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09~2013年外出参加学术会议情况
由表6可见,2009~2013年医院外出参加学术会议人次数平稳中有下降,原因为管理部门加大对外出学术会议的审核力度,严把旅游性会议关,保证了学术会议的严肃性。历年国内进修人数没有太大变化,国外进修人数及国外进修人数占职工总数百分比呈上升态势。
2、继续医学教育管理方式
根据北京市卫生计生委统一要求,个人继续医学教育管理采用学分制管理,全院近五年的学分达标率均在95%以上,完成情况较好。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项目执行采用网络管理,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举办多由科室自身举行,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和医院本身没有资金支持。科室层面没有系统的继续医学教育考核指标体系,全院有教育教学考核指标体系,根据科室一年来在教育教学的工作情况积分,纳入年终医院对科室综合指标考评体系中。
3、讨论
3.1推广网络学习
2012年6月8日网易新闻抽样调查显示,95%的临床及医技人员认为网络学习是首选的继续医学教育方式[1]。本次调查中发现,选择面授作为继续医学教育方式的医务人员占64.3%,选择网络学习的占63.1%。网络学习异军突起,已经成为医务人员接受继续医学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但在该院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系统数据显示,实际使用网络学习的医务人员仅占20%左右,这中间有40%的差距。笔者分析有两个原因:一是网络学习需要收取费用,而且费用逐年递增。二是网络操作对于一些年龄较大的人有一些难度。网络信息技术的出现和应用,使得远程教育不仅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完成教学信息的传递,还可以提供个性化的学习环境[2]。推广网络学习,让网络学习随时随地满足医务人员的教育需求,是一个解决工学矛盾的好手段,但这里存在几个问题:第一是网络继续医学教育的质量,由谁来监督和评价,由学员本身还是第三方。如果由学员本身评价,由于涉及到自身利益,不能够公正地评价。笔者认为由第三方评价则较为公正,第三方评价制度能有效地克服内部角色重叠的冲突,规避内部评估的风险,弥补内部评价的缺陷和不足[3]。第二是网络学习的收费问题,该不该收费?如果收费,额度为多少合适?笔者认为网络学习应该收取一定的费用,由于网络的维护,课件的录制,讲课专家的劳务费用等等都需要一定的费用,为了保证网络学习的正常运行,网络学习者应该支付一定的费用。那付多少合适呢?笔者认为只需支付成本费用即可。公益性是我国公立医疗机构的重要属性[4],因此为了提高医务人员业务水平的学习也应该是带有一定公益性质的,只需交纳成本费用即可。第三是目前网络学习由某网络公司承担运营,众所周知,公司运营目的是盈利,为了达到盈利的目的,可能会降低网络学习的难度,让学员容易得到学分,以增加选择网络学习学员数量。目前使用的网络学习,学习方式比较便捷,但是学习内容过于简单,普遍存在“买学分”的观念,网上答题代答现象严重[5],学习效率低,达不到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目的,因此需要进一步提高网上学习课件的质量及考核难度。另外网络继续医学教育学习费用的定价权利掌握在网络提供商手中,而且提供商只有1~2家,基本没有竞争,为了利益,很容易达到行业内价格联盟。由于卫生管理部门近年加大对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的审核力度,网络学习的刚性需求越来越大,尽管网络学习价格提高,工学矛盾突出的医务人员也只能无奈接受,而这样的结果就是卫生管理部门加大对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的审核力度似乎成了某些公司趁机提高价格的筹码。
3.2提高自主学习意识
在继续医学教育目的调查中,有59.6%的人选择刷卡,记录学分。这说明医务人员的自主学习意识不是很强。在日常工作中常常出现听课人员签名或者刷卡后就离开,上百人会场最后只剩下寥寥数人的情况,医院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开展有数量,却不能保证质量。在这里我们要清楚一个观念,是不是会场人员爆满就一定意味着这个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开展的成功?笔者认为答案是否定的,继续医学教育的质量不取决于人数,相反人数过多,秩序混乱,反可能导致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质量的下降[6]。如何提高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学员学习积极性,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工学矛盾,尽量将继续医学教育时间安排在工作间隙,一周工作时间内设立1小时学习时间。调查中发现89.7%的医务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的目的是扩大知识面,所以继续医学教育的形式和内容还要符合医务人员的知识需求,就一定会引起医务人员的兴趣。另外继续医学教育要纳入晋升考核体系,提高继续医学教育的刚性需求,将“要我学”的被动状态更正为“我要学”[7]的主动状态。
