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求文化旅游开发策略 - 企业管理论文范文 - 400期刊网专业论文投稿机构

探求文化旅游开发策略

时间:2017-02-08 08:22:03 来源:论文投稿

一、金华文化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一)金华文化旅游资源分析

金华市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元宵龙灯、磐安龙虎以及山茶花、火腿、酥饼、佛手等地方民俗风情旅游资源;婺剧、道情表演等艺术文化旅游资源;赤松黄大仙、大佛寺等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太平天国侍王府、宋代名刹天宁寺、八咏楼、诸葛八卦村、俞源太极村、东阳卢宅等建筑文化旅游资源;施光南广场、艾青故居、吴晗故居、陈望道故居、骆宾王公园、浦江吴弗之纪念馆、黄宾虹公园等名人文化资源和双龙洞风景区、浦江仙华山景区等文化山水旅游资源,如表1所示。结合金华市的旅游现状,可以将金华的文化旅游产品形态划分为民俗风情旅游、宗教文化旅游、建筑文化旅游、艺术文化旅游、名人文化旅游、山水文化旅游等。从资源禀赋上来说,金华文化旅游资源种类齐全,其中诸葛八卦村、赤松黄大仙等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发展文化旅游具有较好的基础。

(二)金华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分析

许志晖等[10]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整理后发现,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模式主要有以下六种:整合提升型开发模式(即整合一个区域的旅游文化资源或者多个区域的多种旅游文化资源,集中包装、提炼,采用人造景观的方式比拟再现传统文化的开发型模式)、复原历史型开发模式(即对已失传的传统文化,按照历史记载,挖掘题材,恢复历史面貌的一种开发模式)、原地浓缩型开发模式(即由当地政府或投资商在当地选取合适地段建以当地文化旅游为主题的主题园,集中呈现其文化旅游的精华)、直接利用型开发模式(即直接把现实的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成旅游产品,并保持其原貌的开发模式)、主题附会型开发模式(指将文化旅游主题与某一特定功能的旅游业设施结合起来联合开发的模式)和短期表现型开发模式(主要指各种民族民俗传统的节庆活动和流动性的文化旅游表演活动)。在这六种开发模式中,以直接利用型开发模式为主的文化旅游产品一般以文化观光为主。与其相比,短期复原型、复原历史型、原地浓缩型和主题附会型等开发模式开发出的旅游产品,由于属于对文化旅游资源的提炼和重构,因此相对来说具有较强的游客参与性。目前金华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模式仍是以直接开发利用为主,如双龙洞景区、太平天国侍王府、宋代名刹天宁寺、八咏楼、诸葛八卦村、俞源太极村、艾青故居、吴晗故居、陈望道故居、赤松黄大仙景区等。游客到这只能够通过观光的方式获得感官上的文化体验。以短期表现型为辅,如婺城“三花”节(油菜花节、茶花节、桂花节)、金华山黄大仙文化节、金东桃花节、兰溪杨梅节、武义温泉节、东阳木雕竹编工艺美术博览会、永康方岩文化庙会、浦江“三果节”(蜜梨、桃形李、葡萄)等,通过参与节事活动,游客能够对文化的渊源、表现形式、物质文化类型等有一定的了解。除此之外,而其他类型的开发模式较为少见。在金华的文化旅游资源中,道教文化和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具有较高的品质,而这些精神文化仅仅靠观光和短期的场景再现是无法获得深入体验的,因此,必须对这些资源进行深层次的体验式开发。

二、金华体验式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策略

体验式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要遵循个性化、情境化、真实性、创新性、高度参与性五大原则,可以从五个方面着手。

(一)深层次挖掘文化旅游产品内涵

金华的武阳春雨茶叶、佛手、酥饼、火腿、木雕等地方特色产品都是以旅游商品的形式出现。虽然这些旅游商品的开发已经颇具规模,亦形成了众多知名品牌,但其文化内涵却仍流于表面,未被深入挖掘。以茶叶为例,观赏茶园具有赏心怡情的功效,茶叶自身具有多种保健功效,除可饮用之外,亦可做出茶膳,而茶艺更是讲究“和、静、清、寂”,研习茶艺能使人心境平和,减轻压力。因此,以茶叶为主题,可以开发出众多体验式文化旅游产品。如到茶园赏茶,亲自采茶,然后在茶园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亲自炒茶、制茶,并可学习茶艺,亲身体验茶道的深邃内涵,还可研制一些以茶入味的茶膳,从而让游客得到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等多重感官的深入体验。再以木雕和火腿为例。东阳木雕自唐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民间工艺之一,被誉为“国之瑰宝”。东阳市政府为发扬东阳木雕而投资兴建了大型的东阳木雕城,但游客多是逗留片刻就走,体验不深,难以留下深刻印象。可采用“前店后坊”式,让游客看到木雕的制作过程,同时向游客讲解木雕鉴别的要点,并可按游客的要求来制作木雕,还可让游客亲自制作一些简单的木雕制品,加深游客的体验。火腿亦可开放部分制作空间,让游客学会如何鉴别火腿好坏,并亲眼看到火腿制作的工艺流程。此外,也可以教游客烹制火腿相关的菜肴,增加对火腿的感官认识。此外,金华地区的道教文化历史久远,氛围浓厚,道教人物和道教遗迹众多,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自然就是享誉海外的黄大仙。各地信奉黄大仙的,均以金华为“仙乡”,以赤松观为“祖庙”。黄大仙祖庭位于浙江金华双龙风景区附近的金华山上,目前对于黄大仙道教文化的开发仅限于让游客“到山上看看,往观里转转,让导游讲讲”而已,道教的博大精深和黄大仙的文化精髓都未能被深挖出来。道教作为中国本土宗教,与中华本土文化紧密相连,深深扎根于中华沃土之中,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并对中华文化的各个层面产生了深远影响。道家经典、道教的教义、传说自然是博大精深,游客很难在短时间里理解、体会、领悟,但道教的法术、礼仪、养生之道、武术、音乐、饮食等,却可以被充分开发出来让游客看、听、学、品、练,深层次的体验道教文化的魅力所在。可以给游客传授一些简单易学又实用的养生功、太极拳(如八段锦)、调息的方法,教游客制作并品尝典型的道教养生膳食,让游客体会到道教的实用之处,即增加了游客的体验,又更好地传播了道教文化。

