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篇: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对策及方法
摘要:本文研究分析了电力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提供了增强电力企业全员安全意识,提升电力安全生产的管理水平,建立电力安全生产的监督机制等方法和对策,为电力企业有效地实施安全生产管理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监督机制;管理水平;安全意识
前言
近些年,各行业的发展也都需要电力的支持,随着企业规模和数量的不断扩大,对电力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电力的安全生产会直接关系到电力企业的稳定发展,虽然说我国对电力企业实行了垄断经营的模式,而且也非常重视电力的安全生产问题,但是电力这种危险系数极高的企业,其电力安全生产水平一定要达到国家的安全标准,就目前来看,电力安全的生产水平与我国当前的电网要求还是有一定差距存在的。对电力的安全生产管理是当前电力企业工作的重心,我们此次主要列举了当前我国电力企业安全生产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这些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对完善的解决对策。
1.电力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
安全是企业永恒而根本的主题,电力安全生产不仅与电力企业生存息息相关,而且与电力企业社会认同度和经济效益密切相连,特别是电力安全生产会直接对社会生产和公众生活带来直接作用和影响,因此全面而准确地剖析电力生产环节,确定电力安全生产隐患,是当下的关键要务。
1.1电力安全生产意识不足
由于电力资源长期处于需求紧张的状况,这导致电力生产和管理中更多的精力被放在生产任务完成和生产目标保障之上,电力企业上至领导层面,中至管理层面,下至普通员工对电力生产没有足够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认知,导致电力安全生产存在不足,电力生产留有隐患和风险。出现因意识和认知方面的原因导致电力安全生产资金、人力投入不足,电力安全生产体系建设不系统,出现了落后的电力生产管理观念和管理方式,引发电力安全生产的隐患和问题。
1.2电力安全生产协调不力
电力安全生产不单单是技术、管理和安全部门的专职工作,而是涉及到电力生产各环节和各单位,可以说电力安全生产涉及面非常广阔,这就给电力安全生产带来了组织上、体系上的协调难题,一些职能部门没有对安全予以正确而完整的认知,忽视电力生产的整体安全,形成了部门利益对电力安全生产目标的侵占和挤压,进而不能达到电力安全生产的体系建设目标。此外,没有对电力安全生产的监督机制,不能在更高的层面协调、管控电力生产实际,这样的一种管理模式就会使电力安全生产逐渐沦为一个大家都会说的口号,并不会真正落实到实处,也就是说电力生产的隐患被无限地扩大,造成严重电力安全事故的频率也会越来越高。
2.实现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方法和对策
生产是电力企业经济效益取得,社会价值获得的基础,同时也是电力安全生产目标的核心出发点,因此只有通过电力安全生产的系统性建设手段,提升电力安全的作用,电力安全价值才能够得到稳定发挥,使电力企业的生产得到进一步规划,在有效防范事故和隐患的同时,以科学的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建立起电力企业生产和管理的新结构,做到对电力生产、电力企业发展的进一步强化。
2.1增强电力企业全员安全意识
电力企业要从各个层面和各个主体上提升安全意识,将传统安全管理、安全理论、安全方法加以整合和再加工,将“电力生产,安全第一”的思想和意识落实在生产、管理与操作的细节和过程之中。除此之外我们的电力企业还要创建领导安全责任体系,这一体系的建立主要是让电力企业的领导层们都能够真切地意识到安全问题的重要性,并结合电力安全生产的实际问题将主要的领导干部任命为电力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明确电力企业领导层的安全生产职责和需要履行的任务。这也是建立电力企业重视电力安全生产的意识基础。在管理者层面,电力企业要加强对安全职能部门和相关单位的安全培训,展开电力安全生产的目标讨论,制定电力安全生产的应急预案,实现对电力安全生产隐患的快速识别、及时跟踪和有效化解,将电力安全生产的缝隙控制在最低的水平。在员工层面上,电力企业要加强安全人员的培训和相关人员的安全教育,积极地组织我们的电力企业有经验的工作人员开展经验交流,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并定期或者不定期地举办一些电力安全生产竞赛及相关活动。这样一来就可以形成电力安全生产的企业共识和意识,将电力安全生产内化于电力员工的头脑和认知当中。
2.2提升电力安全生产的管理水平
管理是电力安全生产的根本保障,在安全科学和电力基础理论飞速发展的今天,各种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思想,先进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方法正在不断地创新和涌现。电力企业应该对各种安全管理方法和观念进行全面实践,以电力行业特点、市场经济要求、企业生存发展作为前提,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创新,不断地提升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质量,提高电力企业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尤其是对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制度要进行及时有效地创新,电力企业的领导层更要给予高度地重视,以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体系建设作为电力安全生产的保障基础,电力企业发展的目的就是在提升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同时,有制度性、体系性地来确保电力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
