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的结果,答曰:“头人说,大路上是不准种的。”所谓大路上不准种,是说官员常常视察的必经之路不能种,其他地方就可以种。当问及行囊中的鹿茸时,说这是头人要凑钱买来去给政府官员送礼的。问为什么送礼?答曰“是(为)种烟的事”。头人召集当地居民开会,不是为了解决禁烟问题,而是要求边民向官员送礼通融,以便能继续种植鸦片。这充分说明当地官员在获得利益后纵容当地人种植鸦片,是边地鸦片种植现象一直存在的重要原因。
鸦片与边民日常生活戚戚相关是导致鸦片屡禁不止的又一重要原因。边疆服务部同工发现,在边地,鸦片可很方便地换取边民日常生活用品。在鸦都,边民“都种烟换布”,用鸦片所换之布“既便宜又轻软”,由此,“要他们铲烟,他们一再敷衍推托,不肯下手。”麻窝,崔德润更是发现政府衙门秘书“无薪俸,……三年来头人只给了三百两烟。”之所以只发烟土,是因为烟土可当钱使。杂谷脑医院院长崔毓珊发现,杂谷脑有一种医生名曰“吸烟医生”。该类医生预先声明,看病概不取费,只需请其到家医病时供灯吸食,临去时再送二两鸦片则可。“因其不要钱,只吸几口烟而已”,此种医生虽医术不见得高明,却甚得边民欢迎,当地民众以烟抵钱的现象由此可见一斑。
外地人对边民的利诱是边民种植鸦片的又一原因。崔德润得知,黑水三番本地人原来不愿种烟,但经不住外来的人威逼利诱,以至于后来遍种鸦片而不以为是在犯法。一些边民“初以为是占了便宜”,到知道是“吃了大亏”时,已“悔之晚矣”。崔德润曾亲眼看见一位汉人向彝人交涉租地种植鸦片情形。“很诚朴的”彝人巴金经济状况在当地“稳算小康,有好几次汉人向他租地(种烟),都没成功。”后来却禁不住“金钱的诱惑”,“改变主意”,将地租与汉人种植鸦片。
边疆服务部通过深入调查,认识到鸦片在边地泛滥却又屡禁不止的原因。不仅如此,边部还积极参与到禁烟的具体行动中。面对泛滥肆虐的烟毒,民国政府采取了严厉的禁烟措施。如理县历任县长亲施劝导,劝戒边民禁种鸦片。对政府的禁烟措施,边疆服务部给予积极支持。1943年春季,政府在川西调派部队禁烟。见戒烟部队进入山区的粮食不足,边疆服务部川西区便积极发动由威州至杂谷脑沿途市政、各学校、保甲及地方人士组织宣慰队,招待运粮民众茶水,与旅店交涉让部队免费住宿。为使民众乐于协助政府的戒烟行动,该部还火力宣传政府的禁烟措施。该部川西区还积极组织卫生服务人员为参加禁烟部队的人员免费诊治。在边疆服务部的积极协助下,政府的运粮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禁烟部队按期到达山区禁烟。
不仅如此,边疆服务部还深入边地山寨宣传禁烟,为增强宣传效果,还特意为边民播放幻灯片,宣传毒品的危害。1943年,川西区部专门购置幻灯一具,“用电石发光,费用简省,携带巡回亦甚便利。”为配合政府禁烟法令的颁行,川西区部还寻求“抗战、禁烟、卫生、公民常识”等内容的幻灯片,利用新购机器,先后在各工作单位及附近山寨放映。寨民多系初次看幻灯片,每次播放都由川西区部组织边地学生用方言对幻灯片内容详加说明,“观众极感兴趣”,幻灯教育处受到热烈欢迎,禁烟法令也得到了大力宣传。边疆服务部认为这是“边疆教育最好工具”,希望以后还能添购一具幻灯机,以便常有机会能到各地映射。以幻灯片的方式宣传禁烟政策,形式新颖,老百姓易于接受,极大地普及了当地民众的禁烟知识。
随着禁烟知识的普及,当地民众观念开始发生变化。在川、康地区,不少当地人开始视吸食鸦片为“恶劣习惯”。在昭觉服务处所办的四开小学,有一名叫马必起的学生,年仅7岁。在认真听从边疆服务部教学人员讲解“吃鸦片破家荡产”的故事后,深有触动。回家再看到其父吸食鸦片烟,便上前把烟枪夺过掷于地上,将烟枪摔毁,并生气地说道:“你这烟鬼父亲,要你何用!”此事在康区迅速传开,使边疆服务部工作人员“兴奋异常”,感觉教育戒吸鸦片的工作“没有白费”。
