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中国传统刺绣兼具装饰性与实用性,其民俗图案的造型艺术具有构图饱满、中心突出、整体性强、简练夸张、生动淳朴、配色丰富等特点:图案形态之间多样统一,构图饱满,具有“整形”观念,既是指形态的完整性,也具有成双成对之意;造型生动简练,突出主要特征,夸张的手法使得刺绣图案的风格呈现出自然淳朴的稚趣美;色彩搭配继承了民族装饰用色的传统,丰富而大胆,同时带有鲜明的地域性。刺绣图案以造型艺术的形式美,加上传达吉祥寓意的内容美,构成了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与内涵的意匠美。
关键词:刺绣、民俗图案、造型艺术
刺绣是中国各地普遍存在的一门传统手工技艺,是我国民间服饰及物件上的主要装饰手法,在中国各地具有不同的风格与技艺特色,其中以“四大名绣”——苏绣、湘绣、粤绣、蜀绣为代表。刺绣是兼具观赏性与实用性的工艺形式,不仅因精美的图案具有极高的装饰价值,而且其反复绣缀的形式还可以增强衣物的耐用度。虽然后来出现了很多纯观赏性的刺绣艺术品,但这种兼具实用价值和装饰效果的日用品在民间仍占一定比例,其中主要是为儿童和妇女装饰衣物。民间手工刺绣不同于商品生产,针针丝线充满了感情,通过刺绣技艺与图案的象征意义传达出人们内心的情感诉求和美好愿望。正是因为民间刺绣图案的装饰美感是建立在实用功能基础之上的,所以图案的内容反映的都是百姓最基本的生存意识和生活需求,与衣、食、住、行密切相关。绣品按其种类可以分为服饰类、布艺玩具类和生活物件类。其中,服饰类包括鞋帽、围嘴、裹肚、遮裙带等,既实用又美观,同时也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布艺玩具类包括虎枕、狮枕、鱼耳枕等,圆润饱满,稚拙可爱,传递着母亲对孩子的关爱;日常生活物件类包括荷包、钱包、香囊、挂件、烟袋、扇套、耳套、床单、被面、帐幔等,物尽其用,赏心悦目,展现了劳动人民的心灵手巧。虽然绣品的种类、形式丰富多样,但其图案的造型艺术归纳起来亦有一些规律可循。通过对这些规律和方法的探索,可以更深刻地认识和了解中国传统民俗图案艺术形式的特点。一、构图饱满,中心突出中国传统民间刺绣图案饱满,中心突出,多采用主题式、对称式或边缘式的构图。主题式一般分为单独纹样与适合纹样,图案面积较大,在装饰空间内可作均衡有序的布局;对称式具有一种中规中矩、稳重大方的美感;边缘式构图则一般集中在衣服的底摆、门襟、袖口等边缘部位。刺绣图案一般是多个形象元素的组合,在装饰空间的布局中充分展示主体形态的同时,巧妙利用形与形之间的主次、疏密、聚散及动静的关系,既使得构图饱满,中心突出,又符合多样与统
一、对比与调和、节奏与韵律等基本形式美法则
例如,常见的“凤戏牡丹”题材(如图1),强调一个“戏”字,两只婀娜多姿的凤凰环绕着中心最大的一朵牡丹飞舞,画面中其他花卉、枝叶与其穿插呼应,动静结合,令人赏心悦目。民俗图案往往采取视觉中心点的构图方式,由此产生出从一点到多点的结构,反映出追求视觉满足的多重堆砌倾向,具有满、实、稳、匀的特点。此外,规则的几何图形结构,如圆形、四边形、菱形等,在规范结构的同时又富有变化,因此具有了结构稳定、主次分明、变化有序的理性风格。在这幅“五谷丰登”中(如图2),整体呈现圆形结构,构图饱满,画面中心的宫灯元素最为突出,四周围绕着谷穗、梅花、蝴蝶等元素。老百姓期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通常以宫灯或灯笼元素作为主体图案,利用汉字的谐音,以灯寓“登”,并在灯旁悬挂谷穗,代表五谷;梅花因其具有老干上发新枝的特点,蕴含了“万世不灭”之意,而其五片花瓣亦可象征福、禄、寿、喜、财,即“五福”。民俗图案具有雅俗共谐的特点,富含在感性与理性、自由与限定之间较为模糊的韵味。它的“俗”表现在构图形式的饱满、稳定和多点堆积的感性方式;而“雅”则体现在规范几何形的理性构图、图案中有规律性的变化,以及在一些图形描绘中所展现出的生动灵巧、轻盈多姿与婉约秀雅之感。
二、整体观念,简练概括
传统刺绣图案普遍具有一种“整形”观念,折射出中华民族崇尚事物完整、圆满、统一的审美心态。这种观念首先是指形态的完整性,讲求面面俱到、有头有尾、不可残缺。这不仅是指图形本身的完整性,还要对其中各个装饰元素的完整与统一进行精心布局,很少出现残缺不全的图形。因此,形态的起伏变化、形与轮廓的契合、形和形之间的穿插与迎让、首尾的顾盼与呼应等是传统民俗图案最为典型的特征之一。(如图3)另一个整体观念是指由两个相对的图形构成“整形”,成双成对,即为“俪偶”之象。其核心思想来源于老子的《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一阴阳观念是中国古老的哲学思想,包含了万物相对相承的现象。(如图4)传统图案的造型整体性还具有生动简练的特点,表现在对物象形态进行归纳提炼,大胆舍弃次要的细节,突出主要特征,从而展现其原始、淳朴的本质面貌。这是由服饰和物件有限的装饰空间以及刺绣的制作工艺所决定的。造型上省略繁复的结构、细节,轮廓鲜明清晰,突出对象的外形与动态。最为简洁概括的造型是抽象几何形,这些由精神体转化为物质体的图形,是现实与想象的结合,不仅简约凝练,还具有形态优美、静中有动、连绵不绝等特点。形态概括为点、线、面元素,使得刺绣图案具有较强的符号化特征,譬如衣服边缘的曲线、折线、圆点、块面等有机组合,形式感极强。
三、生动夸张,淳朴稚趣
