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村思想品德论文 - 电子论文论文范文 - 400期刊网专业论文投稿机构

农村思想品德论文

时间:2017-02-11 00:58:38 来源:论文投稿

一、教师素质偏低

新课程改革能否顺利实施,关键在教师。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改的成败。新课改对思想品德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要有正确的导向能力、适时进行角色转换的能力、较强的教学能力、善于捕捉信息的能力、创新能力、合理掌控节奏的能力、随机应变的能力、反思等诸多能力,可现在的这种教师现状,要求他们按老套路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尚且有些勉为其难,又怎能奢求他们进行新课改呢?

二、教学观念陈旧

大部分思想品德课教师深受旧教学观念的束缚,习惯于旧的教学模式,思想较为保守,缺乏探索的勇气和开拓创新的意识。面对新课改,既担心自己的能力有限,又担心课堂失控;既担心耗时费力,又担心得不到回报……可谓畏首畏尾。

有时,在公开课上,你或许可以看到一星半点的“新东西”,诸如开放的教学理念的渗透,“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运用,但“开放”是否有意义?“自主、合作、探究”是否真正落到了实处?从不考究,只不过就是做做样子,走走过场,待公开课上完,便又回到传统的教学模式当中。这也决定了农村思想品德教学改革不可能有大的突破。

三、教学方法单一

新课程改革倡导教学方式和方法的转变,它是新课程改革顺利实施的重要条件和保证。因为先进的教学理念是通过先进的教学方法反映出来的,教学方法不转变,教学理念再好也就失去了依托。而农村地区的思想品德教学依然采用“满堂灌”或“填鸭式”的教学模式。

学生只是停留在“听—勾—背”不间断的机械重复中,使人兴味索然,扼杀了学生的生命力和创造力,课堂教学失去了应有的生机与活力。试想,在这样一种教学模式下,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何以能得到贯彻落实?

综上所述,当下加强农村思想品德教师队伍建设已刻不容缓,有关部门若不能正视现实,及时采取必要措施,在转变领导观念上下工夫,在提升教师素质上想办法、出点子,思想品德课程改革的推进和“高效课堂”的构建将会遥遥无期。

作者:徐创才 单位:甘肃民勤大滩中学


更多电子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农村思想品德论文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142791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信息隐藏技术课程设计 2014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相关论文
相关学术期刊
《文史天地》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 《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 《安全与环境工程》 《中国药学杂志》 《德国研究》 《区域金融研究》 《贵州水力发电》 《中国科学院院刊》 《中华诗词》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