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络环境下高校群体性事件的防控策略分析 - 社科学术论文范文 - 400期刊网专业论文投稿机构

网络环境下高校群体性事件的防控策略分析

时间:2013-08-10 11:38:33 来源:论文投稿

【内容摘要】网络的广泛应用在给大学生学习生活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为高校群体事件的防控带来了挑战。网络环境学生群体性事件呈现突发性强、局部放大效应明显、网上网下联动、不可预见性强等特征。高校应从占领阵地、建立体系、构筑平台和提高网络道德和法制观念等四方面进行防控和应对。 
  【关 键 词】高校 学生群体性事件 网络环境 
  2012年1月16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第29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已经突破5亿关口,达到了5.13 亿,而学生是网民中规模最大的群体,占比为30.2%,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人群中互联网使用率在2011年已达到96.1%。由此可见,大学生网民呈现出数量大、网络的使用率高、上网时间长等特点,在网络影响下的学生教育与管理问题已成为高校管理中的新的重要课题。尤其在高校发生学生群体性事件时,如何应对网络的挑战,并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引导、化解矛盾、平息事端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一、网络环境下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的特征 
  (一)网络突发性强,传播速度快 
  在互联网的海量信息传播中,每秒都有数以亿计的比特信息出现,它可以迅捷地将信息发送给用户,甚至达到即时的水平。许多个性化、反常性、模糊性、神秘性、公共性的信息十分容易成为公众追踪的焦点,也同样可能在学生中间引发蝴蝶效应。在高校,BBS是校园网上的公共广场,像德国思想家哈贝马斯所说的能够形成公共意见的公共领域,一个可以自由交流和辩论的公共空间。在这里,国际国内的重大事件和突发事件以及校园的热点问题通常都会以最新最快的速度在这个媒介场所内出现,引发大学生的广泛关注,形成大量的讨论。最初可能只是某个人或少数人的意见,但随着意见的扩散和讨论的深入,各种观点发生广泛的交流、碰撞、退让、融合,个人意见就可能转化为多数人的集合意识,主题也逐渐趋向特定的焦点,形成具有一定规模、有着明确指向的网络舆情。 
  (二)主体的虚拟性和交互性 
  大学生多为离开父母异地求学,独立生活在半社会化的校园环境中,为寻求慰藉多为群体性存在,一旦涉及到群体或群体内个体的问题状况出现时,极易引起共鸣,产生十分明显的放大化效果;另外,网络身份的虚拟性、多元性,使其很容易藏匿其中,“面具”效应严重。加上大学生的盲目从众性和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也使其易于受鼓动,做出过格的行为,加剧事件的恶化。 
  (三)网络与现实的紧密互动性 
  互联网所构筑的虚拟空间,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试图对现实生活中人际互动关系的真实还原。高校学生的互联网知识和交流能力足以快速完成虚拟与现实的相互映射。在群体性事件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现实与虚拟紧密结合,快速联动,快捷集散成为网络环境下高校学生群体事件的又一特点。 
  (四)不可预见性和难控性 
  大学生从互联网中获得信息具有不确定性和难以控制性,相比于传统媒体,互联网在传播中更多的是情绪的发泄,而非对事实理性的阐述。高校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承载太多的责任和义务,来自多方面的压力使他们透不过气来,如父母、同龄人、社会舆论、就业、爱情等,而大学时代处于意志与性格定型的时期,面对压力,大部分学生选择面对,但也有部分人选择消极逃避,把自己的压抑与不满,通过网络宣泄。另外,大学生对虚拟或现实生活中所见到的某些社会问题的认识存在一定偏差,又无法在现实生活中求得答案,便往往通过虚拟的互联网排解心中的复杂情绪,同时又受到互联网的非理性情绪感染,这种情绪在他们的内心潜伏下来并逐步聚积,当类似的事件再次被关注时,这种情绪便极容易在不知不觉中被再次激发,进而引爆所有聚积的情绪,形成突发的群体性事件。 
  三、网络环境下高校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成因分析 
  (一)从社会层面看 
  一是社会上各种不良势力为了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利用大学生爱国热情高、思维活跃,但是不够成熟、易冲动等心理特点,把大学生当做自己的替罪羊,遇到敏感事件便伺机煽动学生闹事,以达到其险恶的政治目的。 
  二是国际敌对势力把大学生当做反华的工具。国际敌对势力打着宗教传播、文化交流等各种旗号,通过多种途径不断向大学生宣扬西方国家所谓的“民主”、“自由”思想,宣传资产阶级的价值体系,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和马克思主义产生怀疑和动摇,从而引发对党和政府的不满。 
  (二)从学校层面看 
  一是学校内部改革政策、文凭问题、收费、就业、入党、评奖评优、等都很容易引起网络群体性事件。特别是高校的扩招及高校内部改革产生了一系列诸如学费偏高、管理不善、食堂价高质差以及后勤服务低下等涉及学生利益的问题,引发学生批评和质疑,在高校学生生活普遍网络化的情况下,这些问题一旦在网上发布、传播,就极容易引起大学生的关注和共鸣, 进而酿成汹涌的网络舆论,进而引发学生集体上访或者罢课等群体性事件发生。 
  二是缺乏合理健全的诉求机制。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网络信息的高效共享,公众参与网络活动的机会越来越多,高速发展的经济时期,城市的发展壮大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就业压力、食品安全问题等一些公众事件的曝光率日趋增加,一些大学生维护切身利益的正当做法得不到合理的疏导,部分行政管理人员采取打压、强硬、漠视的方法处理,导致其通过网络寻求认同,宣泄不满,相互联动,从而引发网络群体性事件。 
  三是高校网络网络监管机制的不健全。我国对网络及基于网络形成的虚拟社会缺乏有效监管,一直存在对网络虚拟社会的放任,缺乏完备的法律、道德和管理机制。网络自律及道德建设严重缺失,使得整个网络缺乏防御,良莠不齐。另一方面,部分从事网络监测的人员缺乏政治敏锐性,对网络论坛的监管缺乏合理掌控以及技术水平不熟练等,从而导致网络舆情的发生,引发群体性事件。 
  四是网络教育缺乏。目前,全国绝大多数高校都把计算机技术和网络基础知识作为教育教学体系中基本的元素,但据不完全统计,至今并没有哪所高校将“网络道德教育及纪律”纳入日常教学课程。在国外,对此的教育已被纳入日常课程,如美国杜点大学等已将“网络道德教育”纳入教育课程。在教授学生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明确戒律,强化网络道德,促使学生正确认识计算机互联网这一时代的产物,达到合理使用,有效规范,自觉遵守,对整个网络空间的规范化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更多社科学术论文详细信息: 网络环境下高校群体性事件的防控策略分析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4000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动力机制 网络新闻的缺点

相关论文
相关学术期刊
《塑料》 《时间频率公报》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航空史研究》 《中国服装》 《职大学报》 《班主任之友》 《中国乡村发现》 《四川党史》 《世界》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