传统图案由于外形轮廓被主观简化,需要夸张、强调出形象的主要特征,因此打破了原本自然的比例,呈现出局部多变、整体简单的造型方式,使得民间刺绣图案的风格具有了生动、活泼和稚趣美的特征,令人回味无穷。创作者随物赋形,即根据所表现对象的不同形态给予生动的描绘,对原型提炼概括的同时进行夸张、变形,使形态趋于艺术化和情趣化。夸张是在不脱离现实形象的基础之上,发挥想象力,抓住对象的某种特征加以强调或夸大。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对象的特点更鲜明,个性更突出,图案更具艺术感染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更好地适合装饰空间。这是我国民俗图案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造型特征。例如,有的动物纹样身上满是花草、蔬果等植物纹样,这是合乎情理的想象与艺术夸张。民间艺术家也是普通的劳动者,因此民俗图案的造型观念十分单纯,更多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体现出贴近生活的稚趣美。但传统刺绣图案的艺术价值和魅力所在是它并没有简单、刻板地模拟对象或照搬生活,而是进行了艺术化的提炼和升华。老百姓创作的过程是运用自己最熟悉、最直观的生活体验,用主观随意甚至是违背常理的手法来表现,朴实地展现出他们内心丰富的想法和对自然万物的理解。因此,这些艺术形象具有着自然淳朴的随意性。但正是由于这种随意性,将许多看似关联不大的形象结合在一起,才打破了固化的、常规性的思维方式与构成规律,能让欣赏者产生意外的惊喜,也能让画面产生出一种欢快活跃的气氛和稚拙天真的情趣。例如,“一路连科”图案(如图5),将古代士子、莲花、芦苇等看似无关的元素巧妙组合,造型生动夸张、淳朴自然,洋溢着一股稚趣之美,传递出百姓追求科举仕途顺利、一举高中的心愿。这些刺绣题材和形象是民间艺术家们将自己对自然和生活观察的直觉,用心灵的体会来倾诉与表达,是其发自内心的情感与赞美,因而显得格外真实、生动和传神。
四、配色大胆,丰富多彩
色彩在刺绣艺术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我国的传统向来喜好华丽、鲜艳、浓烈的色彩,民间刺绣的用色便继承了民族装饰用色的传统与特点,大多用色较活跃,丰富而大胆。当然,也不乏一些质朴素美的配色风格。不同的生活环境与刺绣者的文化层次决定了刺绣所表现出来的审美情趣,因而形成了不同的风格,色彩也带有了鲜明的区域性。譬如,西北地区人们的服饰都与鲜花密切相关,如绣花帽、绣花衣、绣花鞋、绣花袋等,除了图案、针法丰富多样以外,色彩也非常引人注目。在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的江南地区,以苏绣为代表的刺绣作品就与其形成鲜明的对比。苏绣受文人绘画影响较深,图案精致复杂,甚至以针代笔进行绘画式创作,用色多变,形成一种“雅文化”。即便是民俗题材,也不失细致精美、雅俗共赏的情韵(如图6)。而处于广东地区的粤绣,则呈现金碧辉煌、装饰华丽的南国艺术特色,造型饱满,色彩强烈,富丽堂皇(如图7)。在各少数民族中,对色彩的审美与崇尚仍旧保持着由古代延续下来的若干传统特征。例如,白族喜好白、青两色,认为白色是纯净、高尚、光明、吉利的象征,而青色则有希望、实在、感情真挚之意,此二色搭配代表清清白白,光明磊落;苗族刺绣常用红配绿、紫配绿、紫配黑等,反差强烈,但经过相互穿插与黑白色的调和作用,虽然夸张,但依然和谐悦目;彝族、纳西族等喜好黑色,认为它有高贵、旺盛、勤劳和真诚之意,因而常使用黑地彩绣或黑衣、黑地加白线素绣。 刺绣图案通过色块的明度、冷暖对比,加上巧妙、精心的安排,将各色块面积比例与位置进行了恰当的艺术处理,使色块大小、疏密有致,鲜明中更显和谐。
五、结语
中国民间刺绣图案的形成不是偶然的艺术现象,而是与民俗、经济、宗教及大众审美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并体现了典型的地域文化特征。民俗图案首先以构图、造型及色彩等方面的形式之美取胜,同时又传达出吉祥如意的内容之美,寄托了老百姓内心的祈盼,两者完美统一,才构成中国传统刺绣图案的意匠之美。因此,刺绣并不单纯为了装饰,而是在其中渗透出人们的理想与追求,以及对生命价值的肯定。
参考文献:
[1]常卓.论中国传统民间服饰刺绣图案的意匠美[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
[2]常慧娟.民间刺绣图案的稚趣美[J].包装工程,2012:20
[3]章海虹.“非遗”视角下中国民族刺绣地域性图案学研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5:10
[4]杨玲.中国传统刺绣艺术的风格多样性及其特征探讨[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5]高春明.中华元素图典:特装本[M].上海: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2009
[6]寻胜兰,彭琬玲.新民艺设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作者:吕静 单位: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asp.net电子商务网站论文]ASP.NET在电子商务网站中的
建筑设备论文2017-02-05 16:3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