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探讨胃旁路术对糖尿病大鼠的降糖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0例糖尿病大鼠按照随机数字法分组,即手术组和对照组,各20例,手术组大鼠接受胃旁路术治疗,对照组大鼠仅采取饮食控制治疗,比较两组大鼠治疗前后的血糖水平以及血浆胰岛素、血浆抵抗素变化。结果手术组治疗后的大鼠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分别是(10.1±2.1)mmol/L、(13.9±2.2)mmol/L,血浆胰岛素、血浆抵抗素水平分别是(10.5±2.8)μIU/mL、(5.6±1.7)mmol/mL;对照组治疗后的大鼠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分别是(15.6±3.0)mmol/L、(29.8±5.7)mmol/L,血浆胰岛素、血浆抵抗素水平分别是(22.5±3.9)μIU/mL、(20.5±1.1)mmol/mL;两组大鼠血糖、血浆胰岛素和血浆抵抗素水平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旁路术对糖尿病大鼠的降糖作用明显,其作用机制可能是胃旁路术降低大鼠血浆胰岛素、血浆抵抗素,从而降低其血糖水平。
关键词:胃旁路术;糖尿病大鼠;降糖作用;血浆胰岛素;血浆抵抗素
糖尿病属于临床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以高血糖、高胰岛素血症为主要病理标志[1]。目前,作为常规疗法的药物治疗难以将血糖水平长期控制于正常范围内,而作为减肥手术的胃旁路术不但可降低肥胖患者体重,还可促使其血糖水平下降,为糖尿病临床治疗提供了新方法[2]。然而,关于胃旁路术治疗糖尿病的研究报道极少。而本研究为明确胃旁路术对糖尿病大鼠的降糖作用及其作用机制,对40例糖尿病大鼠分别应用胃旁路术、饮食控制治疗,现将其对比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入选本组研究的40只糖尿病大鼠均为上海斯莱克实验动物有限公司提供,将其随机分成手术组与对照组,各20例。其中,手术组中雄性大鼠10例,雌性大鼠10例,周龄8~9周,平均周龄(8.5±0.2)周;对照组中雄性大鼠11例,雌性大鼠9例,周龄7~8周,平均周龄(8.1±0.4)周;两组大鼠性别、周龄等资料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可进行对比。1.2研究方法1.2.1手术组手术组大鼠成长至10周龄后开始进行胃旁路术治疗,其手术过程如下:术前不限饮水,禁食12h后,取0.5%戊巴比妥钠依据大鼠体质量进行腹腔内注射处理,麻醉成功后在大鼠上腹部的正中取3cm长切口,然后切断其幽门,同时闭合其十二指肠残端。接下来,参考Rubino等转流畅度,距离其Treitz韧带的8cm部位切断患者空肠,并吻合其远端空肠、幽门端。距离胃肠吻合口远端的12cm处进行空肠端侧吻合处理。1.2.2对照组对照组采取饮食控制治疗,即将5%的脂肪饲料喂食量控制在正常食量的1/3,保证其饮水量充足,8w后可自由进食。1.3观察指标(1)统计两组大鼠治疗前、治疗后8w的血糖水平,包括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2)检测并记录两组大鼠治疗前后的血浆胰岛素水平、血浆血浆抵抗素水平。1.4统计学方法本组所有数据资料均应用SPSS17.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c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大鼠治疗前后的血糖水平对比治疗前,手术组和对照组大鼠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手术组大鼠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2两组大鼠治疗前后的血浆胰岛素、血浆抵抗素变化对比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血浆胰岛素、血浆抵抗素水平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血浆胰岛素、血浆抵抗素水平远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近几年来,糖尿病患病率表现出逐年攀升的趋势[3],而作为糖尿病治疗方法之一的胃旁路术已经获得美国糖尿病协会、国际糖尿病联盟的认可。既往大量病例已经证明胃旁路术可完全缓解糖尿病,并降低糖尿病的死亡率[4]。但现有研究结果尚不能解释胃旁路术治疗糖尿病的作用机制[5]。当前,胃旁路术治疗糖尿病作用机制已经成为研究热点之一,由于其机制尚未明确,绝大部分研究人员均采取大鼠作为模型实施机制研究[6]。胰岛素抵抗是糖尿病普遍现象,可经胰岛素抵抗指数反应其胰岛素抵抗程度。其中,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越大,其胰岛素抵抗程度就越大,而胰岛素敏感度越低;反之,胰岛素抵抗程度越小,胰岛素敏感度越高。同时,胰岛素抵抗指数受患者血浆抵抗素影响。Steppan等经研究发现,血浆抵抗素可反映患者的胰岛素抵抗程度。据本组研究结果可知,手术组大鼠治疗后8w的血浆胰岛素、血浆抵抗素水平均明显降低,但对照组大鼠治疗后的血浆胰岛素和抵抗素仍处于较高水平。经原因分析可知,手术组大鼠的胰岛素抵抗指数减小,即其胰岛素抵抗情况改善,可增加其胰岛素的敏感度,使患者无需太多胰岛素即可将血糖降低至正常范围中。所以,血糖、血浆胰岛素等均可恢复正常。而本研究结果显示手术组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低于对照组(P<0.05),亦证实了胃旁路术在降血糖方面的突出效果。综上所述,胃旁路术可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水平,其作用机制可能是血浆抵抗素下降,促使胰岛素抵抗现象明显改善,进而降低其血糖水平。
参考文献
[1]马力.28例腹腔镜胃旁路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刊,2015,42(17):3-5.
[2]贾丽君,刘素筠.辛伐他汀对糖尿病大鼠的大血管保护作用[J].当代医学,2010,16(6):56-58.
[3]李诗言,宋祥福,王岩,等.胃旁路术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和脂联素的影响[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5,32(9):2187-2189.
[4]钱峻,杨豪俊,莫琪.胃旁路手术对糖尿病大鼠炎症水平的影响[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5,32(1):192.
[5]郭妍,刘超乾,单成祥,等.oux-en-Y胃旁路术对肥胖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及炎症水平的影响[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4,6(3):152-156.
[6]代新华,张志利,王文萍,等.α-硫辛酸降低糖尿病大鼠氧化应激及对肾脏的保护作用[J].当代医学,2011,17(10):15-16.
作者:徐晨 胡家平 李太原 单位: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