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档案及档案人才概述
关于档案的具体定义在我国的档案法中有明确而又详细的解释:档案是指各种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在过去和现在参与和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方面的组织活动时形成的直接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类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相关记录。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快速提升,社会形态也随之出现了新的面貌,比如便捷而又快捷的信息交流大大促进了整个时代向前推进的步伐。也因此作为信息资讯的重要载体,档案的重要性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不可否认,档案管理工作对整个社会发展都将产生重要意义。近几年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主要发展起点而衍生出来的信息化发展背景之下,档案管理工作的科技含量也大幅度提升,而对于档案管理队伍建设的要求也更加严苛,档案管理人才的素质培养工作也将面临全新的挑战。
经过认真分析和对比,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之下对档案管理人才的需求将主要划分为以下几个类型:管理型人才。档案的信息化转型以及后期的管理是一项非常庞大的工程,任务的艰巨程度也是可以预测的,因此在执行该项任务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富有经验和真才实干的管理型人才,为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制定出良好的运行机制,行之有效的组织和协调措施,尤为重要的是现代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管理相关标准和规范的制定。只有在合理的工作计划之下严格按照适合的既定的管理制度才能将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工作扎实推进,进而指导和影响后期相关档案工作的开展。研究性人才。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给各行各业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档案管理领域来说最为明显的影响是将原先纸质储藏的重要文档和文件进行信息化和数字化的处理,在刚刚转型的时期档案管理工作者对此并不一定完全适应,所以无论是工作人员的个人适应方式,还是档案管理的工作办法都需要有一套合理的成熟的指导措施。
因此,毋庸置疑研究性人才将成为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队伍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们将深入研究信息化建设的相关理论、电子文件归类档案的管理办法以及电子档案科学化管理和安全维护等突出问题,进而在此基础之上研究出便捷的、经济适用且兼容性较强的新型管理技术和相关性软件。业务型人才。当前社会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事业的快速发展,办公形式也逐渐转向自动化模式,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很大一部分工作完全可以由信息化设备来代替人力,比如电子文档的形成、传递、存储、归类、保管、利用等等。不可否认信息化设备的使用大大解放了工作人员的双手,也大幅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经济价值,但是在电子设备不断更新且还尚未完全智能化的条件下,档案管理这项亟需严谨对待的工作还需一大批有着娴熟业务能力的工作人员,他们将主要从事计算机操作、网络管理以及一些档案管理软件的使用和维护等,只有自动化设备和得力的人工操作相结合,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效率才会再被提高。
二、档案管理人才现状及分析
一项事业的成功与否其主要的决定因素还是在工作人员自身,可以说档案管理人员才是档案信息化建设队伍中最为基础的组成部分,只有执行档案信息化建设任务的工作人员提高了自身素质和专业素养,并且熟练掌握当前新兴的计算机技术才能更好更快推进档案管理工作的向前发展。下面将从两个方面对当前档案管理人才的实际状况和产生这些问题和缺陷的原因加以分析:
1.档案管理人才现状。档案管理专业学科备受冷落。通过新闻媒体以及报刊杂志的报道不难发现当前社会高校毕业生队伍越来越庞大,尤其近两年来的高校毕业生人数竟然突破了七百万的大关,如下图一所示,可是无论是高考后的志愿填报还是毕业生毕业之后的工作领域,档案管理工作几乎都不是其中的热门所在,现在社会的高考毕业生在填报志愿时就已经过早地考虑毕业之后的工作问题,大都被薪酬的丰厚或者工作任务的轻松程度所吸引,往往忽略了档案管理这一相对冷门的专业,随之也影响了当前教育部门对于档案管理专业的师资匹配,近几年的我国档案学专业师资队伍已经变得越来越冷门,几乎快要出现知识断层的现象,可以说目前的档案人才队伍已经远远跟不上信息时代发展的要求了,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队伍中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好最新信息化技术的人才越来越少,尤其具有扎实的档案学科知识储备又有创新思维,敢于实践的档案专业学科的毕业生更是寥寥无几。
