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绘画艺术的表现形式、思想情感与当时国家的政治、思想、文化和科技水平有很大的关联。中西方绘画从形态到表现、从情感到文化都有所不同,它们是在各自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下,经过漫长岁月的积淀而形成的。文章对两者进行对比,进而相互借鉴与欣赏。
一、历史背景
14至17世纪,中国处于元末至清初时期,而西方则处于文艺复兴时期。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以儒、释、道为主要流派,这三家思想在历史发展中相互融合。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以传统的农耕生活为基础,热爱自然,崇尚自然,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中国绘画艺术追求人与自然的整体和谐,往往借助自然表达内心的情感世界,讲究情景交融,由此形成了中国画以意象、意境为核心的艺术思维。中国画的整体风格比较舒畅、委婉、安静,中国绘画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表现,以山水、人物、花鸟为主,抒发情怀。画家陈子庄说得非常明确:“学画要深究哲学……不学哲学则不能振拔。”西方的思想主张人与自然的对立,人不应该受到自然的约束。西方人崇尚用自身的力量征服自然,处于一种斗争的姿态。西方古典绘画深受基督教文化的影响,其中不少以宣传宗教思想为目的,借助光、色、造型来表现物我对立,在绘画的整体风格上呈现出壮美、崇高、狂放。文艺复兴时期是西方艺术发展的重要时期,讲究画面的真实自然,光与影的交织。
二、绘画题材的倾向性
绘画艺术与政治有着一定的关联,政治性的题材十分常见,以君主的喜好为主导。意大利人利玛窦将精挑细选的礼物进呈给皇帝,希望得到君主对传教的支持。文风泥古、注重考据等作风成为清代学术文化的主流,而清代装饰艺术也推崇精细繁复的装饰风格。早期的西方绘画的基础是基督教的宗教文化,所以在题材的选择上以表现宗教思想为主体,大部分都是《圣经》中关于圣徒的传说,在题材上具有一定局限性。少数以世俗生活为主题的画作表现古希腊神话和古罗马英雄的故事。中国画讲究“以造化为师”,往往喜欢从自然中选取作画题材,希望在画中创造一个符合主观感受的理想世界,以水墨作画,追求抽象意蕴与生动形象的统一。
三、色彩观念的差异
色彩是最直接的表现手法,散发独特的情感与魅力。西方画家通过观察、研究再创作,追求对色彩的运用和表达。冷暖色彩处理将色性倾向进行色彩对比,西方印象派寻求并把握色彩的冷暖变化和相互作用以准确地捕捉对象丰富的光色效果。达•芬奇对结构着迷,探讨事物的根源。西方古典绘画崇尚写实,主要模仿自然中的事物,重理性认知而非感性表达,遵照自然的法则,从各个角度如透视、造型、色彩等方面表现物象的精准、逼真,追求真实的艺术精神。元明时期的中国画以水墨为主,相对于重彩风格,其拥有独特性,并屹立画坛至今。元代开始出现以书入画的手法,赵孟頫“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柯九思“写竹,竿用篆法,枝用草书法,写叶用八分法,或用鲁公撇笔法,木石用折钗股,屋漏痕之遗意”。可以看出,元人强调以书法入画,完善了“书画同源”之说,更加注意画与书法以笔之间的相似性、一致性。中国画也用淡彩,一般依据墨色创建形体,之后用色彩淡染,色调朴素、单纯。唐岱的《绘事发微》载有:“墨有六彩,而使墨白不分,是无阴阳明暗;干湿不备,是无苍翠秀润;浓淡不瓣,是无凹凸远近也。凡画山石树木六子不可缺一。”
四、画幅尺寸
画幅尺寸大小不同,画作表达出的情感也有所不同,即使是同一幅绘画作品,在不同的画幅下也会出现很大的反差。笔者认为,画幅大小也是表现手法的一种体现。元明时期画作的画幅大小不一,没有特别巨幅或者特别小巧的画作。而在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画幅往往非常巨大,为了彰显画中人物特别的贡献与英勇的事迹,画幅大的往往能赢得观者的喜爱。
五、空间表现差异
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方绘画注重逼真,以透视原理和明暗方法表现物象的体积、结构和空间。透视令西方人为之着迷并钻研探究,哪怕一片小小的叶片也要画得清楚明了。文艺复兴时期对透视的研究影响深远,在画作中充满了理性的探究。近实远虚、近大远小是透视最普遍的原理,在空间表现中尤其明显。元明清时期,中国绘画的空间表现也有近实远虚的特征,有近亭远山的说法,但空间不是同一个视角,甚至不在同一个视平线上。画面讲究意境和神韵,感性多于理性。批评家陈传席曾指出说“:凡属大家,皆有自己强烈的精神状态、特殊的性格、明确的观念和主张。所以,虽然仿学别人的作品不过是借其形式,从中得到一点启发,而自己下笔时,流露的仍是自己的精神状态。”14至17世纪,高度的概括、忘我的境界和无边的想象,形成了中国绘画艺术追求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同一时期的西方古典绘画艺术则追求自然与写实。两种文化存在相似和差异,学画者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明确了解、深入探讨,才能促进中西方绘画艺术的相互借鉴和创新。
作者:纪亚微
相关专题:中南大学长沙铁道学院 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