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术教育中建设性后现代儿童观 - 财务管理论文范文 - 400期刊网专业论文投稿机构

艺术教育中建设性后现代儿童观

时间:2017-01-25 04:01:43 来源:论文投稿

一、儿童是极具创造性的人

后现代思想家极其推崇的创造性活动,最欣赏的人是从事创造性活动的人。大卫·雷·格里芬曾经说过:“从根本上说,我们是创造性的产物,每个人都体现了创造的能量,人类作为整体显然最大限度地体现了这种创造性的能量。”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认为,创造既要尊重无序又要尊重有序,过度的有序和过度的无序都是与真正的创造格格不入的。后现代主义认为,创造乃人之“天性”,人人都应该有创造的热情、创造的权利。幼儿时期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期,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性格在此阶段逐渐形成,幼儿教育要看到幼儿创造性能力的存在,积极采取恰当的教育手段帮助幼儿挖掘自身的创造力、想象力、探索力。一个思维活跃的幼儿是富有创造力的,一个富有创造力的教育者会在幼儿身上挖掘出更多的创造潜能。法国启蒙思想家让·雅克·卢梭曾说:“人人秉赋善良的天性,若能顺从天性的发展,人类就可以进入黄金时代;无奈罪恶的社会扼杀了人的天性,邪恶便笼罩人间。”卢梭的理论认为,“个人和社会都该‘归于自然’,杜绝传统势力的侵蚀,从而复现人人自由平等的无压迫无暴政的尧日舜天。不了解自己的天性而任意蛮干的天使,比按照自己的天性和平安详地生活的快乐的凡人还弱。

不按成规来管教你的学生,要放任无为才能一切有为。”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提出的“儿童中心论”认为:教育要围绕儿童,教师是咨询者和辅导者。让儿童去适应生活而不是为生活做准备。然而德国教育家约翰·弗里德里希·赫尔巴特“原罪论”断言:儿童生来就有一种盲目冲动的种子,处处驱使他不驯服的烈性,以致经常扰乱成人的计划,也把儿童未来的人格置于许多危险之中。在《论语》中,孔子直接提到人性问题的论断仅有一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所谓性,指人的天性,所谓习,指后天的习染、教育。个体在出生时差距不大,随着后天的教育,很可能会影响个体本性的发展,这就需要教育者把握一个适当的“度”,为儿童创造性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中国传统的儿童观中:师为上,生为下;师为主,生为仆;师为尊,生为卑。因此忽视了儿童的属性,认为儿童是一件有待填充各种知识的容器,压制了儿童的自主创造力。荀子反对性善论,宣扬性恶。荀子所谓“性”指“生之所以然者”,即是生来就有的特性,因此认为性完全无待于学习。当传统的儿童观与后现代思潮进行激烈的碰撞,我们得知:儿童是人,是发展中的人,是不断完善的人,是极具创造性的人。在艺术教育中,我们更应意识到儿童创造性的宝贵,创造性是儿童全面发展的奠基石,更有助于儿童一生的发展。

二、儿童是具有差异性的人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另一个表征是对多元思维的风格的鼓励。后现代主义主张开放,主张倾听一切人的声音,哪怕是最卑微的小人物的声音。法国后现代主义者吉尔·德勒兹曾说:“没有差别的世界是一个孤寂的世界,没有差别的人只是一尊尊丧失了个性的木偶。”在现代幼儿教育中,教育者时常会犯这样的错误:为了儿童能够记住更多的知识,儿童的每日活动中被“塞”满了各种知识,既不管这些知识是否符合儿童的成长规律,也不知道儿童对这些知识的吸收程度如何,甚至有的教育者不允许儿童在知识的学习中犯错误。儿童身体各个器官及大脑尚没有完全发育,不能够灵活地控制自己的肢体或者思维,如果教育者在儿童失败时采取消极打压的教育方式,那么儿童的自信就会受到打击,这对儿童的长远全面发展往往是不利的。因此,对待儿童的差异,要学会尊重,要理解、鼓励儿童,做到因材施教。教育者不应评价每一个儿童差异的优劣,要做的只是接受差异并且找到适合每个儿童教育方法,从而更好地进行素质教育,让儿童全面发展。由此可以看出,教育要从儿童的不同文化背景、民族背景、个性背景得到启发,而不是从个体的普遍性得到暗示。在艺术教育中,“和而不同”与“尊重差异”是儿童全面发展的保障,只有认识到艺术的灵性,才可更好地发展儿童艺术教育。

三、儿童是可持续发展的人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第三点表征是倡导对世界的关心与爱护,主要表现在重建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为构建有机社会做贡献。后现代主义提倡一种生态观,认为世界所有的资源都不能无序开发,人与自然应该保持和谐、可持续的发展。大工业化的现代发展带来的弊端有很多,人类对资源的浪费,对自然的无限索取,与自然的对抗都给自然带来致命的压力,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因此,要用长远的眼光看世界,要给子孙后代创造一个绿色和谐的安全环境。教育也是如此,虽然儿童的各项身体机能没有发育完全,很大程度上不如成人,但作为教育者,要看到此时此刻的儿童正为成为成熟的个体打基础,正作为一个祖国建设者而成长着。在艺术教育中,教育者通过各种启发式教学激发幼儿的各种潜能,帮助其想象力、创造力、学习能力不断的形成与发展,这些能力都在无形之中为培养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人而做准备。或许这种潜能的培养在当时没有获得显而易见的成效,但在儿童的整体成长过程中埋下了坚实的伏笔,为今后幼儿的成长积累了更多的能量。教育者一定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儿童,要发现他们身上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培养一个全面、积极的人打好基础。

四、儿童是处于平等关系中的人

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关系上,后现代主义主张通过提倡主体间性来消除人我之间的对立。其摒弃二元对立,反对个人主义。后现代主义认为,“儿童中心论”忽视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教学是一种生态,教师和儿童平等和谐地处于一个生态圈。既不存在教师中心,也不存在儿童中心,教师和儿童在教学中的地位是随着课堂教学的需要而建立的一种平等的师生对话关系。后现代课程学者威廉·多尔认为,教师与儿童皆是平等的成员,教师要真正无条件地给予每个适龄儿童以符合兴趣、人性特征和智力状况的充分教育。教育中不能人为地把学生随意划等分归类,采取二元逻辑来管理和施教,导致教育中出现新的不平等。在艺术教育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要更加注重关系上的平等。对待艺术的看法没有固定的答案,甚至在某些方面,儿童身上的优点更值得成人欣赏,因为他们的思维更活跃,看待问题的角度与成人不同,这就会给艺术领域带来更多的丰富养料。师生在艺术教育中互相促进、互相指引,这种处于平等关系的过程会带来积极的教育效果,从而更好地激发儿童的艺术感知力和创造力。

五、结语

艺术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是开启幼儿全面发展的大门,是幼儿通往丰富生活的钥匙。教育者要坚持儿童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统一,在教育中促进儿童身心发展的同时,促进社会发展,重视儿童的艺术发展水平有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因此,应建构一种平等对话的师生关系,采取建设性的策略来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将艺术教育办得更加丰富多彩。

作者:兰晶 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更多财务管理论文详细信息: 艺术教育中建设性后现代儿童观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118003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水中捞月的近义词 造船

相关论文

太和医院规模

论文百科2017-03-21 09:02:07
相关学术期刊
《数理统计与应用概率》 《青海环境》 《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实用手外科杂志》 《润滑与密封》 《运筹与管理》 《信息网络》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党政研究》 《台声》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