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大学英语课堂沉默现象普遍存在,导致教学成效低。本文简要综述了我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课堂沉默的突出表现及主要原因,指出教师因素是解决课堂沉默的关键。大学英语老师在教学中应当有饱满的教学热情,传递人文关怀、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以及改进提问策略。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堂沉默;人文关怀;教学设计;提问策略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示码]A[文章编号]1009-6167(2015)12-0087-02
前言
大学英语是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程2007年教育部下发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规定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英语外语教学指导委员组织了全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情况调查共有530所学校参与。在被调查者中,认为大学英语教学“需要进一步加强”的比例高达81%,“保持现状”的比例是15.7%(王守仁,2011)。大学生英语水平与“课改”要求差距还很大,大学英语教学效果并不乐观,其中突出的一个现状就是“课堂沉默”。综述近5年以来的研究成果,我们不难发现,大学英语课堂沉默现象及原因有许多相似性,但也有很大的院校差异,因此解决办法不能直接复制于现实教学。基于我校二本院校学生特点、英语水平、大英分级教学特征,笔者认为要从老师因素出发找到解决课堂沉默现象的办法。
研究成果回顾
(1)大学英语课堂沉默的表现很多研究引用刘向前教授关于课堂沉默的分类:积极沉默和消极沉默(刘向前,2005),但我们发现,大部分的课堂沉默主要是消极沉默:被动、消极、无声、沉闷。我校是省属二本院校,2006年6月建立一年级教学工作部,实行“1+3”的人才培养模式,一年级以英语数学学习为主。根据高考英语分数与进校后的英语摸底考试成绩,分为AB班,实行分级教学。在教学中,我们观察到,相对而言,文科生比理工生活跃;A班比B班学生在学习热情、学习方法、考试成绩方面更胜一筹但是师生互动方面,如问答环节,所有班级表现出相似的课堂沉默现象,除了个别学生,普遍不会主动回答问题;对yesornoquestion简单问题感兴趣,但进一步提问why,what,how则会低头回避;对于openquestions,大部分学生很感兴趣,但很少有人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即使有个别发言,也是言之无物或语言表达支离破碎;对老师讲解的内容被动接受,很少提出质疑。课堂沉默还表现在学习热情不高、注意力不持久、课堂气氛沉闷。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教室里会呈现出规律性的现象:少数几个活跃的学生积极发言且坐在前排;性格安静、成绩较差的学生则会挤着坐后排或角落;部分成绩好的学生表现得高冷,不参与课堂活动,喜欢自学;玩手机的现象非常普遍。这种课堂现状与当前外语教学改革提倡的“以学生为中心”“互动教学”是不符合的,学生的学习热情、探索精神、参与意识、专业能力未能得到培养和锻炼。(2)课堂沉默的原因综合相关研究结果,我们发现大部分院校学生英语课堂沉默的原因相似。学生方面,英语水平尤其是听说能力不高而产生的语言沉默;需要一定时间思考而产生的认知沉默;由于恐惧、焦虑等心理因素而产生心理沉默;受以前的学习经历、学习习惯影响而产生的教学沉默;受社会文化影响而产生的社会文化沉默(乔春华、王扬,2013)。老师方面,教学活动单一、提问策略不当、活动设计不合理、人文关怀不够;其他原因,如考试制度与教学大纲重笔试而轻口语、教材内容陈旧、教学进度快授课内容多、大班授课等。
解决课堂沉默的措施
解决课堂沉默的关键在于老师。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该有“一万个为什么”的精神:学生期待什么?害怕什么?只有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回应他们内心的渴望,才能明确语言学习目标,有的放矢地解决问题。从教师角色出发,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1)老师要有饱满的教学热情老师犹如节目主持人。一名优秀的主持人能够调动现场气氛,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样,老师的精神面貌、风采气质、学识谈吐对课堂教学也会有积极的影响,给学生极大的鼓舞。首先,优秀的老师要时刻面带微笑,与学生有眼神交流。老师和蔼有趣、轻松投入,学生就会轻装上阵,不紧张、不害怕,注意力集中于要解决的语言问题而非情绪的调整。其次,优秀的英语老师要热爱本专业。优美的语音、流利的口语、规范的课堂用语、丰富的知识储备让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化的魅力。再次,优秀的老师要重视学生的参与。不观察学生表情、不提供质疑机会,学生就会置身事外,双方都感受不到教学的快乐。此外,教学热情不仅体现在课堂,也应该延伸到课外。