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糖尿病的患病率逐年升高,已成为世界健康的一大难题。老年人口在人群中所占比例也呈逐渐升高趋势,因此老年糖尿病的比例占相当大的成分[1,2]。老年糖尿病人群中,更容易发生糖尿病高血糖高渗状态[3],渗透压的高低与预后有密切的关系。目前未见关于糖尿病患者渗透压改变的危险因素的报道。因此本文尝试探索糖尿病患者高血浆渗透压的危险因素。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纳入2012年4月1日-2013年4月1日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639例,男328例,女311例,年龄21~93岁,平均年龄(66±13.8)岁,糖尿病病程0~40年,平均病程8.36年。排除标准:神志不清不能自主饮水的患者,糖尿病肾病出现肌酐升高的患者。
1.2方法
(1)采集入院时所有患者静脉血、尿标本。测定血葡萄糖、电解质(钾、钠)、糖化血红蛋白及尿微量白蛋白/肌酐(MAU/CR)。(2)血浆渗透压[4]:采用公式计算得出有效血浆渗透压:[2(Na+K)+血糖],单位均系国际标准单位mmol/L。将血浆渗透压分为4个组:低渗(<285mOsm/L)、正常(≥285,<295mOsm/L)、临界高于正常(≥295,<300mOsm/L)、高渗(≥300mOsm/L)。(3)糖尿病肾病分期标准:正常、1期、2期(尿微量白蛋白/肌酐<30mg/g)、3期(尿微量白蛋白/肌酐≥30,<300mg/g)、4期(尿微量白蛋白/肌酐≥300mg/g)。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软件数据分析。采用OrdinalRegression回归分析进行危险因素的评估。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特征分析
在我院住院糖尿病患者中,血浆高渗的患者比例达到了43.3%(277/639),渗透压偏高的比例占到29.0%(185/639),即血浆渗透压大于正常范围的比例占到72.3%。
2.2危险因素分析
从Ordinal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糖水平、年龄、糖化血红蛋白是糖尿病患者高血浆渗透压的危险因素(P<0.05);糖尿病病程与血浆渗透压有相关关系(P<0.05),但呈负相关。血糖水平越高,血浆渗透压越高;年龄与渗透压相关,但是临界点在年龄<60岁,表明大于60的人群比60岁以下的人群,更容易发生血浆高渗;糖尿病病程与高渗的关系,因相关系数系负数,表明病程<5年的更容易发生高渗状态;糖化血红蛋白>9%,是血浆渗透压升高的危险因素(P<0.05)。性别及糖尿病肾病不同分期对血糖渗透压没有影响(P>0.05)。
3讨论
本研究发现,住院糖尿病患者血浆渗透压升高的比例达到72.3%,其中高渗透压比例高达43.3%。国外有研究表明,普通人群中超过50%的老年人的血浆渗透压均升高,并且20%的人群血浆渗透压明显升高,血浆渗透压的升高与血糖升高关系明显[4]。血浆渗透压的升高即意味着液体从细胞内转移到细胞外,也就是细胞的脱水。糖尿病患者,血浆渗透压的升高会促进并发症如失明、截肢、心血管疾病的进展[5,6];即使血糖正常的人群血浆渗透压的升高也会导致活动能力的下降、死亡率增加,因此对水平衡的关注是一个重大的卫生问题。血糖升高是渗透压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糖可导致渗透性利尿,尿糖升高引起肾小球滤过率增加,引起脱水,导致血浆渗透压的升高;既往研究也表明血浆渗透压升高与血糖的关系[4]。因此血糖控制对糖尿病患者渗透压的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本研究中,同样证实了高龄人群更容易出现更高的血浆渗透压;不过,临界点在60岁,也就是说60岁以上即是血浆渗透压升高的危险人群;既往经验表示年龄越大高渗风险越高,但本研究并没有发现60岁以上的人群中,年龄与渗透压升高的相关关系。既往研究证实,老年人的渴感减退导致主动摄水减少,尿浓缩能力下降,全身总体水量降低,这些均会导致老年人出现血浆渗透压的升高[7]。在本研究中,糖尿病病程与血浆渗透压呈负性相关;老年糖尿病患者起病隐匿,就诊及确诊较晚,通常因其他疾病住院发现血糖高,因此对血糖的关注度不够,导致血糖较高,所致血浆渗透压升高。因此,需要对60岁以上的老年人更多的关注水平衡,关注糖尿病教育及血糖的良好控制。
作者:陈利鸿 程莉惠 李莎 李华琦 傅徐泉 刘宜东 钟晓卫 单位:四川省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内分泌及代谢病科 核工业四一六医院检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