2.3建立电力安全生产的监督机制
监督体系是企业内部以专业部门和专职机构对企业生产和活动进行监控和监管的职能体系。新时期电力安全生产中也离不开监督单位、监督机制、监督体系对电力安全目标的维护和监管。当前企业要加强对电力安全生产的全面监督,利用监督体系的组织功能来对电力安全进行监督和管理,并开展对电力安全生产隐患的检测及排查,进一步落实电力安全生产责任,保证电力安全生产能够稳步进行,除此之外,电力企业还要加强对电力安全生产的各个细节上的监督和管理。创建一个系统性的全面性的监督管理机制,这样就能够更早更及时地发现电力安全生产中出现的问题。防止电力安全生产隐患的出现,以监督的特殊方式和手段实现电力安全生产的目标。电力安全生产并不是一句空话,而是与电力企业、电力员工、电力产业息息相关的重要工作,必须结合电力生产的需求、实际和变化实施最为严苛而标准的电力安全生产,要把握系统安全和与时俱进的思想,提升企业对电力安全生产的关注度和参与度。不断完善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建立科学有效的电力安全生产制度,并以规范化和系统化的发展作为最终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基准,将电力安全生产的相关方法和措施真正地落实到具体的操作、管理、监督和实施层面,已达到电力安全生产的终极目标。
结语
电力是一个国家生产经营活动最主要的辅助工具,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离不开电力,人们的生产生活更离不开电力。电力企业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长期处于垄断发展的状态中,有效避免了电力企业与其他工业企业的竞争,这也给电力企业充足的发展空间,但是这样的一种做法有好处也有坏处,电力企业由于没有了竞争,自身的创新力度也在这样的一种大环境下逐渐被消磨殆尽,自身的安全问题也逐渐被忽视掉了,而且电力企业的工作人员还缺乏相应的危机意识,这对于我们电力企业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现阶段我们要在发展电力企业的同时还要进一步稳固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紧抓安全生产问题才是电力企业当前最需要去做的工作,安全第一,经营第二,只有安全问题解决了,电力企业才能够急需向前发展。
作者:夏海龙 单位:绥棱县电业局
第二篇: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信息系统设计
摘要: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对促进社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电力为生产生活重要能源,为满足实际发展需求,必须要在现有基础上对电力生产模式进行更新优化,争取进一步提高其生产效率。就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分析,对发、变、配、输、用各环节进行管控,保证各项生产设备运行可靠性与高效性,加快项目推进进度。结合实例对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设计要求和要点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电力;安全生产;信息系统
对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进行设计研究,是提高整个生产过程管理效率的重要措施。需要结合实际生产需求,针对生产流程,构件一个科学有效的信息管理系统,在保证生产效率的同时,落实安全生产作业。需要对安全生产系统需求进行分析,做好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设计,设定电网资源管理、电网运行管理、电网调度管理、安全监督管理、生产技术管理等多个模块,提高整个生产作业的综合效率。
1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分析
1.1系统现存问题。现在基本上所有电力生产单位均建立了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已经由最初的单机dbase电网设备管理,逐渐演变成网络化生产MIS系统。但是就实际应用效果来看,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并不能完全满足“可控、在控、能控”要求。现在很多地区生产管理模式并未得到统一,各基层单位生产管理机构、调度管理、电网运行管理、生产设备管理以及作业标准化和检修要求等均存在较大差异,使得管理工作无法有效进行。并且区域内生产数据并未进行集中存放管理,无法实现对各地方单位全过程生产的监控与在线分析。并且数据汇报主要为报表形式,还存在实时性差、准确性低等问题。对于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应用,因为开发单位和时间不同,软硬件环境、系统功能、数据编码、数据流程以及数据结构等方面均具有较大的差异,孤岛现象明显[1]。