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策略 - 工商管理论文范文 - 400期刊网专业论文投稿机构

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策略

时间:2017-02-10 06:20:26 来源:论文投稿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也在改变着我们的工作模式,同时也改变了大学生的就业方式。在吸纳了传统媒体优势的基础上,利用网络技术,如QQ、微博、微信等与手机、电脑、平板电脑等多种渠道相结合,形成了信息发布和传播的新平台———新媒体。随着新媒体的产生与广泛运用,信息传播就已不再只局限于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1],校园媒体也正在逐步走进多重技术手段并举的新媒体时代,因此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就更加充满了挑战和机遇[2]。在当前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新媒体技术的运用、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运用新媒体技术突破以往就业障碍、强化就业教育已经成为高校研究的焦点。新媒体的合理运用,对于高校,不但能够进一步完善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信息渠道,实现沟通平台多元化、信息传播即时化,拓宽学生就业信息获取途径,提升学生对当前就业形势的预见性,还能引导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同时,对于高校之间的信息互通,能够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这对于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无疑是一种创新[3]。

一、新媒体的特点

(一)工具的普及性

手机、电脑、平板电脑等智能信息媒体工具,普及性远远超过传统的校园媒体(如报纸、广播、海报、校园网络等)[4],例如手机已成为人手一部的通讯工具,有利于实现各类平台的对接,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性,合理应对新媒体带来的各种冲击。

(二)信息传播的即时性

新媒体环境下,交流方式更加多样,不再受时空、地域的限制,因此信息传播便捷、灵活,即时的多端信息接收得以实现。当前微信、微博、QQ等平台,受到学生的极大关注,而此类平台又都具有个性化、人性化、简洁化的特性,因此更加迎合了高校学生的需求,使得各类信息能够迅速传播,实现信息传播的即时性。

(三)多方信息的交互性

新媒体为高校、用人单位、毕业生之间搭建了一座沟通交流的桥梁,方便、快捷、高效的互动与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当前被我们所熟知的招聘网如智联招聘网、前程无忧、卓博人才网等媒体网站会向毕业生发送相关的招聘信息,毕业生也可以通过网站填写就业需求,用人单位也可以通过网站的信息找到适合的求职者。

(四)咨询指导形式的多样性

将视、听、说、写等功能集于一体的新媒体,有效地丰富了就业指导的形式与手段。信息形式不再局限于以往的文字、图片,还包括动画、声音、视频等形式,毕业生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直观地了解用人单位的各种情况并与之沟通,有利于毕业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对于高校就业指导者而言,就业指导的各个环节包括教学宣传、职业测评、咨询答疑等环节也都可以通过新媒体实现。

(五)管理的动态性

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工作包括毕业生的生源信息采集、资格审查、就业情况调查、就业问题咨询、就业方案管理、就业情况统计、就业数据上报、毕业生调整改派等诸多环节,繁琐纷杂。利用新媒体技术与手段,实现网上办公,能够实时跟踪各类数据的动态变化,确保各类数据及时更新。

二、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基础设施不完善

大部分高校没有完备的新媒体网络基础设施,满足不了新媒体发展的需要,网络速度慢,信息传播途径狭窄,信息数量和质量达不到要求,同时也无法实现网络远程视频招聘等,使得新媒体未能充分地发挥应有的功效。此外,新媒体设备的日常运行和维护、工作人员的培训和安排,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这无疑加重了高校担负。

(二)专业化师资队伍不齐备

目前大部分高校还是依赖校园网发布各类就业信息,而在学生进入企业之后的跟踪报道少之又少,高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沟通不畅。新媒体的运用,能够有效地缓解此类矛盾,但给高校就业工作者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打造一支专业化的高校就业指导师资队伍迫在眉睫。

(三)就业指导工作形式单一

传统的就业指导课以理论讲授为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较差,缺乏针对学生个性化的指导。为了打破“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就业指导作用,需要我们能够紧跟市场需求变化,丰富就业指导工作形式。

(四)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偏差

当前大学生乃至学生家长的就业观念仍是制约大学生就业的突出问题,择业时功利主义思想较重,忽视了最大的基层岗位需求,因而错失了许多就业机会。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用人单位,用人单位又找不到合适的人才,使得就业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5]。例如我校某次的医类专场招聘会中,由于学生家长的一句“不是三甲医院”,直接导致学生签约失败。大学生的“有业不就”,究其根本,是因为没有摆正求职就业的心态,没有找到准确的定位。

三、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策略

(一)加强校园新媒体建设力度,完善网络平台

校园媒体硬件设施条件、设备的定期维护、修理等工作将直接影响校园媒体能否正常工作。因此,需要在资金、设备、人力等方面提高网络基础建设和技术投入,以充分发挥新媒体的高效传播效力,使新媒体助推就业工作更加方便、快捷、实用、高效,为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实现学生、高校、用人单位三方互通提供更高效、便捷的服务。以北华大学为例,目前已开通的就业信息平台包括就业信息网、微信平台、手机短信平台、QQ群。我校的每一位应届毕业生都可以利用自己的账户名与密码登陆并获取相关就业信息。发布在就业信息网中的各类信息已经过校方甄别与筛选,能够保障毕业生的安全。就业信息网的建设,强化了无形就业市场建设。截至目前,已有2717家用人单位注册,三年内累计发布各类求职招聘信息7000余条,此外还与智联招聘、中英才网等人才招聘网站联合举办网络招聘会。每年都有近5000名毕业生登录。微信平台、手机短信平台面向全校师生,不仅仅使毕业生可以及时获取就业信息,低年级的学生也可以通过此平台提前了解或确定毕业后的就业去向。我校的就业QQ群是按照校、院、系、班逐层建立的,能够将就业指导工作由上至下延伸到各院、各系、各班,实现各类信息的即时传达与反馈。