老师与学生交流渠道应该是开放而友好的。公示手机号码、邮箱、QQ、微信等联系方式,便于及时发现问题;通过与学生交流,帮助他们答疑解惑,也分享音乐、电影、生活乐趣及人生感悟。师生间愉快的交流有利于营造快乐的课堂学习气氛,学生爱屋及乌,从而喜欢这门课程。(2)传递人文关怀,建立和谐师生关系人文关怀源于西方的人文主义,其核心在于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中共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提出“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老师也应该关注学生内心感受,帮助他们正确对待学习和困难。新型师生关系不是猫和老鼠、警察与小偷之间的监管关系,而是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交流。学生成绩差、调皮、叛逆,正说明他们有顾虑、有困难、有不足。可批评指正,不人身攻击;可声严厉色,不谩骂指责。教师应该对学生多鼓励,课后单独批评指正,让学生既体会到成就感,又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尊重和关心。优秀的老师应当鼓励学生跃跃欲试,允许学生答案不完美,允许词汇句型使用不规范。一旦有过一次成功的体验,他们的心门会被开启、防线会解除,产生“我想说”的动力。因此英语学习过程不仅是解决语言技能问题,更是强调“养成教育”,即培养学生自信心、钻研精神及良好的学习习惯。(3)精心设计课堂活动要解决沉默问题,学生要有事可做、有话可说。首先,教学目标明确。只有清楚语言学习目标才能设计教学步骤,真正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每堂课应该有相应的语言目标、文化目标、写作目标、阅读目标等,这就意味着老师必须认真备课,研究教材特点与学生特点,使活动设计有据可依。其次,课堂活动动静相结合。一堂课45分钟要均匀分配,要安排时间让学生“动手、动脚、动口”。比如写作课,老师讲解写作结构、提供范文参考,再给予学生时间并完成相应训练目标。又比如词汇教学要精讲多练。相比高中,大学英语词汇量、高频词、高级词汇大量增加,如果老师单一讲解单词含义、提供例句势必让学生产生疲劳。老师应该精选单词,对用法复杂、词性含义多样的词汇提供更多例句,同时配合例句操练、小游戏、讨论、朗读、速记等方式提高学生参与度。再次,课堂活动要遵循多样性与高效原则。警惕课堂活动单一化与娱乐化。既不能90分钟全是老师一言堂,也不能全由学生唱主角;也不能为了赶教学进度,简化课堂活动,或者为了应付教学,安排学生看电影或让学生表演。表面上教室里掌声笑声一片,满足了眼福,实际上语言操练的有效性是无法得到保证的。既注重输入内容与形式,也注重输出应用能力的培养。(4)改进提问策略提问能帮助学生启发思维,加深理解,巩固知识要点。提问不是活跃课堂的手段而是检阅学习效果的形式。首先,课堂提问要“有备而问”。老师不能搞突然袭击,讲的某处兴趣所致而随意提问,让学生措手不及,慌乱之下无法提供有质量的答案。根据学习目标,系统地、有针对性地设计课堂提问。并且问题要有效传递,问句用语规范、意思明确,并通过口头陈述和多媒体展示帮助学生强化理解。其次,课堂提问要“有深有浅”。不要频繁使用yesornoquestions致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同时也不要为了炫耀老师水平在问句中使用超纲词汇或提出超出学生的实际理解范围的问题。鼓励基础较差的同学回答相对简单的问题,启发成绩好的同学参与复杂问题的讨论,给予性格安静沉默的同学充当组长或发言人的机会。老师在提出问题之后给学生思考和讨论的时间,学会倾听,不随意中断、指责、否定,学生陈述完了以后老师评价合理部分、引导偏颇、查漏补遗。最后,给予学生经常讨论、模仿、演示的机会,使他们逐渐适应众目睽睽的压力、释放内心的顾虑、展示自我的魅力。我们要坚信青年学生是富有热情与创造性的,只要给予他们一个机会和平台,他们就能制造惊喜。
结语
课堂沉默问题归根结底是交流不畅的问题。教学目的未能体现,教学活动未能实施,教学理念未能传达,只要老师有爱心、耐心、责任心、决心就能实时恰当地找到解决办法。总之,人文关怀帮助学生建立起积极的学习情绪;系统灵活地设计教学环节使学生高效参与;提高课堂设问策略给学生提供了大量语言实践的机会。作为语言教学,既要有有效的学习过程体验,也要有显著的学习效果。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有一句名言“: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通过老师的努力,学生愿意参与、积极体验、敢于挑战,从根本上解决畏难情绪、惰性习惯,不在沉默中堕落,而在张扬中奋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刘向前.论课堂沉默[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05.
[3]乔春华,王扬.地方高校英语专业学生课堂沉默的现状与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15):49-50.
[4]王守仁.关于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1.
作者:吴建荣 单位:长江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