除了宣传戒烟之外,边部还帮助政府处理与禁戒烟毒有关的善后事宜。烟毒造成了社会动荡。边疆服务期间,在川西杂谷脑朴头寨夹石口沟,炯匪曾击毙川西区署所派驻此检查人员多人,一时社会震惊,纷扰多日,始告平息。烟毒不仅为害边民,而且还威胁到了边疆服务部工作人员的安全。由此,边疆服务部不仅积极协助政府戒烟,还帮助政府处理戒烟善后事宜。
1944年9月,汶川县兴文坪村因拒绝烟匪通过,全村惨遭焚掠、尽成灰烬,导致该地灾民二三百人顿陷饥病交迫之中。川西区部闻讯后,即由区主任崔德润会同威州诊疗所马锡山医生驰往救治。除赈发衣布外,还疗治受饥寒生病灾民二三十人,并散发普通药品,于灾区施诊整日。
罗皓明曾在西康区小黑箐任教。他在给总部1947年1至5月份的工作报告中,特别提到小黑箐曾有几户人家因被人诬告说种鸦片烟而“受害极大”。罗氏前往该地了解了这一情况后,“曾到各村调查,并竭力劝导人民千万不要种洋烟”,听从罗氏劝诫的边民在“政府派人来查铲时”没被发现种植烟苗而获益。由此,罗氏在当地的威信大增,边民对边疆服务部的信任度也有所增强。
三、基督教禁烟的影响与作用
综观民国时期基督教对川康边民的禁烟措施,应该说,基督教对川康的禁烟主要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首先,改变了边地民众吸食大烟的恶习,促进了边民的身体健康,有利于边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一直以来,边疆服务部川西服务区各医院积极采取措施帮助烟民戒烟。各医院不仅对来就医的边民讲解吸食鸦片的害处,还特地利用巡诊的机会宣扬如有吸食,则应到医院帮助戒除。如杂谷脑医院帮助士绅王某戒烟就是其中一典型事例。1946年年底,王某决心戒烟,杂谷脑医院予以积极配合,让其住院十日。住院期间,辅以精神劝慰和生活照顾,王某“出院时体重增加四磅,面色红润,精神焕发,全街友好都为之庆贺。”王出院后对人表示:“我之戒烟非由于别人的免(勉)强与劝告,乃因深明鸦片之为害,决心戒除。希望今后对国家社会能作一有用公民。今后不但自己不吃,更要苦口婆心劝别人不吃。如能戒绝烟毒,我们就可以节省出极大的人力财力来,造福地方,造福子孙。”王某戒烟成功,对当地边民影响很大,响应戒烟者日渐增多。
由于吸烟与边民面临现实的种种苦痛,精神生活空虚,在帮助边民戒烟的过程中,边疆服务部医院还注重烟民的生活。杂谷脑医院院长崔毓珊曾率领院中戒烟者数人,“每礼拜天过河作礼拜”,“整队而返,颇像修道院中之隐士生活。”
其次,改善了政府与边地的紧张关系,使边民对政府的信任度增强。长期以来,政府在川西边民中的统治力量较为弱小,政府与边民一直以来处于较为紧张的氛围中。
为了改善政府与边民的关系,边疆服务部在政府与边民之间,做了许多融洽调解工作。如1946年8月中旬,西昌行辕政治部张督察官定扬、郭督察官光中,带兵士十余名,来四开查铲烟苗。西康区部认为协助政府查铲烟苗是基督教“义不容辞的事情”,不仅免费借地任其住宿,招待生活,而且还“跋山涉水,走过深山谷地”亲身参与到铲除烟苗的行列中,给彝人讲解鸦片之害。正是因为西康区部的协助和支持,铲除烟苗的工作“随查随铲,任务顺利完成,并未发生
相关专题:湖南警察学院学报 中小企业存货管理案例
[asp.net电子商务网站论文]ASP.NET在电子商务网站中的
建筑设备论文2017-02-05 16:3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