问题,这就需要学生能全面系统地掌握一定程度的经济理论及相关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综合分析能力且积累一定的实践技能和经验。另一方面,目前我们所接触到的案例大多为国外典型案例,真正以国内企业为研究对象的较少,甚至有些案例的素材虽是以国内企业为对象,但却从国外知名管理学家的视角进行分析和探讨。这些案例虽然量多,对于提高相关知识技能也有一定帮助,但因不同的国家文化背景也相应地存在较大的差异,在实际企业管理中,文化又扮演着关键角色,所以如何结合本土文化特色进行案例选择的问题亟待解决。同时又要注意积累和构建本土文化特色案例库,为今后的教学提供素材。

(二)实践经验缺乏问题

案例教学法的优点正是在于它的实践性和真实性。目前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很多人力资源管理教师自身没有从事实际企业管理工作的背景经历,对于案例中牵涉的环境和条件经验不足,因而在具体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案例分析的过程中,很容易使案例教学变成简单套用教科书的“验证”式教学模式,这样就失去了案例教学的核心功能。另一方面,目前我国管理类大学生大都为高中毕业直接进入大学学习,所以他们不具有在企业的工作经历,因此在进行案例学习时,不能以企业管理者为出发点来分析问题,提出对策。这样就导致案例分析仅局限于基本概念、原理等概括性知识的简单套用和解释,不能真正形成良好的讨论氛围、激发学生思维,这就不利于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培养学生的创造型思维。

(三)教学效果问题

案例教学法是通过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对案例及问题的直接讨论,教师对学生的引导构成课堂讨论的基础。因此,案例教学法涵盖一个特定形式的教学案例以及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相关案例的特殊技巧。实际上,在案例教授中有两个重要的环节。其一,教师如何使用已经选取的案例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其二,学生接收的过程。这两个环节的开展过程决定了案例教授中的教学效果。首先,有了好的案例并不代表有了好的授课效果。据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即便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了案例教学法,但是仍然有84%的学生不满意,原因是他们认为自身无法掌握课堂所授教学内容。在该项调查中还显示,虽然不同学校的、不同的学生、对于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要求,但对教师在课堂授课要求上却有以下共识:第一,授课语言须生动、幽默,能够创造互动的课堂气氛;第二,重点讲解人力资源管理经典案例,阐释当前最新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第三,老师要结合学生不同特点,帮助优生进一步提高和对差生的基础辅导;第四,希望举例能够结合企业实际,有效激发学生兴趣,活跃学生思维;第五,能够在教学中突出重点、难点,紧抓学习内容主题;第六,坚持专业知识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给学生提供实际操作的机会。当然,在案例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也并不意味着教师就处于被动的地位,教师实质上在课前准备、课中教学组织和课后总结反馈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如在课堂中必须有效地、密切地关注案例讨论的进展状况,即使气氛很热烈,但如果发现有偏题情况,就应及时地将话题拉回。其次,研究表明案例教学的效果和参与学生的人数和频率有直接关系,学生人数的多少是影响案例教学法实施效果的重要条件。学生少,课堂讨论气氛不活跃,易出现冷场;学生多,虽然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但是却会减少每个学生展示和锻炼自己的机会。研究表明:进行案例教学理想的学生人数应当在30到40之间。在进行案例教学时,任课教师就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老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案例进行探讨和分析,在讲台上发表自己的看法,其他学生可以提出质疑,甚至是辩论,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针对具体问题展开讨论,尽可能更多地为每一个学生创造锻炼自己和展现自己的机会。这样,案例教学才能取得良好效果。然而,在现实教学中每次上课的人数远远对于此数量。随着近年来各高校的扩招,学生人数呈现增长的趋势,另一方面授课时数也限制了任课教师实施案例教学法的机会,使任课教师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为更多的学生创造锻炼的机会。在此情况下,就需要任课老师采取行之有效的变通方法,如把学生分成几个人的小组,在小组内充分讨论后组成发言团给出案例分析的结论,小组之间可以相互辩论,同样能让学生得到锻炼。