档案管理部门结构不合理。在从事档案工作部门里工作人员的年龄结构也出现了非常不合理的现象,年轻有为的人员较少,而年龄较大且没有专业工作经验的人员居多,可以说在大多数档案管理部门的人员结构中老、中、青比例已经严重失调。而且在平常的工作中,管理档案的相关部门大多数被看做是闲置职位,该部门的工作价值不被认可,而且在其他部门人员转岗时不能参与选拔和竞聘,这些因素已经成为档案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思想松懈,工作态度不积极,没有工作热情的主要原因。而档案管理部门的人员安排主要是实行单位内部的适时调动,而这种调动的结果一般情况下也是不尽乐观的,比如一些年龄大而且身体条件又差或者是工作积极性不高的人常常就会被硬塞给档案部门,当然这种事情在各个单位几乎是常有发生且普遍存在的。领导和教育机构不完善。
档案管理工作进程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档案工作部门的领导安排不尽人意,在很多单位档案管理部门的领导都是上级指派,而且指派过来的领导们大多并非档案管理专业人才,但是档案其实是一项对专业性要求比较严格的工作,空降的非档案专业的领导首先没有从事档案管理的基本的工作经验,其次受其角色影响他们还需在日常工作中承担起监督指导的作用,那么毋庸置疑导致的结果就是许多工作内容与档案务实工作的要求严重脱离,出现了一大批的工作实践严重脱节的理论之外还影响了部门内工作人员的积极性,除此之外一些从事档案管理专业教育的部门在研究主题方面也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方向性错误,更多关注学科建设而忽略了教育的实质性内容,长此以往一些好的实践经验不能被及时总结,适用的管理方法也没被及时推广,重要的是为数不多的专业人员的技术优势无法发挥,这一现象的调查主要通过对当前相关期刊文献的总结的方式进行,最终结果如下图数据所示,这些问题不断积累之后定将会被放大,然后必给档案工作的信息化进程造成严重的阻碍。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自身素质不过硬。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时代发展迟缓的直接原因是档案管理工作者自身素质的不过硬。因为前面所讲的档案管理专业的被冷落导致了档案管理岗位上年轻有为、有专业知识素养以及创新思维的新型技术人才的缺失,这个因素固然重要但是其影响力度还不及正在从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工作人员能力不足所造成的影响。实际上当前很多正在从事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在工作实践中对档案专业知识的认知有一个普遍现象:不熟悉,不了解,不学习,而且工作人员自身又没有主动服务的意识,在工作岗位上也经常持着不思进取的态度,这将对档案管理工作的结果产生直接性的影响甚至不可弥补的过失。
2.现状分析。首先由于档案管理的自身性质就是一项对过去以及现在发生的重要事件的记录和管理的工作,结合当前时代快速发展的背景,然后从工作价值的角度出发不难发现其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正因为如此当前大部分单位里档案工作的内容以及形式得不到领导重视,即便是在每年各类领导干部培训中也很少出现与档案管理直接联系的内容,由此而导致社会普遍认为档案管理是一项清闲、冷门、工作意义不太大的工作,从而也严重影响了社会对档案工作人员的看法,致使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在单位内外受到其他部门和行业的冷落,长久下去档案管理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也会备受打击,使得他们思想松懈、工作上也不求上进。其次在档案专业教育方面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最主要的原因是档案管理相关教材的内容明显滞后,市场上推荐的多数教材编写都是只针对以往传统档案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对当前新兴的新学科和新技术在档案领域发展的研究不够深入,同时在档案专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通讯等现代化技术与档案管理类课程并没有实现有效的融合,也没有发展出新的档案类的信息化技术学科。
除此之外,在档案专业的教育中一些过于重视书本的理论教学的做法导致社会实践的研究的缺乏,大大制约了档案管理工作者的实际操作能力,最终结果也必将限制档案专业教育工作的发展。最后在各个部门对档案管理人员的选培工程中也没有制定出完备的考核和激励制度,即使已有相关的制度也没有进行实时的更新和再完善,致使很多刚刚进入档案管理队伍的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不尽如意。有些单位目前虽然已经意识到培训的重要性,但是对档案专业的培训内容和目的都比较模糊,对培训对象的选拔和把握也不够准确,加之现有的相关培训考核制度都还不是很完善,最后也难免出现培训效果不好的现象,正是这个原因大多数单位的档案培训仅仅是流于形式,做一些表面文章,起不到任何实质性的促进作用。同时档案管理工作价值具有一定的潜在性,所以在平常的档案工作实践中如果不能及时发掘和学习时代发展的前沿知识,也必将妨碍档案信息化快速推进的进程。
