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俗审美心理对装饰艺术的影响 - 电工论文论文范文 - 400期刊网专业论文投稿机构

民俗审美心理对装饰艺术的影响

时间:2017-02-07 14:37:11 来源:论文投稿

一、民俗审美心理的特征

民俗审美心理是一个群体审美意识,体现着民众共同的对美的追求和向往,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特征。民俗中有“美”的存在,这种美不是主观认定的,而是实践主体的人在实践过程中,通过主客体的互动与交流对客观事物的集体认知,比如说一些审美活动中的节奏感、秩序感以及恰当的色彩关系,会给人的生理上带来一定程度的愉悦感。这种对美的认知贯穿于整个审美实践活动。不同的地域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民俗审美心理和意识是不一样的,同一种图形或者是色彩在不同的环境、社会、民族中也会有不同的反应。我国的民俗审美心理和意识在长期的历史文化推动下,形成了一定的品格特征。如以下几方面:

1)注重实用的品格。对实用的追求,源自于人的本性。我国几千年的民俗文化传统中表现出了浓厚的“实用”精神和品格,人们最关注的是现世的幸福,对来生来世并无奢求,有明显的世俗性特征。就连我国的传统哲学也体现出了很强的实用功能和功利目的,以为道德的教化而服务,并没有追求太多空洞的哲学思辨。大多数的民俗审美活动也以“实用”为前提,如我国北方民族的民间“社火”活动,是由远古时期的祭祀活动演变而来,人们为了祈求风调雨顺、驱逐灾害、农作丰收而举行的民俗礼仪活动。再如年画、民间手工艺等艺术表现形式中都体现了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主题,这些形式都是从实用的角度而出发的。

2)温和而忠厚的品格。我国传统文化中,深受儒教的影响,儒家精神内涵首先体现的就是“中庸”与“和谐”,并有四个层面的理解,既身心和谐、人际和谐、群己和谐、天人和谐。在人的生活中,温和的性格往往使人具有较强的亲和力,他们以一种愉快的方式接收残酷的现实,内心充满着希望,这对人生的态度有着积极的影响。《礼记.经解》中提到的“温柔敦厚,请教也…”,指的是凡事不要过火,追求审美心理的中和宽厚,以中和为美的审美品格。如在众多的领域,人们有“适中、适度”等中庸思想的体现,凡事不宜过度,适可而止,与西方国家的“开放、随性”相比,这种“温和”更多的是一种“含蓄美”的表现,也如“点到为止”这一传统思想所表达的意境。正因有此精神追求,往往也有“重和谐,轻竞争”的中厚表现,为避免引起冲突而表现出了“忍受、退让”等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保守思想。

3)期盼美好的品格。在我国传统民俗图案题材中,最直接的反映出了民众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如常见的“福禄寿喜”、“喜鹊登枝”、“年年有余”、“金玉满堂”等题材的年画,都是民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这些题材几乎出现在所有的民间审美活动中。人们在面对生活中的问题时,认为自身的力量是有限的,总想借助与“神”的力量来完成祈福或避灾,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特定的一种精神追求与品格。

二、民俗审美心理对民间装饰艺术的影响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装饰”具有特殊的社会文化内涵,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联系,是源于人与自然的某种特性。也就是说,装饰的题材往往取材于自然形态,并将其分解重组成人们需要的形式,在装饰的表现方面总要借助于一定的秩序与节奏,人与自然同样的存在此特征。装饰只所以能成为装饰,是因为它可以被人们感知的外在形式美感,而社会因素会赋予装饰象征意义,使装饰艺术服务于人们的生活。

1、寓意与联想

民间装饰艺术中的图形象征寓意来源于民俗文化,民俗艺术品只是民俗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生活中,人们将一些美好的愿望通过装饰艺术形式表现出来,从而唤起审美共鸣。人们在民间装饰艺术活动实践时,图形受诸多社会因素影响,使之成为一个概念化符号,最有代表性的当属民间装饰纹样,如牡丹花纹样,就是广泛使用的一种寓意富贵吉祥的图形符号,而石榴、葡萄等类型的植物被人们转移到代表家族兴旺、多子多福的概念上。数字本来是表示数量的符号,而在民俗装饰艺术中,数字也有了吉祥的寓意,从一到十的数字中都有其特定的含义,如“一帆风顺”、“二龙戏珠”、“三阳开泰”、“五福祝寿”、“六六大顺”、“八仙过海”、“九九归一”、“十全十美”等民俗用语中都体现了数字所代表的吉祥含义,其中人们习惯于避开“四”和“七”的使用,主要是在文字的发音方面显得不吉利,而不被民众使用。

2、秩序与象征

秩序是追求整齐、简化、调理、富有节奏和规律的表现形式。最终效果使人看起来完整,协调,容易使视觉接受,适当的造型秩序科取悦于人的视觉审美,使人的精神放松、平静。或许是早期的人们生活在蛮荒的自然环境下,内心期望得到一种有规律、有秩序的形式,以得到视觉心理安宁。如我国传统图案中的“适合纹样”,就是通过对纹样的变形合理安排在特定的形状空间中,其中大多讲究“对称”与“均衡”的装饰手法,“对称”的装饰形式在视觉上给人自然、安定,庄重的感觉,如常见的“二龙戏珠”图案,“均衡”是在对称的基础上适当变化造型,追求整体的平衡,注重局部的变化,如“龙凤呈祥”图案,使龙与凤的图形虽形状不同,但在空间中各得其所。在“适合纹样”中,圆形图案是最基本的装饰表现形式,在我国民间有着丰富的内涵,如“圆满”、“完整”、“轮回”、“永恒”等概念,体现了民众追求事物的完整与圆满的审美心理。

三、总结

民间装饰艺术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重要表现形式,它是自然、社会、历史、地域等方面的综合体现,是民俗文化的外在表现。民间装饰艺术的美不是单纯的形式美,而是一种文化韵味的美,它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民俗意识和群体审美观念,期望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挖掘我国传统文化宝藏,能为民俗艺术创作提供有用的帮助。

作者:杨敏 单位:山西工程技术学院


更多电工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民俗审美心理对装饰艺术的影响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128369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金属失效分析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

相关论文

陕西中医药学会

论文百科2017-03-18 18:04:47

种子版面费

论文百科2017-03-19 18:01:34
相关学术期刊
《吉林气象》 《中华武术》 《化工进展》 《天津电大学报》 《四川电力技术》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中国畜牧杂志》 《文化纵横》 《党史纵横》 《中国石油石化》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