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法研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 电子论文论文范文 - 400期刊网专业论文投稿机构

方法研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时间:2017-02-06 15:42:31 来源:论文投稿

在校大学生是网上冲浪的主力军,上网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方式以及校园时尚的必然选择。方法是指引我们前进的航标与明灯,方法得当,则事半功倍。本文力图在前人的基础上,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进行梳理和整合。

一、国内研究现状梳理

自20世纪90年代末起.高校就开始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与尝试。尽管学者们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的时间较短。但已取得了一些可贵的成果。

(一)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理论研究的历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初步探索与经验积累阶段(19801989年)。这一时期出版的有关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书籍,主要有1985年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宣传处编的《新观念新方法:怎样做好改革中的思想政治工作》,1989年由解放军、空军政治部、宣传部编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等。但需特别强调的是,1985年由王玄武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对以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合与创新,因此该书被认为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的拓荒开山之作。(2)理论形成与整体推进阶段(19901999年)。这一时期出版的有关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理论的书籍,主要有1992年邹学荣教授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国家教委思想政治工作司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1993年王起田撰写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研究》,1998年张志刚编著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1998年韩玉芳、林泉在《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教程》一书中提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的八大趋势。这期间最具有代表性的著作是1999年郑永廷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3)理论发展与创新阶段(2000年至今)翻。这一时期出版的有关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方面的成果较多。主要有2000年黄蓉生撰写的《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研究》,2004年祖嘉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教程》,2007年万美容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研究》,2010年陈华洲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等。值得关注的是2000年黄蓉生在《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研究》一书中提出,“方法论”应侧重关于方法的理论方面研究[31P”。2006年刘新庚教授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一书中阐述了适应现代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突出“现代”特色.

(二)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

(1)关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主要有2005年韦吉锋撰写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年宋元林主编的《网络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2007年黄明伟的《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要素研究》,2008年夏晓虹主编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2011年翁铁慧主编的《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等。值得一提的是,2002年曾令辉等人合著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概论》,这是国内第一部在理论上比较系统研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专著。(2)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所面临的机遇、挑战以及应对策略的研究。这是当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话题.主要有2000年谢海光主编的《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概论》,2001年江华在“互联网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文中指出,创新网络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路是当务之急嘲,2006年吴满意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一书中详细论述了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八大挑战和七大机遇同.2009年张再兴在其主编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著作中提出了构建校园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对策、博客舆论传播的管理对策、高校危机管理体制的建设方案和措施等同。(3)关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价值、实效性、基本原则的研究。2003年杨立英在其著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论》一书中提出,应坚持“三个面向”原则、“求实”原则、“主体性”原则和疏导与灌输相统一的原则阎。20o5年胡树祥主编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研究的内涵、意义及其表现与评价等进行了论述,2006年徐绍华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研究》一书中论证了网络传播效果理论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以及阐述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影响因素。此外,还有相关的博士论文,如2005年复旦大学王贤卿的“网络传播环境下的道德建设——大学生网络行为的道德研究”.2006年吉林大学蔡丽华的“网络德育研究”.2011年西南大学黄永宜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等,从不同的视角阐释了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和机遇.并提出一些前瞻性的建议和相应的对策。(4)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研究。当前对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构建的研究不是很多,但也有些著作和论文涉及。如2005年罗家英在《网络影响下高校德育模式变革与构建》中提出了“人化一审美”模式,2007年成广海在《思想政治教育模式174研究》一书中论述了“主体际、以人为本、交往、激励和网络沟通等模式”,2007年余岚、徐训芳等人提出“突显网络交互特色的、加强网络舆论引导的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话模式”。2008年霍福广、刘社欣等人在《信息德育论》中提出自教自律模式和检查监督模式ll41,2009年姜国峰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想模式的构建研究》一书中提出“四外一内”模式,即高等学校、国家权利机关、大型网络媒体、互联网行业、大学生自身的应对法则。

(三)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研究

(1)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2006年赵为粮、游敏慧的《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创新技法研究》一书提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功能技法、关系处理技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技法、网上党团组织和文化建设技法、网络制度与监控技法等。(2)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原则方法的研究。2003年管磊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构建的原则与方法”一文中提出要遵循趋利避害.为我所用:主动出击,疏堵结合;整合联动,优势互补等原则,2009年吴倬、张瑜在“论高校网络德育工作的几个基本原则与方法”一文中论述了主体性、实践性、疏导性、前瞻性、渗透性等五个原则.2010年徐建军在其著作《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中指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原则方法应遵循:育人为本、共建共享、功能优化的原则㈣。(3)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的研究。2002年宋元林在《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导论》一书中提出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艺术.胡钰在“如何利用BBS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文中提出了利用BBS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则及四项具体方法_.2007年杨直凡、胡树祥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构建与创新”一文中提出了“‘思路对问题’的教育指导方法、‘眼睛对屏幕’的信息获取方法、‘键对键’、‘心对心’的沟通交流方法”.2008年夏晓虹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一书中,从网络课堂、网上宣传、舆论引导、网络管理与服务等几个方面论述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法,2009年宋元林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的构建”一文中提出,“虚拟现实法、信息库法、信息隐匿法、主体交互法、网上与网下教育结合法”。