3.3合理安排
继续医学教育内容,开展多层次继续医学教育讲座,满足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医务人员的学习需求调查显示“四新”内容为医务人员主要意向学习内容,占到80%以上,在实际工作中应加强“四新”内容的安排。医学相关知识的选择也占到了39.3%,医者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可适当纳入继续医学教育范畴,提高医务人员的学习兴趣,拓广知识面,缓解工作紧张情绪。很多医院管理方式强调科学管理和量化管理,注重管理的理性,而忽略管理的人性[8]。近年来,恶性伤医事件不断发生,广大医务人员背负很大的心理压力,可以专门设置心理健康培训、心理疏导课程,帮助医务人员减缓心理压力。从表4中可以看出该医疗机构平均每周有2~3次不同类型讲座,适合从初级到高级职称、从基础知识到专业知识各个层次,各个专业的教育需求。多层次的教育结构大力提高了继续医学教育质量。各医疗机构可以推进教育纵向和横向发展,丰富教育资源,满足多水平、多层次的需求。
3.4减轻科室举办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压力
举办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可以加强学术交流,提高学术水平,是提高医院专业知名度和彰显学科水平的重要途径。由表5可以看出,该院举办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数量逐年增加,5年内增加了3倍。调查中发现,该医院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举办工作多由科室医务人员利用上下夜班的时间承担。这样做的结果,第一消耗了医务人员的精力,影响医疗工作的开展。第二,由于医务人员不是专业会务人员,项目举办过程中会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医院管理部门在项目举办过程中可以多承担一些事务性工作,或者医院可以给予相应的经费支持,将项目交由第三方承办,减轻科室举办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压力。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较多的医疗机构,应建立项目的质量控制体系[9],促进好的项目改进和创新,同时也可以淘汰培训质量不高的项目。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申报、记录和评估应形成一套健全的制度和科学管理以保证项目持续深入的开展[10]。
3.5鼓励医务人员走出去
进修教育制度和学术会议交流是医务人员学习临床新理论、新技术、更新知识和提高临床实践能力的重要步骤和手段[11]。由表6可见,该院近5年国外进修数量在平稳增长。鼓励医务人员走出去,一方面学习交流,提高专业水平,另一方面也可以汲取最先进最前沿的知识,为医院的发展带来新技术、新方法。为鼓励医务人员外出进修,该医院将进修经历作为晋升职称的必要指标之一。拨发各业务科室专项学术会议经费,用于支持科室人员参加国内外各种学术会议,给予在学术会议上有论文交流或者学术讲座人员单项奖励。此项措施大大鼓励了该院医务人员参会学习的积极性,据统计,2013年该院在国际国内一流学术会议上发言人数达30余人,较5年前增加数倍。
3.6建立科学、系统的科室继续医学教育考核指标体系
工作需要评价,评价能促进工作发展。可以尝试利用优序图法、德尔菲法[12-13]等方法建立一套适合医疗机构自身的、操作性强的继续医学教育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科室工作,促进工作发展。制订一套科学、系统的科室继续医学教育评估指标体系,使科室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更加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有效地促进科室人才培养和专业技术水平的提高[14]。
3.7注重管理人员的继续医学教育
[15]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直接影响了继续医学教育发展,注重对于管理人员的继续医学教育,使其能够完善管理制度,更新管理理念,将直接促进继续医学教育的发展。北京市在各大型医院里从事继续医学教育管理的人员相对不足,一般身兼数职,导致管理工作不能细化深入。管理人员年龄偏大,缺乏学习交流机会,管理理念陈旧。目前我国针对医院继续医学教育管理人员没有系统的培训,政府部门需要多提供平台,加强继续医学教育管理人员的沟通交流,多举办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学术会议,使管理人员能够及时更新管理理念,改进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水平。实施有效的继续医学教育,改变继续医学教育形式化的状态要求医院给予重视,加强管理,加大扶持,了解医务人员的学习需求,始于需求,追求满意,才能切实提高继续医学教育的工作质量和效果。
作者:孙政春 李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