另外,就现在系统应用效果来看,后期管理维护成本较高,使得同类系统建设水平存在明显差异,重复投资和资源浪费情况严重。1.2系统设计要求。对安全生产管理系统进行设计时,需要从实际需求出发,将设备管理和运行管理作为研究基础,争取通过系统的有效应用,来提高输变电设施和供电运行的可靠性。第一,需求分析。提前对电网设备公共信息模型特点进行分析,并掌握其应用需求,确定以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为核心的缺陷管理流程,以及停电计划流程,作为系统设备的主要开发方向。第二,系统设计。基于电力行业工作模式特点,并结合国家电网提出的“SG186工程”安全生产业务要求,从实际应用安全性、可靠性、可扩展性角度出发[2]。第三,功能实现。可以选择多种功能实现方式,选择成熟的工作流业务平台,保证系统功能完善前提下,全面满足用户实际应用需求。
2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需求分析
2.1系统设计目标。对电力企业生产管理信息系统进行设计,主要目的就是保证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并提高供电传输质量。为满足社会生产生活需求,电力体制已经得到改革,为保证电力生产企业的竞争优势,除了要做到上述目标外,还要进一步做好成本控制,提高电力生产经济效益。集约化管理已经成为电力企业发展的重要措施,对当前电力生产趋势进行分析,可以确定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纵向集成,横向整合”目标,即从全局范围内对所有数据和流程进行规范化和统一化管理。2.2系统需求分析。2.2.1功能性需求。电力生产复杂程度比较高,在基于其对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进行设计时,为满足实际生产需求,可以将其分为指挥决策层、生产管理层与生产一线层三部分[3]。其中,要重点做好系统管理职能的划分,包括生产计划管理、设备管理、设备缺陷管理等。2.2.2非功能性需求。区域内不同电力生产企业间信息化程度不同,所使用的信息化平台、软硬件环境也具有较大差异,这样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便需要与其他业务系统进行连接,这样就会存在不同支撑软件和技术体系结构,以及不同开发语言环境等因素对系统集成和交互效果产生影响。因此,在对系统进行设计时,除了要满足功能性需求外,还需要兼顾非功能性需求,包括平台化、先进性、开放性、标准化、易维护、可靠性、易操作、安全性、扩展性、灵活性以及一体化等。
3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设计要点
3.1系统应用架构设计。Oracle电子商务套件Rlli采用标准100%基于互联网的三层体系结构,在数据库层、应用层和最前端最终用户操作界面均可以有效支持LAVA先进互联网技术,对于整个系统体系架构所有层次均可充分发挥其具有的优势,实现效率的最大化,系统运行更为稳定[4]。Oracle应用软件能够将整合、开放技术贯彻到底,可以满足电力企业业务发展需求和软件平台规划开发需求,使得整个体系各层面具有开放性、伸缩性与集成性。3.2系统设计要点。3.2.1系统建模。主要是对业务范围内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因此需要对人力资源、组织、货物、信息等业务资源进行模型构造。资源模型作为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基础,包含了企业生产所需所有资源,如物质资源、客户资源、人力资源、资金资源和信息资源。规则模型主要包括控制顺序、算法、策略等,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过程模型主要是电力企业根据行业运行规则,结合自身设计来对生产资源进行运行控制。3.2.2业务流程。3.2.2.1缺陷管理模块。生产设备决定了生产安全性与效率性,为延长其服务年限,定期对其进行检修需要面临较大的难度,这样缺陷管理便成为生产安全管理系统内管理难点。缺陷管理流程即由运行人员发现问题后,进行缺陷填报,信息审核后发送给检修部门,对于可以自行处理的缺陷直接进行消缺处理,并进行缺陷验收。检修部门接收到缺陷处理请求后,形成处理工单并进行检修。工单处理后由检修人员填写消缺信息,交由运行人员验收,验收通过后关闭。3.2.2.2计划管理模块。对电力生产企业业务需求进行分析,可以将日常工作计划划分为周期性专业计划、缺陷消缺、项目性计划、状态检测等。企业资产管理可以根据不同计划来源确定计划工单,然后系统用户可以通过计划员工工作台对各个来源产生的计划工单进行整体分析、综合平衡、资源协调等安排组织检修工作。3.2.2.3数据库设计。电力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数据信息,并且现在业务复杂程度不断提高,为提高整个生产系统运行效率,需要建立相应的数据库。
结束语
基于我国电力行业发展形势,电力企业想要在行业内占据较大的优势,达到安全生产以及高效生产目的,需要对现有的安全生产管理系统进行设计优化,保证各个模块功能有效实现,对各类资源进行有效规划,以及所有数据的统一分析应用,进一步提高发展综合效率。
参考文献
[1]李春.基于MIS的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2.
[2]田嘉.国华电力煤炭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济南:山东大学,2015.
[3]缪韫.马龙电力公司安全操作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5.
[4]郑崇盈.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2.
