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建博物馆社会教育 - 行政管理论文范文 - 400期刊网专业论文投稿机构

新建博物馆社会教育

时间:2017-02-08 19:45:49 来源:论文投稿

一、创新必须贯穿新建博物馆发展始终

丰富的藏品是一个博物馆重要的教育资源,是博物馆发挥其教育功能的主要形式。特别是小城市的新建馆,要取得长远发展,更应不断创新,扩充藏品种类和数量。小城市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建成的博物馆往往不缺少宏伟的建筑,豪华的装修,但是如果没有丰富的藏品,或者展品陈列缺乏新意,文物介绍晦涩难懂都难以吸引参观者,最终必将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因此小城市新建馆必须准确定位,摆脱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和复制抄袭,坚持创新发展、服务民众的办馆方针,为传播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做出贡献。

1.陈列思路要创新,做到通俗易懂

《博物馆陈列艺术》中有这样一段话,“陈列是博物馆进行社会教育活动的主要手段,它集中反映了博物馆的性质和类型,体现了博物馆藏品、科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水平,是博物馆各项工作的综合成果,也是衡量博物馆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2]陈列展览是博物馆向社会奉献精神文化产品的主要载体,是博物馆和观众交流的一种最直接最有效的媒介,也是博物馆更好地实现其社会功能的手段。因此,小城市的新建馆要吸引观众,陈列必须贴近当地群众,以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目标,推出接地气的惠民文化活动。新建博物馆要谋求长远发展,需要创新。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日渐增强,使以汇聚地域文化遗存为主、收藏过去、教育现实、传承未来为己任的博物馆被推到了一个更为宽广的舞台上,面临着有史以来最强劲的冲击与改革[3]。信阳这样的小城市由于经济发展缓慢,人们还在为生计奔波,文化自觉程度不高,浓郁的文化氛围尚未形成,填补人们精神空间的最好食粮是知识,而博物馆正是知识的宝库,特别是新建馆,必须走进群众,创造条件,创新载体,为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发挥文化教育职能来提高人们的文化水平和科技水平,实现文博在助推经济发展中的先导作用。

2.展览内容要创新,增强展览吸引力

小城市博物馆应充分发挥馆藏文物的资源效用,开发利用好地域文化资源,突出地方特色,不断丰富展览内容。在新开馆时,多数观众都出于好奇纷纷前来,但常年展出单一项目,一段时间后参观人数就会减少。因此信阳博物馆自开馆以来就找准自身定位,充分利用馆藏资源,丰富展览内容,突出展览特色,为观众带来常进常新的观展体验。例如本馆充分发挥国宝青铜器的影响力,推出了青铜器艺术展,以提高信阳博物馆的社会知名度。博物馆作为公益设施,应树立服务群众的理念。为提升影响力,信阳博物馆结合每年文博宣传日和当地的文化活动,开展主题展览和反映群众生活的临时展览。例如在5.18国际博物馆日,送文化进军营,在宣传博物馆的同时,让人民子弟兵享受公共文化的福利。在6.18世界文化遗产日,围绕爱国教育主题,举办“美丽信阳—我的家”绘画征文比赛,通过这样的活动,鼓励少年儿童走进博物馆,用手中的画笔描绘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激发大家的爱国爱家热情,积极发挥文化助推经济发展的作用。

3.展览形式要创新,加强观众互动

一个博物馆的活动与展览应该面向大众,大众的参与是博物馆持续发展的动力。小城市人文环境薄弱,如果不想方设法吸引民众走进博物馆,博物馆将成为冷清的摆设,因此小城市的新博物馆要发挥其教育功能,必须搞活运转思路,尤其应注重贴近群众,与群众沟通,举办带有互动性的展览,吸引观众进入博物馆参观,让博物馆真正发挥社会教育和课外教育的功能。比如信阳博物馆每年举办的“博物馆的一天”活动,已经成为信阳博物馆的“爱心品牌”项目。针对小观众好奇活泼的特点,信阳博物馆在展览中制作模拟场景,设置手工制作、陶器修复等环节,让小学生参与其中,亲身去体会、去感知中华文化历史,体现互动性和娱乐性。形式多样的互动,可大大提升展览的效果和质量,激发观众参与的积极性,在活动中提高公众的历史和文化素养。新建馆要突出自己的特色,必须有展览的亮点,在加强观众意识的同时,更注重信息(知识)、娱乐和审美,增强“精品意识”[4],做到常展常新,常换常新,切实让公众成为展览的最大获益者,发挥好博物馆的公共文化服务职能。为了更好地展示国宝编钟的风采,信阳博物馆设立编钟演奏互动区,让观者聆听编钟的神韵。走进博物馆,观众就处于历史氛围中,使得教育过程变成人生享受。

