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好中职班级管理工作的思考 - 综合经济论文范文 - 400期刊网专业论文投稿机构

做好中职班级管理工作的思考

时间:2017-02-09 01:32:10 来源:论文投稿

摘要:普高教育与中职教育构成了现在的高中教育体系。中职教育注重培养具有一定动手操作能力和技术的人才。中职教育的班级管理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以生为本,民主科学化管理,这就给学校的管理带来了难题。如何管理是从事职业教育工作者值得思考并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中职教育;班级管理;人生观

中职生的情况比较特殊,他们的学习成绩不理想,有些学生的行为习惯也不太好,组织纪律性比较差,甚至还有品行不端正的学生。他们多数处于青春期,有逆反心理,对学习不感兴趣。中职生班级管理是值得每位教师认真探究的问题。多数教育职能部门认识到目前存在的管理问题,在不断探索、改革与创新中,慢慢地摸索管理方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笔者在多年的班级管理中也积累了不少经验和心得,认为要想管理好班级,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一、重拾自信,人生观教育

中考的失败,使好多学生迷失方向,失去学习的动力,他们在学习生活中看不到希望,到职校来是混文凭、打发时光。所以班主任在开学时应给学生打气并鼓励其树立信心,教育学生中考的失利只是人生的一个小挫折,以往很多职校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在自己的人生中也取得了成功,如果浑浑噩噩的学习,只能浪费时间。教师应用过去成功的学生的实例教育学生,使学生重拾自信的同时更要严格教育学生,职校不是混日子的天堂,这里也有严格的要求和规章制度,违反了也必定受到惩罚。这里有学习的机会,更有严格的约束。教师应和学生共同认真学习校规、班规。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工作是改变学生的不良习惯,并培养其养成好习惯,这一过程可能不会太顺利,但作为教师,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定要严格要求学生自信、自律、自强。

二、尊重学生,平等对待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尊重、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他们的思想。理解是基础,信赖是关键,尊重是根本。中职生属于敏感群体。教师知道他们的缺点和不足,但应发掘其闪光点,从心底爱护这些学生,尊重他们的自尊和人格。教师及时的关心和爱护,会拉近师生距离,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亲近感。学生会在与教师的接触中,慢慢地改掉不良习惯,听从教师的教诲。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关爱和关注,班级的后进生更需要老师的关心与平等对待。如果教师能对这些需要关爱的群体加以关注、重视,对学生人格的培养和将来的成长都会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三、了解学生,打造得力的班集体

班级的整体水平不高,学生家庭背景各异,学习背景也相差较大,班主任如果在管理中没有好的方法,是没有效率也不可能管理好的。班主任应要建立一个得力的管理团队,让学生能够进行自我管理。班主任首先要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建立学生个人档案。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相了解后,让学生推选班干部。但是班主任一定要有意见和建议,既要注重学生成绩,更要注重品行。教师应要求学生以身作则,起到榜样的作用。使他们有压力感、使命感。经过一段时间后,让其学生自评和互评。通过这种评价、监督方式使学生都参与到集体中来。“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人人为同学服务”,一个得力的集体是班级的核心和灵魂,班级强大的凝聚力能够带领大家走向正确的道路。

四、家庭,学校,社会相结合

中职生身上的种种问题并不是孤立的,产生的因素有很多。所以,要想解决这些问题,班主任要借助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力量,对学生进行教育。班主任要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把握社会的动态,要提醒家长多与学生沟通、交流,多关心学生。家庭对学生的影响是最直接。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应起到表率作用,为学生营造一个和睦、温馨的家庭。大人之间的问题要注意处理的方式、方法,把对孩子的影响降到最低。教育学生对社会情形的正确认识,培养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社会观。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使孩子知道,如果现在不努力学习,进入社会后将会很艰辛,因此,现在就要为将来走上社会而奠定坚实的基础。只有学校、家庭共同努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才能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使他们健康成长。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说过“当老师不当班主任是不完美的”。作为班主任有三个收获:第一,收获多类人才;第二,收获真挚感情;第三,收获创造性劳动成果。班主任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付出辛勤的汗水和真爱,就一定能管理好班级,一定能收获一个温馨、积极、充满活力的班集体。

作者:王德平 单位:邗江中等专业学校


更多综合经济论文详细信息: 做好中职班级管理工作的思考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134257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焦作大学专科分数线 情感速递

相关论文
相关学术期刊
《中国经贸》 《花炮科技与市场》 《岩性油气藏》 《英国医学杂志》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钢铁》 《江苏蚕业》 《全国商情》 《文物春秋》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