二、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由于国外没有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相应的学科,所以也就没有完全实名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专门研究。但在国外,学者们关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无名有实”。实际上.他们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做到了几乎“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国外称之为信息伦理学或网络伦理学,例如美国杜克大学开设了“伦理学与国际互联网络”的课程。国外的研究主要是从“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经济学或技术层面等的角度来进行研究与探索”㈤).研究的重心主要在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形成及教育上。有许多关于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重要影响的成果,如曼纽尔•卡斯特的信息三部曲之一《网络社会的崛起》,马克•波斯特的《信息方式》和《第二媒介时代》,埃瑟•戴森的《2.0版数字化时代的生活设计》,尼葛洛庞帝的《数字化生存》,托马斯•鲍德温等的《大汇流:整合媒介信息与传播》,王逢振的《网络幽灵》,戴维斯•莫谢拉的《权力的浪潮——全球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前景1964—2010),丹•希勒的《数字资本主义》等。值得关注的是,1976年曼纳(W•Maner)提出了“计算机伦理学”的概念。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引发了大量的伦理冲突与道德困惑。西方国家开始重视利用网络来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如美国计算机伦理学家摩尔的《什么是计算机伦理学》,罗格逊和拜努的《信息伦理学:第二代》等。DeborahG•Johnson和J•W•Snapper于1985年合著了《计算机应用中的理论问题》,RobertM•Baird,ReaganRamsoweer和StuartE•Rosenbaum于2000年主编了《网络伦理学:计算机时代的社会、道德问题》,2001年斯皮内洛和泰万尼编写了《网络伦理学读本》。人格社会学习论创始人班杜拉在分析青少年观察学习与模仿的方法基础上,提出了身教重于言教的方法。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一文中指出,教育应当让学生自由生长。在道德教育方法上,主要的德行,如持重、节制、坚忍与正直应当首先培植。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杜威提出探究式讨论提高法、社会式学校育人法、活动式训练教学法和德育与各学科融合法等德育的方法。美国现代心理教育专家Louis•P-Thorp、艾伦等人从教育学、心理学的角度阐述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桑迪•布林顿,奥拉•里伯在“虚拟学习环境的教学评价框架”一文中认为应大力增强高校网络思想教育工作者的网络环境的意识。美国R•布朗加特和M•布朗加特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作了关于《80年代的青年问题与政治》的研究报告。此外还有2000年罗杰•菲德勒的《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2002年戴维斯•莫谢拉的《权力的浪潮:全球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前景1964—2010))。2002年美国著名教育学家阿瑟•W•库姆斯等人在《学校领导新概念——以人为本的挑战》一书中创造性地提出了学校领导如何才能成为优秀管理者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261。20世纪70年代美国教育学家纽曼提出了“社会行动模式”,英国德育专家麦克菲尔提出了以道德情感为主的“体谅关心模式”。2000年美国麦克尔•海姆在《从界面到网络空间》中认为,“虚拟实在的本质最终也许不在技术而在最高层次的艺术”(。2005年哈斯卡姆、E•斯科恩菲尔德斯在“数字式学习环境下解决问题的模式”中提出。高校网络使思想教育具有更高的科技含量和文化.应当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感染。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从近年国内外研究动态来看,国外特别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利用网络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隐现出一种生活化的模式.虽然他们没有明确使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但其思想政治教育必不可少。尽管他们的教育内容与我国不同,但其方法、途径等为我国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诸多启示,值得我们批判地借鉴。我们要有开放的视野。要有海纳百川的气魄、兼收并蓄的胸怀,博采众长,为我所用,但是在借鉴的同时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鲜明的价值取向,不能盲目全盘吸收。从国内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我国学者从不同视角剖析了网络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I临的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并对网络时代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手段、途径等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提出了一些前瞻性的建议。无论是方法体系和方法基本理论的研究。还是方法发展趋势和运用规律的研究,都取得了可贵的成果。这些成果对高校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意义.同时也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开展明确了方向。虽然目前关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研究时间还不长,但学界在思想政治教育一些方法问题的认识上已取得了重大进步。这为增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带来了诸多启示。然而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一是研究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还没有完全揭示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整体内涵。专门针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研究成果寥寥,而详细探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文章也不多见。

从总体上来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还有待构建与完善,还需进一步增强理论研究的深度.需要对这些方法进行系统的整合。二是研究未能突破学科领域的局限大多侧重从自己的学科领域的角度进行研究,较少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导致“偏重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领域研究方法创新,而多学科整合研究不足;偏重自身经验积累.借鉴国外成功经验较少。此外学界涌现的创新成果重复性也较为明显”。“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何厘清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之困,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关键是方法。因此高校应当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方法.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线”延伸到网络虚拟时空,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发挥出更大的优势和能量。

作者:胡恒钊 单位:江西农业大学政治学院讲师


更多电子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方法研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124115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大氮肥杂志

相关论文
相关学术期刊
《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 《理论界》 《西南金融》 《文山学院学报》 《兵工自动化》 《水稻科学》 《中国政府采购》 《天津航海》 《船海工程》 《统计科学与实践》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