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时代下传承民族文化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范文 - 400期刊网专业论文投稿机构

云时代下传承民族文化论文

时间:2017-01-22 19:56:50 来源:论文投稿

一、“云时代”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提出的挑战

1、以西方文化和主流文化作为核心的价值观念改变

根据地理分布来对中国的少数民族进行分类,可以分为跨境少数民族和内陆少数民族。这两类民族的最大特点是跨境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国际化,如朝鲜族、蒙古族等等;内陆少数民族有自己的语言,但多数此类民族的文字几乎都消失了,他们没有自己的出版物,没有信息传播的平台,使用统一的汉字。虽然内陆民族和跨境民族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发展速度不太一样,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他们的价值观念在新时期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他们盲目地向西方文化看齐、向主流文化看齐,他们认为西方的、主流的才是先进的。所以,在外来文化面前,他们会以一种开放的、乐观的心态来接受外来文化,将外来文化的点点滴滴融入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却把自己的文化看成是陈旧的、落后的予以抛弃。这种现象带来的后果是,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繁衍生息中创造的、带有自己本民族符号性格的文化正在以极快的速度消失在现代浪潮中。文化的消亡意味着一个民族的民族性和凝聚力消失。不可否认的是,跟任何文化一样,少数民族文化不免有一些相对落后和陈旧的内容,但是那终究还是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并使用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少数民族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2、数字化和电汽化对传统民族文化的冲击

相对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而言,数字化最为明显的标志是快速流通性和对文化性质的转换和加工;电汽化实现了文化和物质的批量生产,动力的加强和提高,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产品的产量。这两者的共同标志是“更快、更广”,包括传播的速度快,生产的进程快,文化的更新快。但是,少数民族的文化和技术是在特定的生计方式下,人们与自然、族群社会的互动而“悟”出的一种符合人们的认知和行动的、共同思辨的结果,具有相应的规律性和稳定性。少数民族同胞在电汽化和数字化的时代下,人们的生活节奏较之以往也加快了很多,思维方式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民族传统文化所表现出来的规律性呈现出了与时代不相协调的发展节奏。于是,在价值观念的驱使下,民族传统文化被当作一种落后的、陈旧的文化加以忽视甚至抛弃。人们不再思考在特定地理和自然气候环境下,在特定的天地系统中如何去改造和创造并利用传统文化,这使得民族文化失去了原有的活力与动力。

3、传统文化传承手段不能满足信息时代人们的教育需求

少数民族传统教育模式,特别是内陆少数民族,因为没有文字,因此也没有已记载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因此,这类民族在进行文化传承时,基本还保留着传统的“口传心授”模式,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进行有关技术、技能、自然、科技、道德教育等等方面的教育。传统教育最明显的特点是以家庭教育为主的,随时随地、潜移默化地,这种模式随事件发生随机随时进行,不需要固定的时间和特定的场所以及固定的教师。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特别是自国家推行义务教育后,现代教育的推行将学生集中到了学校,有了固定的课程目标、固定的教学场所和教师,开始了有计划、有目的、有步聚的现代教育模式。,现代教育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少数民族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在进入信息时代后,网络传媒深入了少数民族腹地,互联网的普及和手机终端用户的增加,现代教育里又增加了“网络”教育一项。这种教育内容更广、教育方式更直接、更符合当代少数民族的认知心理。因此,传统的教育方式不再能满足少数民族的学习需求,诸如蒙古族青年不再青睐于学习套马,侗族姑娘不再热衷于纺织一样。更何况机械化的生产已取代了传统的生产方式。

二、“云时代”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创新提供了契机

1、大数据时代的来临

大数据(BigData)“是指数据体量巨大、冗余数据多、数据价值密度低、要求处理速度快的数据”。[2]是依托媒体技术手段,立体、多维地集合图像、声音、文字、影视动画、虚拟现实,用数字化的形式将这些资源存储在数据仓库或者“云”端,并通过远程数据挖掘和智能数据分析的手段对已有资料进行加工和处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总会创造一些新的文化,同时也会有大量的文化被摈弃,当然,这些被抛弃的文化不能说是糟粕,只不过是在不同时代下使用者的主观选择带来的结果,这中间不乏一些文化的精华。有些文化不可再现,也不可复制。虽然在旅游开发的口号下,民族文化的抢救和保护得以复苏,但那也只是为了经济发展、迎合人们猎奇目的的“文化秀”,本质上并不能起到真正的传承和保护。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少数民族文化可以通过采集、整理、加工,将传统文化进行数据化的管理和保存,以便于今后的管理、传播、教育。

2、物联网技术的成熟

“物联网(theintermetofthings)是种用传感技术,按约定的协议,把所有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2]这种技术多用于地图引挚和博物馆导览中,许多大型游戏也利用该技术为基础进行开发。在内陆少数民族,特别是总人口低于10万的民族,其文化在与他民族的融合和交往中,其特点已不是非常明显,更有甚者直接被他民族文化濡化。虽然,在地方政府、文化部门以及一些研究人员的保护下,有一些文化通过图片和文字的形式得以保存下来,但是,年轻的下一代在而对这些文化记录时,他们无法对这些文化碎片形成切身的理解感受。但是,如果通过三维建模,将文化的形式和应用,通过传感的形式,让下一代能在相对真实的环境里切身感受,通过声、光、电、水、汽将网、物、人有机地连接成一张“网”,将特定时间、空间的文化以超时空的方式与将相关信息和人进行交互、传输以及共享。