(二)节事与旅游协同发展

近年来,节事活动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活动形式,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塑造地方形象和提升城市知名度以及拉动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上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西班牙的斗牛节、西红柿节,威尼斯的面具节,巴西的狂欢节,慕尼黑的啤酒节等,每年都吸引着全世界的游客前去体验一把。而国内的青岛国际啤酒节、盱眙龙虾节、南宁国际民歌节、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南京的秦淮河庙会,无锡吴文化节等节庆活动亦是成为当地的文化旅游热点项目。这些节事能让游客趋之若鹜的原因就在于强大的群众参与性,每个人都是活动的主角,都可以卸下种种负担,或享受美食,或欣赏表演,或参与其中,从而获得平时工作生活中难得的轻松体验。金华物华天宝,风俗多姿多彩。春节庙会、斗牛、元宵龙灯、浦江迎会(抬阁)、永康《十八蝴蝶》、磐安龙虎大旗等民俗风情各具特色,引人入胜。可以对金华的这些民俗风情进行整合和精心编排,选择1~2个节事活动,重点成节事精品,形成规模效应,在项目设计时注重群众的参与性、娱乐性和文化性,从而让游客获得深层次的文化体验。

(三)创新文化旅游产品形式

戏曲、舞蹈等艺术文化作品以及其他的民俗风情往往因形式陈旧和文化阙限而让外人难以身临其境,领悟其真谛。但近年来的“印象”系列、少林寺的大型歌舞剧“风中少林”,却一举打破了这种局面,以情境化的歌舞剧的方式创新性地展示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少林文化,使观众获得了绝佳的审美体验。婺剧作为浙江地方名剧亦广受当地人欢迎。但与所有戏剧种类的现状相似,婺剧也因节奏慢,曲辞较地方化等原因而难以走出“曲高和寡”,“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困境。婺剧可效仿昆曲,在保留婺剧内核的基础上,从形式上、表演艺术上等进行大胆改革创新,迎合新时代年轻人的口味,并对婺剧的舞台展示效果进行包装,亦可将婺剧的表演场地搬到室外,像“印象丽江”、“印象西湖”一样,让游客在真山真水间品味婺剧的独特神韵。除了婺剧之外,金华的道情、永康《十八蝴蝶》均可采用这种方式来开发体验式文化旅游产品。

(四)将隐形文化旅游资源外显化

金华的名人文化底蕴深厚,既有李清照、李渔这样的古代名家,又有艾青、吴晗之类的当代名家。但能够让游客看到的,却只是几间故居而已,且这些名人故居、景点多分散各个市县,难成气候。可参照杭州宋城、吴文化公园的做法,采用整合开发模式,将金华市所有的名人先贤都聚在一起,建一个名人文化园。婺城文风鼎盛,名人大家当中也以诗词名家为主,因此可突出诗词主题,在园中设一些游人均可参与的项目,例如填词,写对联,题词等,增加游客对这些名人的了解和对诗词文化等的理解和体验。

(五)提高文化旅游产品科技含量

文化旅游产品的内涵是传统的文化,但外显形式却可大胆创新,采用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来强化各种视听效果,加深游客的体验感觉。国画《清明上河图》为世人所仰叹,但随着静态的展示形式难免较单一,因此世博园中的中国国家馆就采用高科技手段,让《清明上河图》里的一人一物都动了起来,栩栩如生,观者无不称奇,这种体验自然是静态的平面展示难以匹敌的。因此,金华的文化旅游产品除了要在内涵上加深,外延上拓展之外,在形式上亦要加大创新力度。例如,李清照、黄宾虹等人的平生轶事,黄大仙的得道传说,都可以开发成动画,以动画的形式展示出来,让游客在听到这些故事的同时,能够真真切切地看到当时当地的画面,自然会对故事、传说的理解更加深刻,印象也更加深刻。从而增加游客体验,同时传播了当地文化。

作者:王蕊 李维云 单位:江苏师范大学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更多企业管理论文详细信息: 探求文化旅游开发策略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131139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今日养猪 在线股票成本计算器

相关论文

太和医院规模

论文百科2017-03-21 09:02:07
相关学术期刊
《青海环境》 《信息网络》 《数理统计与应用概率》 《运筹与管理》 《润滑与密封》 《党政研究》 《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台声》 《实用手外科杂志》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