(二)强化培训,组建专业化的就业队伍

想要在就业工作中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点,需要组建一支专业的工作队伍,具有敏锐的市场意识、精湛的业务能力、高度的责任心且熟悉信息技术的就业指导工作人员才能更好地驾驭新媒体环境下的就业工作。制定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组建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稳定化的就业指导工作人员队伍,确保从信息的收集到后期处理、共享、发布等环节高效、准确,从而稳定地、持续地提高新媒体时代下就业指导工作的质量。为了能够面对面地与学生交流关于就业的相关问题,端正就业思想,我校在新生入学的第一个学年便开始就业指导课程的讲授,主讲教师为我校专职、兼职就业工作人员。我校现有专职就业工作人员13人,兼职就业工作人员181人。学校不断加强对就业工作人员的培养和培训,将其纳入到思想政治教师系列管理,强化了岗前培训、实践培训,通过在职学习进修等形式培养一批就业指导课程骨干教师,仅近三年就累计培训专兼职就业工作人员和就业指导课教师140人次,并先后派出30余名教师参加省市举办的各类就业指导师资培训班,还与相关培训机构合作举办了两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培训活动,授课教师全部持证上岗。2013年,我校有两名就业指导课教师获“全国高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示范课程”讲课比赛三等奖。

(三)借助新媒体平台,丰富就业指导形式

网络课堂、手机微课堂[6]等教学模式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传统的教学形式,网络视频、留言、网上聊天等功能也实现了授课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之外的的互动,使学生能够“随时、随地、随身、随手”接受指导。为了能够把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寓于日常服务之中,还可以聘请相关专业校友,展开访谈、模拟招聘,交流就业、择业心得等活动,借助网络平台,传送各类资料与文件,切实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参与性、针对性与实效性,最大限度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为了鼓励科技人员和大学生创业、丰富创新创业活动,实现以创业促进就业、提供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我校创建了吉林省首批省级大学生创业园,2013年,被评为吉林省大学生创业园示范园。创业园两项主要功能:为大学生创业企业提供综合服务、开展创业教育和培训。创业园分校外、校内两个园区,校外园位于吉林高新区C区36号,建筑面积7332m2,校内园位于东校区,建筑面积600m2,整个创业园面积近8000m2。省、市、校先后投入近300万元用于硬件、软件建设,园区环境舒适,配套设施齐备,包扩洽谈室、指导室、影音室等多个功能区域,是大学生开展创业就业活动的重要平台。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专区可以同时容纳60名大学生入园创业,配有物流中心,同时聘请创业专家跟踪指导,为大学生进行电商创业提供各种服务,减少创业初始投资,降低创业风险。三年来获吉林省全民创业专项资金255万元,孵化了吉林省鼎易商务咨询有限公司、吉林市灰熊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多个毕业生创业典型。

(四)加强市场建设,促进成功就业

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不能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以及过度依赖新媒体技术都会导致对新媒体技术的控制力不够。在获取用人单位信息的过程中,新媒体技术可以使毕业生及时捕获就业信息,实现用人单位与应聘者之间多样化地、实时地沟通。但不可忽视的是如果毕业生不能正确使用新媒体技术了解用人单位的具体情况,极有可能被虚假招聘信息蒙蔽,造成个人财产损失乃至危机个人安危。但毕业生如果过度依赖新媒体则会忽视现实生活中的沟通能力,不利于自身能力的塑造。因此,正确、适度的使用新媒体技术,能够有效促进毕业生成功就业。为了不断加强就业市场的建设,我校确立了“主动走出去、积极引进来,以点带面、广泛联络、创新载体”的市场开发战略,在巩固原有就业市场的同时,不断拓展新的渠道和平台。一是通过充分发挥优秀校友、教职员工的推荐和联络作用,以及实习就业基地的带动和辐射作用,不断拓展就业市场的区域和行业范围,开辟新的就业市场;二是通过外派市场开发工作组走访用人单位、参加各级各类毕业生就业洽谈会、加强毕业生信息反馈,以及举办校园招聘会、借助网络平台收集信息等方式,不断加强就业市场建设,为毕业生就业拓展新的渠道。三是通过实习实训环节带动毕业生就业,建设了一批稳固的教学、科研和生产三结合的毕业生实习实训基地。近三年,新建实习就业基地350多家,平均每年举办大中型校园招聘会6场次、小型专场招聘会280余场次,接待用人单位1000余家,提供就业岗位15000余个,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五)利用新媒体优势,正确引导就业舆论

新媒体因其信息量大、时效性强、覆盖面广等特点可以实现应届毕业生在第一时间接收最新的就业信息。作为高校的就业工作者,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性,针对当前各类热点、焦点问题,适时适当地引导,能够帮助学生顺利度过毕业前夕的迷茫、焦躁,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有利于加强大学生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更好地宣传和解读国家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形成健康的就业心理,并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确定职业目标,寻求真正适合自己的工作。

四、结语

新媒体技术为高校就业工作带来了更多的挑战与机遇,因此高校应着力解决好新媒体时代就业工作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深化挖掘对新媒体的使用,以新媒体的优势,切实带动高校就业工作的服务水平和质量,实现毕业生充分毕业的最终目标。

作者:白冰 王晓伟 单位:北华大学就业处 北华大学数学学院


更多工商管理论文详细信息: 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策略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139465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南京工业大学图书馆

相关论文
相关学术期刊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浙江高校图书情报工作》 《江苏教育宣传》 《网络法律评论》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中国外汇》 《中国地产市场》 《应用数学和力学》 《新疆石油天然气》 《农业发展与金融》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