二、多措并举提高文化吸引力,发挥多元教育职能

1.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对外形象

加大宣传力度吸引观众的方式多种多样,但在公众中广泛宣传扩大影响是一种最直接的方式。疏通博物馆与社会公众之间的信息通道,让博物馆走进民众生活,让博物馆成为信阳不容错过的景点之一。走基层,送文化进社区、高校、部队和发展志愿者都是宣传的好途径。志愿者来自各行各业,通过志愿者活动将博物馆的文化特色和良好形象传播出去,这种宣传更具有亲切感和说服力,进而让更多的人走进博物馆,使之成为群众文化聚餐的好去处。文化的生命力在于继承发展,馆际交流合作是一举两得的双赢战略。因此新建馆必须广泛开展馆际交流,互通有无。这样的交流,不仅可以扩大宣传和影响力,而且丰富了当地老百姓的精神文化需求。为促进文化的发展,向社会开放举办临时展览的场所,丰富展览内容。在临时展厅举办字画展、摄影展等,为社会搭建交流的平台,显现博物馆的社会亲和力和人文关怀,拉近博物馆与社会的距离。

2.加快配套设施建设,优化发展环境

小城市因人口密度大,市区面积有限,新博物馆建在离市区较远的地方,加之配套设施不完善,直接导致利用率较低。新区的建设周期较长,这意味着在很长一段时间博物馆都远离人口密集区,少有人来参观,不能发挥博物馆的价值,造成资源浪费。为盘活文化资源,凝聚文化合力,配套设施建设要同步跟进。为民服务,交通先行。新建馆交通必须便利。其次,加快建设相应的公共服务设施,形成参观、购物、餐饮和娱乐的一站式文化消费中心,打造一个能够提供各种文化活动和服务设施的多功能场所和环境优美的休闲去处。

三、创新管理方式和人才工作

新建馆应加快建立讲求实效的管理方式,探索新时期博物馆管理的新途径,不断提升服务质量,达到社会教育目的,使文化传播深入人心。文化的传承和诠释需要优秀的人才。人才是博物馆发展的命脉。新建馆要充分发挥人才优势,注重人才培养,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挑选优秀的员工到国家博物馆或是国外大型博物馆学习,培养一批业务精干的高素质宣教人员向群众讲述馆藏文物背后蕴藏的历史和考古发掘的故事,普及文物知识,吸引热爱历史的观众走进博物馆,从而为博物馆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城市举大量财力建设的博物馆要通过文物的展览、保护和研究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培育文化凝聚力,提高市民素质。要完成社会所赋予的文化宣传任务,保持长久的艺术生命力,免费开放是手段,根本还在于创新思路,提升服务质量。以先进硬件设施为前提,在探索创新方面谋求长远发展,软件方面实行多措并举,实实在在抓好常规展览、社会教育及文物保护等每个环节的质量建设,不断增强博物馆的文化吸引力,逐步打造文化品牌,使博物馆成为市民的精神绿洲,最大程度发挥博物馆传播知识、弘扬文化的功能,提高公民文化素质。

作者:马晓辉 胡萍 单位:信阳博物馆


更多行政管理论文详细信息: 新建博物馆社会教育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133193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西安翻译公司哪家好 建筑毕业论文

相关论文
相关学术期刊
《黄金时代》 《中国造纸》 《科学发展》 《湖南包装》 《中国心血管杂志》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江西电力》 《四川地质学报》 《广东茶业》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