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统元素在平面设计中运用 - 综合经济论文范文 - 400期刊网专业论文投稿机构

传统元素在平面设计中运用

时间:2017-02-08 11:17:47 来源:论文投稿

1日渐明晰的设计本土化趋势

设计的本土化趋势已经非常明显,平面设计同样面临着这样的一个环境,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平面设计师来讲,是机遇也是挑战。作为新时代的设计师来讲,应该紧跟时代脚步,把握时代脉搏,善于改善思路,调整姿态,做好应对。在平面设计领域,英国工艺美术运动设计师威廉·莫里斯的思路,可以为我们当下的平面设计开启新的思路。威廉·莫里斯是工艺美术运动的杰出领导人,在当时能够突破常规,敢于和时代潮流说不,从设计创新的角度来讲,是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尽管其设计思想和工业化趋势相违背。再看看他的平面设计作品,如他的书籍装帧设计,染织品设计、壁毯挂毯设计、墙纸设计等等,都借鉴了本土的一些元素,特别是哥特式的风格。当然,在他的设计当中还更多地运用了自然的元素,但是其在运用自然元素的同时,其形态仍然是受到英国乃至欧洲的传统影响的。时至今日,我们回头去了解莫里斯的作品的时候,仍然大受启发。

2传统元素在设计本土化进程中凸显重要性

在讨论运用传统元素的必然性的时候,有必要对其必要性进行仔细的梳理。在设计本土化趋势愈演愈烈的当今,对传统元素的重视和挖掘显得非常的重要。从国内民众的情感认知来看,传统元素具有很高的识别性和亲和力,如果能够准确运用这些元素,就会起到很好的识别作用。从国外观者的角度来看,中国传统元素在设计中的巧妙运用,不仅展示的是中国设计的实力和自信,同时也是在向外国观者展示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历史。当然,从设计师的角度而言,合理恰当地使用中国传统元素进行设计,能够展示自己的设计才能,同时能够将自己的观念和价值进行抒写和传递,这是一件极其骄傲的事情,他能够提升设计师自身的价值和成就感。因此,从以上三个方面来讲,在平面设计过程中合理的运用中国传统元素,是有其必要性的。

3传承———创新,传统元素的运用新模式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文明之一,并且因其强大的包容性和纳构力,使得其延续几千年而不中断,这就是中华文明的优势所在。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炎黄子孙创造出了灿烂的文明,像一颗颗珍珠放出璀璨的光芒,照耀世界。因此,撷取其中的精华进行创新性的运用,对设计来说是大有好处的。在平面设计中,传统元素的运用包括很多方面,例如传统的装饰纹样、传统图案、传统色彩、中国汉字、传统工艺美术等等,都可以作为撷取的对象。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绚烂多姿的商业社会,高速的生活工作节奏和高效的生产模式,带来的是设计阅读的肤浅和直白,很多设计师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往往追求的是一种短暂性的观赏效果,没有进行拓展分析。也正是如此,这些设计作品没有太长的生命,缺乏应有的深度和宽度。而事实上,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应该在满足作品的商业功能的同时,赋予作品生命和灵气,让这些作品具有文化的归属性和情感上的感染力。事实上,在国内的一些作品中,我们是可以领略到这些魅力的,这些应该归功于这些出色的设计师,正是由于他们的努力,这些作品才能够在众多的设计作品当中脱颖而出,具有代表性。如陈绍华、韩家英、毕学峰等等,他们的很多作品均源于传统元素,但同时又不仅囿于传统,能够做出尝试,做出创新,在设计领域来说,这种意识是很具有启发性的。中国传统元素的类别很多,设计师根据自己的喜好和专长进行合理选用,能够很好地进行创造。中国的传统纹样是所用传统元素当中最耀眼的,因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所以经常受到设计师的青睐。如传统几何纹样,有些是从原始社会的图腾演化而来,历经创造而最终定型,这类纹样的特殊性就在于它的历史性和代表性,它能够让你的作品呈现一种沉淀的美。但是仅仅对这类纹样进行简单的再利用就显得很肤浅,而是应该运用新时代的手法,添加新时代的色彩,合理有效地进行变幻,最终以作品的形式呈现,这才是最明智的选择。例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会徽设计、火炬设计,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馆设计等等,都很好地利用了中国传统元素,但同时又很好地进行了再创造。只有如此,设计师呈现在观众面前的作品才具有本土化,才能有理有据的走向世界,成为真正的自我的作品。

4结语

总之,在平面设计本土化趋势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合理的利用中国传统元素进行设计,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只有顺应时代发展,不断创新,才能引领设计,赢得未来。

作者:王佳慧 单位: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银杏酒店管理学院


更多综合经济论文详细信息: 传统元素在平面设计中运用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131674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法律底线 同课异构的好处

相关论文
相关学术期刊
《铁路工程造价管理》 《标签技术》 《气体分离》 《国外金属矿选矿》 《上海轻工业》 《科技文献信息管理》 《气象与减灾研究》 《工程机械文摘》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