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庙会的衰落与恢复
传统庙会衰落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直到80年代才开始慢慢恢复。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方面是战争的原因。济南章丘危山之上曾经聚集了众多庙宇,由此形成了盛大的危山庙会,庙会时间是农历三月初三和八月初八,当地民谣称:“北京城,天津卫,不如逛逛危山会。”然而如此一个民间盛会,却在1938年日军的炮火中被迫中断。胶州艾山的三月三庙会也是由于日军炮轰庙宇而停办。沂源大贤山的庙宇同样毁坏于侵华日军的炮火之下,其一年一度的“七夕”庙会也中止了许多年。北方地区山上的庙宇大部分毁于抗日战争时期。战争摧毁了庙宇,也就摧毁了庙会的载体。庙宇消失了,庙会也就失去了依托,失去了宗教内涵,最终失去了信众。另一方面是政治运动的原因。新文化运动大力批判传统文化,将神像捣毁或扫地出门,空闲的庙宇被改造成新式学堂。这是自封建王朝被推翻后第一次普遍性的破坏,其结果不仅严重摧毁了庙会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而且动摇了乡村民众的心理。千百年来积淀的传统因此土崩瓦解,庙会也在这样的风暴之中逐渐衰退。从新中国成立一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庙宇多次受到冲击,众多僧侣和神职人员被迫还俗,民众的信仰活动被当作封建迷信受到批判和摧毁,几乎所有的宗教场所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扫除“旧思想、旧风俗、旧文化、旧习惯”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很多传统的东西都被视若毒蛇猛兽,各地的庙会受到不同程度地冲击。强大的政治手段不仅将庙宇像污泥浊水一样抛弃,而且还从思想上让人们产生厌恶。从物质到精神,再到心理层面,很多传统文化被彻底的丑化和抛弃,庙会逐渐从民间生活中退出。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的思想逐渐解放,庙会作为各个地方有影响力的文化活动,重新被人们认识和重视。这个时期的庙会,注重的是物资交流以及宣传地方特色,并没有真正恢复传统的庙会文化内涵。为了让庙会有个落脚点,各地在传统庙会所在地重建或修复庙宇,逐渐恢复或重新编排了一些传统的庙会项目,如泰安岱庙的“封禅大典”。然而,人们对这些复兴的庙会总感觉有所欠缺,反思之后发现,首先缺失宗教。虽然庙会恢复了,重建或修复的庙宇也安排进了僧侣,并举行了宗教活动,但这些活动往往缺乏宗教虔诚,更多的只是一种表演和形式。同时,宗教建筑和宗教艺术品的粗制滥造,也使庙会的宗教内涵大打折扣,少了真实,多了虚假,从而也就失去了虔诚的信徒。任何参会者都不会在模型与道具以及假模假式的表演前表达自己的诉求,这是宗教缺失的重要原因。其次缺失的是文化。
庙会组织者并不是没有想到让文化介入,他们也搬来了剧团,组织了杂耍和民间艺术表演。从形式和品种上,应该比传统庙会更丰富、更热闹,但人们为什么还是感觉有所缺失呢?这主要是由于虚假。传统的庙会演出固然也有商业因素,也有牟利的目的,但是在神明所在地,面对着虔诚的赶会者,传统演出无形中就多了一些恭敬与虔诚。现代的庙会演出并没有这样的肃然与虔诚,所有的宗教文化活动似乎都是表演,很难使参会者亲近庙会、融入庙会。庙会举办者之所以在庙会的恢复过程中缩手缩脚,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对政策把握不准确,另外还有对庙会的不正确认识和理解。从各地举办的庙会现状来看,地方政府之所以恢复庙会,一个根本的出发点是通过庙会的形式,招商引资,树立政府文化形象,获取经济利益。于是,庙会在热热闹闹的剪彩中、讲话中、电视镜头前完全沦为宣传的手段,庙会组织者也在心满意足中如释重负,完成了既定的任务。至于庙会的效果如何,则无人问津。这样一来,为政府服务就是庙会的定位和追求。与此同时,庙会也有实际的经济利益追求。对于主办者而言,举办庙会不是纯粹为了文化公益,也不是为了招商引资,而是为了谋取经济利益。如济南市千佛山庙会,本来是山、会统一,即民众在赶庙会的同时,也可登千佛山一赏秋景。