作者:庄娜 单位:深圳市国电科技通信有限公司
第三篇:工作流在电力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摘要:工作流在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已被广泛的应用,但如何设计和开发完善的工作流体系是一项复杂而困难的任务,本文从额勒赛下游水电站电力生产管理系统的实际出发,简单介绍了工作流的基本原理、企业业务流程重组、模型构建、信息处理等方面的实现方案,其中不乏创新应用的部分,可为同类案例起到良好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工作流;电力生产管理信息系统;业务流程重组;建模;微信
1工作流的概念
工作流是对工作流程及其各操作步骤之间业务规则的抽象、概括描述,作为一种对常规性事务进行管理、集成的技术,也可看作是对业务过程重规划(BPR)的一种深化。工作流自20世纪80年代提出,1993年成立了国际工作流管理联盟(WfMC),工作流技术来源于管理信息系统,流伴随着EAM、ERP等开发应用而发展,在电力企业有着广泛的应用。
2工作流建设的任务
工作流是将一组任务组织起来以完成某个业务过程,定义了任务的触发顺序和触发条件,每个任务可以由一个或多个软件系统完成,也可以由一个或一组人完成,还可以由一个或多个人与软件系统协作完成。为完成工作流的建设,必须重点把握好以下工作:(1)企业业务流程重组(BPR):结合计算机管理系统的特点,以及行业、企业的管理的规范,制定科学、规范的管理流程和参考文档。(2)工作流的建造:对任务、流程控制、角色等元素的解析和建模。(3)运行控制:通过工作流引擎对过程进行控制和调度。(4)运行交互:指在工作流运行中,工作流引擎与人员和外部程序数据交互的功能。
3企业业务流程重组
企业业务流程重组(BRP)是将企业管理与计算机系统管理的特点结合起来的一种业务流程再构建,是工作流建设的第一步也是难度最大的工作,没有好的BPR就没有工作流的实际应用。BPR的主要目标是提高企业运营效率、改善企业资源利用,并提高企业运作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提高工作效率、量化考核业务处理的效率、减少浪费、增加利润、充分发挥现有计算机网络资源的作用。额勒赛项目公司充分解放思想,接受新的思维,逐渐适应计算机为工具的管理模式,首先对电力安全生产的核心业务进行了科学的BPR工作,包括两票三制、工作流在电力生产管理信息系统中的设计和应用游远盛(中国华电额勒赛下游水电项目(柬埔寨)有限公司,北京100031)摘要:工作流在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已被广泛的应用,但如何设计和开发完善的工作流体系是一项复杂而困难的任务,本文从额勒赛下游水电站电力生产管理系统的实际出发,简单介绍了工作流的基本原理、企业业务流程重组、模型构建、信息处理等方面的实现方案,其中不乏创新应用的部分,可为同类案例起到良好的参考作用。关键词:工作流;电力生产管理信息系统;业务流程重组;建模;微信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6.23.152物资供存、设备管理、安全和技术整改、检修和技改、标准体系、水文水工、班组建设等进行了大量的流程规范工作。
4工作流建模
工作流建模包括活动定义(工作流程基本属性定义)、角色定义、权限定义、业务规范定义、模型构建等基本任务,如下。(1)活动定义。一项具体的业务首先应该映射到对应的活动,活动之间具有特定的关联或继承关系,如一次大修理过程可分为修前计划、安全管理、现场管理、验收和试运行、检修总结和评价等工作任务(活动),每一项任务可再次分层定义。(2)角色和权限定义。工作流的执行过程是一种流动的审批模式,首先必须要定义好角色和对应的岗位以及人员,大修理活动一般包括项目负责人、班组长、部门主管、检修监理、安全管理人员、技术管理人员、计划管理人员和分管领导等角色,他们执行特定操作的工作任务,这些操作将在工作流引擎中转化为逻辑流程和权限控制。(3)控制节点。一项大修理业务可按照开工日期、起吊日期、回装日期、试运日期、验收日期等进行节点控制,这样系统可通过工作流引擎自动提醒用户执行特定的工作任务。(注:示例中的颜色标识为某项工作的完成率。)(4)过程建模。工作流建模包括过程模型、组织模型、资源模型和数据模型,本案的大修理业务主要是采用RationalRose的UML活动图来建立过程的概念模型。(5)工作流引擎。工作流引擎是指工作流应用系统的一个核心组件,可将Rose建立的概念模型转换为最终的物理模型,提供角色和人员、信息传递路由、内容等级、逻辑流程验证、授权控制等核心解决方案,工作流引擎一般包括流程的节点管理、流向管理、流程样例管理等重要功能。
5运行控制与交互
工作流管理执行体系是一种业务流程自动流转的“生产线”,特定角色对应的特定用户是系统中的主题,工作任务信息流是多部门、多岗位的纽带,用户可以通过微信、手机短息、电子邮件、门户等终端看到电脑针对自己列出的待办事宜,控制或跟踪每一项任务的状态。
6结语
工作流在实际应用中具有灵活性、高效性和科学性,在额勒赛电力生产管理建设中,我们充分引进工作流的先进设计理念,并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和设计工作,过程虽然复杂,但效果是非常显著的。工作体系的建设为本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的信息工具,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者:游远盛 单位:中国华电额勒赛下游水电项目(柬埔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