3、云计算的使用

“云计算是通过使用各类先进的数据挖掘和分析工具、科学模型和功能强大的运算系统进行复杂的数据分析、汇总和计算。”[2]云计算是伴随大数据和物联网产生的一种运算服务系统。大数据、物联网的出现对多源海量数据存储、管理和分析提出了特别的要求,需要解决数据的分析、共享和整合等多方面的问题,云计算的出现和使用,正好解决了这一难题。“云计算是一种通过互联网,按用户要求动态提供虚拟的、可伸缩的计算资源的服务模式。”[2]目前,云计算的使用已相当广泛,也有专门的计算服务提供方,他们可以建立以云计算中心为载体的资源池来实现对数据的的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为不同用户提供不同层次的的资源应用服务。

4、移动互联的普及

据工信部2014年数据统计,中国的手机用户已突破10亿人。尤其是网络技术的普及,特别是4G网络的出现,更大大地增强了手机的通信能力。在中国广大的移动用户中,不乏大量的少数民族用户,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实现网络的访问。尽管,目前人们对于这种极速膨胀的信息爆炸持有不同的意见,但不能否定的是现当代人们对手机的依赖性,而这种依赖性也有其积极的一面。将移动互联技术应用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中,可以通过移动终端软件的开发和信息的生产,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通过手机推送的方式,通过微信、微博等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文化传播和互动。

三、新媒体技术应用于民族文化传承的可行性与方法

1、新媒体技术应用于民族文化传承的可行性

应用新媒体技术进行民族文化传承和少数民族通过传统方式进行民族文化传承,是两条平行和互为补充的传承方式。传统的传承更多地是进行文化实践、创新;而应用新媒体进行传承主要目的则是收集、管理和宣传,这两者互为补充。一直以来,少数民族的发展一直是国家发展的重要部分,国家支持并鼓励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也十分重视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对少数民族文化保护方面的投入也逐年提高,与此同时还出台了许多政策来保障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时下,计算机互联网的普及和少数民族经济水平的提高,电视、广播,网络、手机等在少数民族地区并不罕见。此外,教育水平的提高和经济、交通的发展,少数民族人口流动大,外出求学、打工、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他们外出进入一种他文化的环境中,离开了故土,却仍然有本民族文化的需求,比如信仰、禁祭、节庆、集体活动等等。这样一来,他们只能以另一个方式来释放自己的文化精神。国家的重视为创新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提供了政策和经济保障,科技的发展为新媒体技术应用于民族文化传承提供了技术支持,少数民族人口的流动又为文化传承和宣传提出更高需求。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利用新媒体技术进行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就变得非常必要也切实可行。

2、建设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云平台”

搭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云平台,是利用云技术解决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存储和传播的有效手段。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云平台提供基于云技术的储存服务和应用服务,任何社会公众均可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方面的信息(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上传到云平台上进行云端存储,同时云平台提供数据检索、查看、下载等应用服务。社会公众可通过各种终端,通过传统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各种网络访问云平台。云平台对于数据的分享和数据的使用均为有偿服务,鼓励大家分享数据,达到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目的。我国55个少数民族生活在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当中,操持着不同的生产生计手段。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长河中,在特殊的地理和自然气候条件下,各民族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和使用了包括生产、生活、手工、艺术等方面具有浓郁地方特点和民族特点的文化。通过建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云平台,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提供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云平台的建设也是新时期资源共享的一个重要手段,云平台建成后将形成融合多种网络、多种资源、多种终端、多种传输途径的一个信息存储和共享平台,对少数民族发展和国家文化建设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3、建设少数民族文化数字博物馆

在少数民族地区,人们的文化保护意识得到了大大的加强,而且已经形成了由地方主导和提供保障的文化保护手段。民族文化博物馆是突显特色,又相对较为有效的文化保护手段。目前,在少数民族地级以上地区,多都会建设有民族博物馆,甚至不少民族县也建设有民族博物馆或民族文化中心。建设博物馆的优势是能够将本民族文化形成一种制度化、规范化的呈现与保护,对于一些濒危的器物、仪式、风俗能够用行之有效的手段加以保护起来并立体呈现。但是,这也存在一些弊端,例如何任何一种文化都不会是一个时期的文化。虽然文化具有时代性,但时代性只是该文化的特征而已。文化必须是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它的生成、发展、演变必须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从目前的民族实物博物馆来看,虽说布展时充分考虑了现代技术的应用,但是有限的场地、美观方面的特殊要求限制依旧无法尽可能充分地呈现民族文化特征。因此,数字博物馆的建设就变得尤为重要。数字博物馆可以是实体博物馆的补充,可以是博物馆的网上展厅,也可以是独立于实体博物馆之外的展览方式。首先数字博物馆的建设成本相对较低;其次数字博物馆可以有多种有展览呈现方式,如图片的、影像的、动画的、图表的、文本的等等,这些手段的利用,文化就不再是简单的、单一的、片面的呈现,于是文化有了历史感、年代感、动态演变感,于是文化的呈现就丰满了;第三,数字博物馆可以超越地域和时间的限制。人们不需要亲自来到民族地区,只要打开网络或移动终端,就可以随时随地浏览民族文化博物馆。

总之,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达给全世界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少数民族对这种信息浪潮不应该是拒绝、恐惧。要认识到文化的更新和发展甚至消亡是一个必然的过程,不能驻足悲伤缅怀,而是要以一种积极的、开放的态度去发展,去改变、去利用。

作者:石玉昌 单位:贵州民族大学


更多区域经济论文详细信息: 云时代下传承民族文化论文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107112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张家星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投稿

相关论文

小说界编辑部

论文百科2017-03-21 12:08:27
相关学术期刊
《放射免疫学杂志》 《中国热带农业》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当代中国画》 《量子光学学报》 《中国有线电视》 《通信电源技术》 《科学咨询》 《供电企业管理》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