但由于千佛山成为公园,需要门票支撑,所以庙会就自然而然地被分割成两个部分:赶会和登山游园。千佛山庙会的主场地是千佛山,要登千佛山必须首先购买门票。而赶庙会的人未必愿意购票登山,这样,原来完整的千佛山庙会被一分为二,文化演出在园内,物资、山货以及小吃等在公园门外,往往门外人头攒动,园内则门可罗雀。一个完整的庙会在行政部门的干预下,内容支离破碎,规模越办越小,文化氛围越来越淡。于是庙会组织者和千佛山协调,将庙会迁至园内,成为公园的附属,前提是摊位必须收费,且参会者也必须购买门票,庙会成了公园提高门票销售额的重要手段。至此,一个自由参与的庙会被摊位费与门票制度冷漠隔断,闲情逸致顿时由于经济利益而烟消云散。由此看来,20世纪80年代开始恢复起来的庙会,在经济利益的主导下,不可避免地被转变了性质,这是庙会失去“味道”的根本原因。
二、当代庙会文化建设的思考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是文化建设长期严重滞后。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文化先是为经济搭台,成为经济建设的辅助;接着文化成为各地的名片,发生了众多“争名人,争故里”、争历史文化名城、争世界文化遗产的事件,甚至出现了争挖名人祖坟以引起世人关注的行径。进入21世纪,文化又以重要资源的名目,成为产业的载体。对于庙会这样的群众文化形式,仅仅从经济角度考虑是不行的,必须全面考虑如何来加强庙会文化建设。首先,应当摆正位置,明确地位,肯定作用。各地应该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来正确对待庙会建设,将其纳入国家和地方政府文化建设的规划之中、财政预算之中,使其成为当地重要的节庆和社会文化生活的一部分。政府应当使纳税人充分享受庙会这样的文化形式。其次,应当尽力恢复原有的文化内涵。对庙会的宗教和文化项目进行复原式清理,尽量减少表演成分中的假文化。虔诚应该是庙会宗教文化的核心,也是四面八方赶会者所期待、向往的目标。无论是宗教人士,还是赶会者们,都希望通过庙会净化心灵,得到精神洗礼。思想纯洁应该是庙会宗教文化的基本追求,虚假做作,甚至彻底歪曲宗教本来意义的仪式都应当摈弃、清理。同样,文化演出也应该如此,以娱神娱人为中心,而不是以卖票为目的。庙会演出不同于剧场演出,其目的也不仅是为庙会助兴,而是和宗教活动一样,都具有净化思想灵魂的作用。最后,应当尽量减少管理上的障碍。要把庙会建设成为自由开放的场所,正如一些专家所言,庙会可以办成精神的“狂欢节”,让人们在逛庙会的同时,身心得到放松,在没有任何压力和负担的状态下,愉快地参与庙会。
对于庙会上的摊点,应该借鉴国外跳蚤市场的经验,尽量采取宽松自由的管理方式,少设置一些障碍,多增加一些人情味儿。至少应该和市场管理相区别,要让卖家心甘情愿地到庙会上摆摊卖货,让赶会者在琳琅满目的商品中获得一种不同于商场购买的文化愉悦。西方和日本一些宗教场所的摊点,和我国传统庙会一样,所售卖的商品大多带有义卖和施舍的成分,并不在意销售额。人们之所以钟爱地摊和愿意赶大集,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样的贸易方式贴近传统,没有程式化的束缚,可以亲近商品,亲近卖者,可以讨价还价,享受购买的快乐,享受自由选择的愉悦,享受没有任何约束的挑挑拣拣。虽然近代以来的庙会已经和物资交流大会密切结合了,但是庙会还是以其第一现场的特殊环境,有别于一般性的物资交流,有别于寻常的集市,有别于剧场看戏和商场购物。这是因为庙会上的物资交流,前提是文化。文化是庙会的主题,商业只是起着辅助的作用。同时,庙会的商业交易场所是露天的、户外的、空阔的,这是与自然合一相融的形式。发挥庙会场地人文环境、自然空间的优势,突出现场感,净化宗教和文化环境,丰富其内涵,庙会的味道就会逐渐浓厚,庙会所独有的文化魅力也将逐渐被人们认识和了解。无形之中,庙会文化将净化人们的灵魂,提高人们的文化品位和素质。
作者:张从军
相关专题:百度招聘 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设计
[asp.net电子商务网站论文]ASP.NET在电子商务网站中的
建筑设备论文2017-02-05 16:3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