三、信息化背景下的档案人才培养
1.个人基本素质培养。自觉地努力提升自我素质是人才培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一个人的自我素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政治素质。一个人的政治素质主要体现在用党的先进理论对自身思想层次的提高,不断加强对社会政策、社会理论以及社会问题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同时作为一名档案管理人才必须意识到档案信息的保密性和重要性,明确信息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坚持依法开展工作时刻保证档案信息的安全性。职业道德。所谓的职业道德是在自身人格道德的基础之上所提出的与自身从事职业相联系的道德取舍,一般档案管理工作的职业道德包括实事求是、忠于历史和事实的工作态度;一切工作为服务社会,并且实时保证档案信息安全性的职业要求;当然还要做到爱岗敬业,认真工作,乐于奉献和思想交流的道德底线。业务能力。
作为一名档案管理人员必须不断学习档案管理工作的基本业务知识,熟练掌握各种档案工作所必须的各项技能和现代化管理技术,并且培养一定的职业专长,能够独立开展工作。为更好更快地完成档案管理工作,还需进一步掌握当前最新的计算机操作技术和网络知识,尽可能快速地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速度以及时代发展对本职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创新思维。创新思想是促进社会进步和工作效率的关键因素,档案管理工作本身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和信息的冗杂性,因此在此方面提出更快捷和方便的信息化管理方式方法必将为整个行业发展带来里程碑式的影响,同时也会带动整个时代的进步。因此,在平常的档案管理专业培训中还需加强对工作人员创新思维的激发的培养。
2.职业能力和信息化技术培养。在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之下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虽然给整个档案管理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但是从工作本身的性质来说其对工作人员的要求不断提高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基本的职业能力的培养。关于职业能力方面首先是工作人员自身道德素质的要求,同时因为档案管理行业相对较为冷门的现状还需要进一培养工作人员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除此之外,相关单位还可以采取一些培训和实践的方式来不断巩固和加强档案管理工作者的业务熟悉程度和工作能力。在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得以保证的前提之下还需结合时代发展的新动向,厘清信息化时代对档案管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及时加强对档案管理部门对新兴计算机技术的培训,同时及时吸收和引进先进的软件技术,在新的历史时期用更为智慧化的方式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高效率完成。
3.档案人才培养环境建设。在档案信息化管理不断推进的过程中除了工作人员等主观因素的改变之外也需要进一步加强客观环境的建设,首先最为主要的是档案管理教育工作的推进必须进一步加强,所以在高校教育当中必须加大投资力度和社会实践,及时为新时代背景下的档案管理工作注入新鲜而又活力的人才,力求档案管理岗位冷门化现状的改观。其次应该制定相对合理的培训和选拔制度,使得单位内的人才交流更加活跃,进而带动档案管理领域的发展生机。最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改善当前档案管理部门的设备匹配,用更新更快快捷的互联网技术促进档案信息化管理事业的发展进步。
四、结语
当前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促使公众对信息需求量的增加,在诸多领域对于档案信息服务的要求也提出来更简洁、快捷和准确的新要求,为了和满足社会对信息的更多需求相适应,档案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也需要加快步伐,尤其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之下档案事业的健康发展也将成为这个时代的重要发展课题之一。在新形势和新时代背景之下档案管理人才的培养必须结合自身特色,联系实际需求,吸取先进的计算机运用和互联网技术经验,力求实现档案信息化管理事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作者:李志民 单位:吉林省镇赉县民政局社区服务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