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研究方法
社区育龄妇女建卡登记,发放心理健康问卷调查,包括对自身和社区生活质量孕产妇自我评价,针对有意向计划生育的育龄妇女首先进入专人关爱管理小组专项负责,首次于孕前发放SCL-90〔2〕心理问题进行自我问卷调查,并建立心理档案,视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决定是否入户调研“一对一”咨询。心理档案内容应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孕前保健内容和产科资料、孕产妇的疾病健康史,尤其是精神科病史,并填写知情同意书;对已怀孕妇女进行SCL-90症状自评;社区心理干预:个性化心理健康管理专人完成,查找问题所在和分析心理问题发生的根源和心理矛盾的主要问题,进行“一对一”全方位(社会、家庭、亲属、丈夫及随从保姆等)心理疏导和聆听,给予心理支持,包括个性分析、心理咨询疏导,缓解压力,提高社会适应力及疾病防治,进行孕期常态化咨询和保健管理常态化。选择妇幼保健医生、心理医生、护士、预防医学专业人员为课题组成员,进行相关知识培训。孕产妇症状自评量表SCL-90观察内容〔2〕由专人进行“一对一”评测,评分标准按0~45个等级,同时将有意义的评分结果经统计处理后与常模比较。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χ2检验,计量资料t检验,均数±标准差(x±s)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社区孕产妇个人气质相关因素研究个人气质外向、内向、居中、胆汁型、抑郁型、黏液质、多血质与孕妇文化(文化背景、学历层次)、家庭气氛、夫妻感情、妊娠信心、育儿信心、对胎儿关心、婚姻进行对比研究。见表1。社区心理干预对产孕产妇妊娠结局影响社区心理干预可降低剖宫产率、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及产后出血等妊娠不良结局,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3讨论
育龄妇女的身心健康不仅是妇女自身的问题,更关系到她们家庭配偶、父母、子女的幸福,及社会的稳定与协调,也是衡量一个国家与地区政治、经济与文化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我国长期以来重视妇女保健工作,但基层社区开展的以孕产妇心理健康需求的社区干预模式尚少,本研究旨在寻找常态化开展的工作模式,以期为妇女保健包括心理健康指导开辟一条可行之路。本研究认为孕产妇心理健康疏导同时仍应坚持全面系统的孕前孕期保健检查和指导,定期的妇科疾病防治和问诊,甚至上门服务,减少已孕妇女的害羞心理;社区开展孕妇学校,准妈妈课堂,指导育龄妇女使用叶酸,以防神经管畸形〔3〕,帮助孕妇培养良好个人日常卫生习惯,预防生殖道感染;同时培养妇幼保健基层专业卫技人员,为育龄妇女提供综合指导,包括心理咨询等其他服务,在社区将产前检查、健康教育和个性化心理辅导结合起来开展是节约卫生资源的一个良策〔4〕;心理需求社区化干预应渗透在社区妇幼保健工作中常规开展,社工人员、妇幼卫生人员及家属成员对产妇的积极态度是对这一特殊时期(孕产妇)妇女心理健康支持的关键因素,时期环境良好和社区妇幼课堂的宣教应常规化开展,坚持不懈。本课题研究以社区孕产妇为对象,建立社区孕产妇心理健康档案,首次在社区对孕产妇进行心理干预,研究场所是社区及孕产妇家庭,干预者为社区服务医务和保健人员,上述研究均在国内为首先开展,符合党中央十八大精神要求,卫生保健工作走向基层和社区,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德华 刘春兰 翁艺 单位:广东省广州市增成区妇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