(四)学生素质问题

案例教学的应用,学生需要具有一定基础素质。学生是否具有参与意识和自主意识就成了案例教学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盲目地安排案例教学,无人参与或参与人数过少的情况会很容易出现。目前高校录取范围覆盖全国,难免会出现个体差异较大,参差不齐的现象。这带来了授课效果的不一致,也会影响到案例教学的效果。学生素质的培养还需要学校建立良好的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风气。

四、提升人力资源课程教学中案例教学法效果的措施

(一)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案例库的建设

案例库的建立可以是多方面的。首先,高校应该积极主动与企业联合,通过企业实践来编写和完善案例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其次,鼓励教师收集和整理经典案例。一般高校定义案例开发不划为科研成果,所以教师没有案例开发研究的积极性,导致出现一些教师的案例仅来源于一些报刊报道,东拼西凑,没有深入地调研开发。如果能把案例开发核定为工作量或者科研成果,可以提高教师的积极性。质量也会大幅提高。为了改变任课教师缺乏实践的状况,学校应当为教师提供更多到企业挂职的机会,在“走出去”之时还应“请进来”,将企业中拥有相关丰富实践经验的工作人员请进学校,可采取讲座或做报告的形式现身说法,提供给学生更多接触现实管理生活的机会。案例的收集还可以依靠学生实习的机会。高校管理类专业大部分都设有实习环节,但大多都是流于形式,学生只要在规定时间内盖个章,写几句实习内容(还存在内容都是由学生自行填写的情况,流于形式),然后指导教师也不问真假,只打个分数就算了结。根本上并没有达到实习应有的真实效果,受学校实际情况限制,无法为学生提供适当的、足够的实习单位,也几乎没有精力去实地调查实习内容的真实性,所以为了完成任务也只好弄虚作假。其实通过让学生来完成实习单位的案例编写可以部分解决这个问题。甚至可以把自己实习单位某个问题的分析及解决作为自己的毕业轮文来撰写。笔者曾指导过几个毕业学生以这样的方式来撰写毕业论文,不仅给教师今后的教学提供了素材,学生论文的质量也有所提高,不再是复制、粘贴他人的内容,论文的内容显得更为充实,学生所学知识得以融汇贯通。

(二)注重教师的作用

在案例教学中,教师要扮演“教练”的角色,不直接给学生讲授理论知识,要采取启发和引导的方式,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由教师进行总结,教师要注重课堂上的互动教学,鼓励学生主动积极参与问题的讨论。教师的作用从传统的主导者转变为启发者、引导者。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综合理论知识和相关的实践经验,且具有较强的课堂调动、组织能力,善于激起学生的兴趣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能力。在案例教学中,教师需要有意营造开放的气氛,借助于一些特定技巧,如通过提示、提问、辩论、反问等方式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将讨论引向深层次。在这个教学过程中老师本着“没有标准答案”来对待学生的个人见解,不要给出对错,旨在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但是当讨论内容偏离问题主旨的时候要给与指导,使讨论的重点回归主旨。不必强求学生针对案例做出全面、系统的分析。案例提供的信息不可能是非常完备和全面的,所以有时很难充分分析。鉴于此,我们要合理计算机管理论文地引导学生利用相关知识原理、经验和从案例中获得的信息,将各种情形加以假设和推测,大胆地设想,集思广益并展开深入讨论,最后由教师针对具体情况,纠正一些明显错误的观点,做出简要总结和评述。

作者:崔丽娜 单位:洛阳理工学院


更多国内经济论文详细信息: 案例教学法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应用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159781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上传学籍信息确认表 紫鑫药业

相关论文

矿物学报编辑部

论文百科2017-03-20 21:01:56
相关学术期刊
《数学学习》 《海口市人民政府公报》 《古汉语研究》 《肠外与肠内营养》 《地理科学进展》 《莆田学院学报》 《港工技术》 《环球中医药》 《祝您健康》 《中国海关》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