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高速发展的国际市场中,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使得经济强国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如果我们还仅仅依靠机器大工业生产,将庞大的国家发展问题寄托在简单的重复劳动、零星的技术引进或低附加值的科技创新上,我们就无法从根本上摆脱落后的局面。当今社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提出,将创新推到了讨论的前沿。每一种职业、每一个人都对创新有不同的见解,本文中所提到的创新,是某种新事物的产生对发生主体造成有益的变化,这种新事物的产生是由外界引入或者主体内部自主产生,按照人为主体来说,是指人们为了适应外界客观环境的变化而采取有益于自身的新举措。如同制度变迁,创新可以说是通过科学技术手段,让人类进入非常态,从而获得额外利润的一种方式。而且通过创新行为获得的利润,相对于其他的行为来说是绝对可观的。对于创新型国家来说,创新是它们发展的主要动力,学术界对于一个国家成为创新型国家的要求是,创新型国家可以不是科技大国,但需要是一个科技强国。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属于创新型国家,不能单纯的看待一个国家拥有多少科技型人才、研究出多少科技成果、拥有多少科研机构等,最主要的是从创新的角度去衡量,要衡量在这个国家的发展中,创新的地位是否为主导,创造经济效益,而中国当下也在创新方面表现出更大的积极性,为成为创新型国家做出不懈努力。由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国家的政策指引上也显示出创新已经越来越被一个国家发展和社会微观主体所重视。
创新的类型
创新可分为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三大类。技术创新,是指为了实现某种商业价值,将新的产品或工艺或服务引入想要发生创新的市场的过程。管理创新,是指为了实现某种相应的效果,将新的思想或方法或组织形式引入企业或者国家的管理中的过程。制度创新,是指为了推动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将某种新的关系或体制或者机制引入到人类的社会经济生活之中的过程。三种类型的创新都能拉动国家的经济发展,也能通过相互作用对经济发展产生1+1>2的效果。从制度经济学角度来说,制度有正式和非正式两种。正式制度,如政府政策的制定可能会对技术创新以及管理创新起到直接或间接的作用,从而间接推动经济的发展,甚至可能由于对相关战略新兴产业等的政策扶植,使国家的核心产业得到发展,从而促进国家在国际上综合国力的提升。
企业成为创新主体
1.政府和微观个体在创新中发挥的作用
根据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可将政府作为创新的主体之一,但是创新的主体地位必然会由政府转向企业。政府作为一个宏观调控的角色,不能过多的介入微观主体自身的发展。发展作用对象是人,发展的主体同样来源于人。如同我国的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创新的主体也必然会更多的交给微观个体,在当下的市场经济中,我们能够认识到企业在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中的重要性。因此,我们在如下讨论中主要研究制度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当然,政府始终要扮演一个纵观全局的角色,对企业的创新给予直接的支持和间接的指引。
2.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为了衡量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国家统计局提出了一些衡量的指标,其中包括四个一级指标:(1)潜在技术创新资源指标。这一指标是用来反应某地区的所有企业潜在技术创新能力的。包括人力资源存量和经济资源存量指标,也包括工程技术人员数、企业增加值、企业产品销售收入等项。(2)技术创新活动评价指标,这一指标包括科技活动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研究和试验发展活动经费投入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等项。(3)技术创新产出能力指标,是技术创新能力的最重要的指标,企业的技术创新产出能力反映着要素组合的实际成效。这一指标内在的包括申请专利数量占全国专利申请量比例、拥有发明专利数量占全国拥有发明专利比重、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等项。(4)技术创新环境指标,这一指标是指在技术创新过程中,政府为企业创新所营造的大环境,主要包括资金在科技活动经费筹集中的比重、金融机构贷款在科技活动经费筹集额中的比重等项。通常情况下,在科技投入和制度体系明确的情况下,外部环境对死去的技术创新能力影响是非常深刻且复杂的,这种外部环境主要包括企业所处地区的信息化水平、市场的竞争程度、政府部门的复制力度以及当地金融机构的支持与否。
政府制度安排为企业技术创新创造的环境
政府制度安排为企业技术创新创造的环境,主要包括:发展教育事业;推进风险投资,实现金融资本和知识资本的结合;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法律和政策环境;培养创新的文化;建立创新的支持系统。笔者主要对国家发展教育事业为企业创造的融资环境加以分析。
1.为企业技术创新创造环境
