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笔者临床实践研究主要选取本院2010年2月~2012年5月间收治的56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23例,患者年龄区间为(49.2±6.8)岁;本文选取的所有患者均采取WHO制定的高血压与糖尿病的诊断标准(1999年版)进行临床诊断,其中排除以下病例患者:患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以及肾、肝功能损伤患者。本文研究病例设定为治疗组,另外随机选择同期接受治疗的3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治疗组:本组56例患者均根据病情采取联合用药治疗,具体用药方案如下:①降血压治疗:温水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30~60mg),1次/d;依那普利片(10~20mg),2次/d。②降糖降脂治疗:温水口服格列齐特片(40mg/d),之后便可逐渐增加服用剂量(最大剂量≤320mg/d),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可将服用剂量保持在80mg/d为宜;二甲双肌片(0.3~0.5g),3次/d;温水口服罗格列酮2mg,2次/d。患者定期行血糖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调整药物剂量。③胰岛素治疗:若给予降糖药物治疗效果不显著者,可采取胰岛素进行治疗,服用剂量可根据餐前尿糖检测值中一个“十”增加,便增加4U的胰岛素。④其他治疗:除上述具有针对性的药物治疗之外,还需要给予降胆固醇血脂以及抗血小板治疗,药物可根据临床实际选用肠溶阿斯匹、洛伐他丁等药物。
对照组:本组30例患者采取单一药物治疗方法,主要采取硝苯地平缓释片、二甲双肌片,治疗方法和剂量与治疗组相同。
1.3统计学处理
临床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其中对比数据采用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则采用P﹤0.05表示。
2结果
2.1降血压效果情况
两组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后,其中治疗组患者中显效13例(23.21%),良好者34例(60.71%),临床总有效率为83.93%;对照组患者中显效5例(16.67%),良好者14例(46.67%),临床总有效率为63.33%,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2.2IRI、FINS、FBG、BMI检测结果
经过临床治疗后,其中FBG(空腹血糖值)、FINS(空腹胰岛素值)、IRI(缺血再灌注损伤)方面,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MI(体脂肪健康指数)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性(P﹥0.05),详见表1。
2.3患者血脂、血压变化情况
经临床药物治疗后,TC、TG、LDL-C水平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而HDL-C方面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DBP、SBP方面,治疗组同样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3讨论
在临床研究中笔者发现,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其正常的动态血压节律消失,收缩压(尤其是夜间)呈明显的升高,同时其还可能引起严重的者脑卒中、心血管、视网膜以及肾等器官病变,这也是导致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2]。因此在临床治疗时强化控制患者的血压、血糖、血脂对提高临床疗效具体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本文研究中,笔者主要采取联合用药治疗方法,其中硝苯地平缓释片(二氢吡啶钙拮抗剂),其可以起到有效抗心绞痛作用,主要用于辅助治疗[3];给予服用依那普利,其可以在患者体内进行水解并形成了依那普利拉,这样可以起到有效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除此之外其还能够有效舒张患者全身的血管,显著降低血管紧张素含量,进而达到降压的作用[4-5];除此之外,还加服格列齐特片、二甲双肌片、罗格列酮等降糖药物,对于疗效欠佳患者给予胰岛素治疗,从而保证临床治疗的有效性[6-8]。本文选取的56例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后,疗效理想者13例(23.21%),临床总有效率为83.93%,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压、血糖、血脂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联合药物治疗不仅能有效控制患者血压、血糖、血脂水平的,同时还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是在临床选择降压药物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血压高低、是否会对心血管、靶器官损害产生影响等因素[9-11]。对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而言,除了必要的临床药物治疗之外,还需要加强自身生活习惯的调整,这样将有利于稳定临床治疗效果[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