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会计电算化作为财会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了解手工会计原理的基础上学习如何用计算机软件处理会计业务。本文以“微课”为背景,从民办本科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角度出发,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提出改革措施,希望能对民办高校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微课;会计电算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6401(2016)08-0075-01
“微课”作为一种新模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的课堂教学中。以微课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可实现资源共享、重复使用。笔者结合教学经验,从微课角度对传统会计电算化课堂进行分析,提出“微课”视域下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改革措施[1]。
一、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内容简单
教学主要采取上课与上机相结合的方式,教学过程为模拟企业在一个会计期间发生的经济业务,以基础设置为出发点,与其他子系统和报表处理系统对接,让学生通过实践来掌握财务会计软件的操作方法。纯粹的“教”与“学”使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沟通,不利于提高学习积极性,只是机械地学习整个账务处理流程,而容易淡忘所学知识,缺乏对账表数据的具体应用。
(二)师资力量不足,实践能力欠缺
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师大多是毕业后直接从教,专业知识比较单一,缺乏实践经验,对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中的应用了解甚少,只教会学生理论知识,缺乏实践技能的训练。
(三)教学软件不足,教学方法不合理
传统教学方法是教师一边讲,学生一边操作,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缺乏主动探索的机会。这种方法虽然可以使学生迅速掌握操作步骤,但学生缺乏自主思考,学习效果较差。近年来,已有一些高校开始采取网络版财务软件作为教学软件使用,但是巨额的软件费用使得一般院校望而却步,且正式软件没有练习功能,在教学过程中的适应性并不理想。
二、微课在会计电算化课程中应用的可行性
(一)微课教学模式丰富,教学重点突出
微课可以设计仿真企业会计工作情景,录制真实的账务处理过程,形象展示实际工作,加深学生对真实工作的认知。微课把会计电算化整体知识划分为单个知识点,教学重难点突出,可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对知识的需求。
(二)网络教学,资源多次使用
微课采取视频方式,教学重点是专业技能操作,教学场所不再拘泥于网络实验室,而是可以出现在具有电脑和网络等有移动网络终端设备的任何地方。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通过边观看微课视频,边操作账务处理的方式学习,迅速接受新知识。课堂教学过程中只需解决实践操作中的问题,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同时,会计电算化课程不同于其他会计课程教学,学生每一个小失误,都会花费教师很多的时间重复讲解,导致课堂效率低下。而微课可以把易出错的知识录制成视频,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纠错,提高教学质量。
(三)实现网络教学,提高实践能力
微课可以采取网络软件教学,搜集不同案例进行仿真操作,可以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单一性[2]。同时,学生可以在学习中评论微课的学习效果,采取信息反馈等方式与教师随时随地进行沟通。
三、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首先,微课视频的录制者应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这不仅可以解决青年教师缺乏实践经验的问题,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指导。其次,会计电算化的教材应是最新会计准则规范下的业务处理,教材内容应丰富多彩,尽量选取教师自编教材。教师应运用财务软件指导学生独立完成电算化操作,并与其他课程紧密结合。第三,微课视频如何实现移动、远程学习等,是教师和学生的首要探究任务,教师设计课程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体现重难点突出、简短精炼、通俗易懂等特点,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第四,微课视频实现网络终端学习,教师应设置有效的手段督促学生自主学习。民办高校学生基础相对较差,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会计电算化课程的考核应采取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方式,最终的考核方式应多种多样,以此督促学生自主学习。最后,微课制作应采取仿真手工会计与仿真电算化结合的方式,将一套会计业务资料用两种手段操作,将不同做账方法进行比较,增强学生对会计业务处理的感性认识,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四、结语
高校的微课建设和应用尚处于初始阶段,因此,教师应重视微课教育,在课程制作过程中不断吸收优秀微课资源,积极吸取学生反馈的建议,不断改进课程质量,以便提高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水平,加强微课在会计电算化课堂教学中的教学实践。
参考文献:
[1]蔡丽.微课在会计电算化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探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4(11):273-274.
[2]周虹.本科会计ERP电算化教学改革思考[J].财会月刊,2015(9):120-122.
作者:白晓花 单位: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