(1)调整财政投入力度。发展中国家财政收入占国家GDP25%,其中教育占4%,相当于占财政的1/6。我国将4.5%作为对教育投入的标准,而实际上距此标准还有一定的距离,因此应加大人才培养基数。(2)调整对教育支持的结构。实际上,我国初等教育的投入比重依旧高于高等教育,而对于技术创新所需要的是科技创新型人才,即需要的是一种精英式的教育方式。因此,要在保证基础教育的前提下要加大高等教育的投入,尤其是对于科研创新人才的培养投入更多的教育经费。扩充高级人才市场,加大人力资源市场的竞争强度,更使得人才追求进步,为企业创新打下基础,也为发展高流动性人才密集型产业积聚力量。(3)专业化高等教育。在当下的人才市场中,研究生以及本科生学历的人越来越多,以人才市场个体的就业情况来说,职业学校的人才反而变得更为抢手。因此,当下的高等教育需要更多的结合市场,将教育不仅仅局限在理论角度,而更加重视应用。由激励机制角度出发,高级人才的就业困境会对创新型人才的形成造成打击。如中国提出了专业化大学,某些高校教育开设了专业硕士学科,经历尝试阶段后效果不错有考虑将专业化硕士体系完善的趋势。(4)人才激励政策。人才激励政策是在单纯教育投资以外的衍生投资,借鉴一些早期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的国家,以人才密集的美国来说,他们大多为高端人才提供优厚的福利条件和政策,以及众多的发展和学习机会,以吸引他们的加入。实践证明,人才的引进所创造的经济效益完全能够弥补国家在人才引进方面的支出。国家对于高新技术园区等等的投资也是对人才培养的一体化政策。
2.政府的教育投资及相关领域的整体成本—收益分析(1)成本。教育投资是指某个国家或某个地区根据教育事业实际发展的需求所投入到教育领域中的人力、财力、物力资源的总和,当然也包括为了提高我国教育水平而需要增加投入的教育相关领域的支出。①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教育投资力度。包括总额的增加以及结构的调整,我国应该结合本国国情,重视精英教育,尤其是提高高等教育以及应用性人才的培养。投入更多资金用于校外实践和理论应用等方面,将理论结合实践激发创新。同时对校园的基础设施,以及办学等等方面都要进行相应改革,国家一直在提倡要多方面的培养人才,但是如何让一考不再定终身,多方面发展人才,仍然需要国家提出有效的措施来解决,如人才培养的侧重点,师范类人才的培养重点,校园设施以及课程的改革等方面,都会是一种长远的投资。②人才的激励政策。要加大对人才的激励政策,包括整个市场对人才量上以及质上的需求,国家都需要在工资待遇、工作环境、工作前景等方面加以考虑,以激励和吸引更多的高科技创新型人才。以示国家对创新性的重视,当然这作为创新成本将是以国家为投入主体的不小开支。③国内市场环境整体营造。通过经济学中经常提到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来吸引人才和集聚人才。因此,区域性高的新科技园区可说是高科技创新型人才的聚集地。这一区域不仅能够吸引创新型人才、吸引创新型企业集聚,同时也能吸引更多的资本甚至是外国资本向该地区的投入,促进创新型企业的发展。国家对于创新性的重视可以对人才提供一个导向作用,发展中国家更应通过国家的宏远政策引导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这是基于对教育基本投入的额外需要加大力度的投资。而教育的投资情况可以大体上从教育投入占GDP的比重、教育投入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得出。(2)收益。教育投资的收益包括个人收益和社会收益两类,主要指以教育投入为媒介和载体,以劳动者为主体,通过提高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和整体素质,使得劳动者所在的物质生产部门有所获益,在精神方面有所增加,通过这样的个体使得国民收入有所增长的方式。①个人收益。就当今的社会整体情况看,文化程度的高低对个人的收入有很大的影响,通常情况下,就业者的文化程度越高,越能够更好的从事某些相对来说较为复杂的劳动,收入水平也就随之更高,反之亦然。这种收入与文化程度的正比情况随着社会的发展正在逐年突显。因此,国家对教育的投资,特别是对高级人才的培养也是创造个人收益的过程。②社会收益。整个国家劳动者的受教育水平对国家的整体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从印度这一典型的高科技人才带动整个国家发展案例看。
我国对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如果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对整个社会的经济带动起到很大作用。一定的复杂劳动是倍增的简单劳动,高投入的复杂劳动也必定会换回倍增的社会收益。有些学者以经济型相关的分析,将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简单劳动者的工资与复杂劳动者的工资进行了一定的数量分析,得到了模型,仍然可看出高科技将人才培养对个人和社会创造的收益。分析:Q=(fL,K,N,E)各变量分别代表产量、投入的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该生产函数表示在既定的生产技术水平下生产要素组合(X1,X2…Xn)在每一时期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为Q。早期学者们在生产函数经济学研究中较多考虑到劳动和资本的投入,将生产函数简化为Q=f(L,K)。而在创新性技术在企业生产或国家经济发展中发挥一定作用是,学者们将生产函数中加入了A要素,即技术创新能力。生产函数表达为Q=(fL,K,A,E),假设土地的净效率是固定的。那么其中三个因素L、A、E都是一个国家对人的发展,A,E是一个国家对人才的培养,A则是技术对生产的影响。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为了给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提供一个良好的技术创新环境,政府要在人才培养机制、企业竞争环境、收入分配政策等给予更多的投入和指引,并对每个政策措施进行成本收益分析以及交叉作用下的成本收益分析,从而确定宏观政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对于一个国家,尤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发展的原动力是人。因此,想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赶超发展大国,就要更加注重人才培养和创新型探索,从根本上增强自身的经济发展实力,而不应该对外国过度依赖,身陷被牵制的局面。唯有这样,才能实现在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上关于创新发展的对接。
作者:李则漪 杨立男 单位:辽宁锦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