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加强学生对物理学科的理解
提高学生对初中物理的理解能力,就要加强学生对概念的了解.因此,提高学生对于初中物理概念的初级理解能力,就要加强学生对于初中物理的预习以及复习.例如,在讲“温度”时,学生首先要了解温度的概念.在上课前,学生要对温度的内容进行预习,以便在上课时更好地理解老师讲授的内容.然后要了解温度的测量工具———温度计.在上课前,学生可以拿家里的温度计预先了解一下,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以及构成.在课后,学生要加强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复习,主动完成课本练习,在练习时巩固所学物理内容.通过对物理知识的预习以及复习,学生可以掌握大部分的物理概念,从而提高学生对初中物理的初级理解能力.
2、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教师要开展探究教学,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猜测和假想,鼓励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分析结果,通过理解得出结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思维的缜密性和多样性.加强学生对初中物理的初级理解后,就要想办法提高学生对初中物理的中级理解能力.例如,在讲“分子热运动”时,所谓的中级理解就是指学生要了解分子是怎样运动的.对于初中物理来说,所谓的中级理解就是指了解当中的原理以及法则.加强学生对初中物理的原理以及法则的了解,不能靠死记硬背,在动手操作过程中比较容易加强学生对原理的理解和记忆.例如,在讲“电路”时,教师可以选择在实验室上课,让学生自己动手搭建串联和并联的电路.在串联和并联的电路中都分别加入一个开关,当关上开关时,串联和并联的电灯都可以亮,然而当打开开关时,只有并联中的电灯会亮,学生可以理解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的区别.当串联电路中的任意一处断开,整个串联电路是没有电流通过的,因此,当打开开关时,串联电路中的电灯是不会亮的.而并联电路中的电灯是亮的.也就是说,当断开并联电路中的其中一个支路时,另外一个支路不会受到影响.这就是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的最大区别.通过自己动手搭建电路的过程,学生可以理解不同电路的搭建原理,也通过在支路中加入开关的设置,直观地了解不同电路的区别.
3、在教学情境中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最高级的理解能力是指,知道该事物演变的原因.也就是说,如果学生已经了解到所学的物理现象出现的原因时,那么学生对于初中物理的理解能力已经达到了高级.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地融入部分的生活情境.例如,在讲“浮力”时,教师可以引进生活中所见到的浮力的情境.比如,在生活中,我们可以观察到把一颗比较重的石头投入湖中和将一个比较轻的纸团投入湖中所出现的现象是不一样的,石头会沉入湖底,并发出“咚”的声音,而纸团不会发出“咚”的声音,且浮在水面.石头之所以沉入湖中,是因为石头的重力比水对石头的浮力要大,而纸团浮在水面是因为纸团的重力要小于水对纸团的浮力.通过对浮力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为什么较重的石头会沉入湖底,而较轻的纸团会浮在水面.在实际的教学中融人生活情境,可以培养学生对初中物理的高级理解能力.并不是所有的初中物理知识都要一步步地提高理解能力,有些比较简单、容易理解的知识可以直接加强中级理解能力.
总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实非易事,需要教师从自然现象入手,依据课标,优化教学目标,因材施教,优化教学方法,遵循规律,优化教学过程,以实验为基础,按照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精心创设启发式物理教学情境,使学生主动参与问题的发现、实验、分析、推理和得出结论,从而培养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能力。
作者:仲军 单位:江苏沭阳县梦溪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