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学前缘》杂志社

期刊介绍
  • 期刊级别: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大学
  • 国内刊号:11-3370/P
  • 国际刊号:1005-2321
  • 邮发代号: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出版地点:北京市
  • 投稿邮箱:kf@400qikan.com
  • 投稿电话:400-678-4770
杂志简介

《地学前缘》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公开发行的优秀期刊,地学前缘杂志具有正规的双刊号,其中国内统一刊号:CN11-3370/P,国际刊号:ISSN1005-2321。地学前缘杂志社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主办,本刊为刊。自创刊以来,被公认誉为具有业内影响力的杂志之一。地学前缘并获中国优秀期刊奖,现中国期刊网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地学前缘杂志可以用于正常评审职称加分!可以用与考研保研以及课题申报,均有效!
本站为《地学前缘》杂志社合作采编中心,具有绿色通道投稿可优先加急录用!

季刊《地学前缘》是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类期刊,于1994年创刊。从2005年开始增加了主办单位,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和北京大学联合主办《地学前缘》。近年来《地学前缘》的影响因子名列专业期刊和中国科技期刊前茅,又被多家信息机构以综合统计指标高的评价排入专业期刊前茅。 《地学前缘》在短期内办出了一定的影响力,这与下面几个办刊特色分不开:(1)主题性:《地学前缘》是主题期刊,每期选择一个对中国和世界具有广泛、重要影响的地学主题,轮回刊出,这是中国期刊界罕见的出刊形式。(2)前缘性:《地学前缘》实行特约主编约稿制,就是在每个主题出版前,编委会约请1~2名特约主编约稿。他们都是地学界的学术带头人。他们从一个主题的整体性思维出发,站在学术带头人的视觉高度,较准确地选择从事这一主题领域前缘研究的专家撰稿人,共同围绕一个主题,进行多向、多要素、多方位、多层次约稿,构成一个有序地、有机的、相关的、联系的约稿系统,并使其总体达到前缘性水平。(3)国际性:《地学前缘》每个主题都有3~5篇由国外著名地质学家提供的英文稿件,极大地开拓了我们的研究视野,成为国际交流的一个窗口。

栏目设置

地球科学思维、国外来稿选登、前沿、边缘、分支、热点、非主题来稿选登、研究短文、

投稿须知

1、文章标题:一般不超过300个汉字以内,必要时可以加副标题,最好并译成英文。
2、作者姓名、工作单位:题目下面均应写作者姓名,姓名下面写单位名称(一、二级单位)、所在城市(不是省会的城市前必须加省名)、邮编,不同单位的多位作者应以序号分别列出上述信息。
3、摘要:用第三人称写法,不以“本文”、“作者”等作主语,100-200字为宜。
4、关键词:3-5个,以分号相隔。
5、正文标题:内容应简洁、明了,层次不宜过多,层次序号为一、(一)、1、(1),层次少时可依次选序号。
6、正文文字:一般不超过1万字,用A4纸打印,正文用5号宋体。
7、数字用法:执行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凡公元纪年、年代、年、月、日、时刻、各种记数与计量等均采用阿拉伯数字;夏历、清代及其以前纪年、星期几、数字作为语素构成的定型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临近两数字并列连用的概略语等用汉字数字。
8、图表:文中尽量少用图表,必须使用时,应简洁、明了,少占篇幅,图表均采用黑色线条,分别用阿拉伯数字顺序编号,应有简明表题(表上)、图题(图下),表中数字应注明资料来源。
9、注释:是对文章某一特定内容的解释或说明,其序号为①②③……,注释文字与标点应与正文一致,注释置于文尾,参考文献之前。
10、参考文献:是对引文作者、作品、出处、版本等情况的说明,文中用序号标出,详细引文情况按顺序排列文尾。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普通图书[M],会议论文[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汇编[G],档案[B],古籍[O],参考工具[K]。
11、基金资助:获得国家基金资助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的文章请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及编号,按项目证明文字材料标示清楚。
12、作者简介:第一作者姓名(出生年月-),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现供职单位全称及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13、其他:请勿一稿多投,并请自留原稿,本刊概不退稿,投寄稿件后,等待审查。投稿邮箱:kf@400qikan.com,请注明投稿《地学前缘》杂志。
特别申明:本刊授予400期刊网优先审稿,本刊将优先录用经过400期刊网(www.400qikan.com)审核的稿件。

投稿案例

贵州省煤矿瓦斯赋存构造控制规律与分带划分贾天让1,2,3, 王蔚1,2, 闫江伟1,2*,张子敏1,2
东海陆架盆地构造反转特征及成因机制探讨张国华, 张建培
塔里木盆地苏盖特布拉克地区下寒武统风暴岩及其地质意义宋金民,罗平,刘树根,杨迪,王鑫,李朋威
试论矿山生产过程中的几种常见环境难题冉小军
南海北部古构造格局对中、新生界发育的影响张莉1,2,曾维军1,韦振权1,2,林珍1,2,雷振宇1,2,帅庆伟1,2
觉罗塔格南缘石炭系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古亚洲洋南缘构造演化的指示意义木合塔尔?扎日1,2,尼加提?阿布都逊1,2,吴兆宁1
中国硼资源及硼泥资源化综合利用前景孙青,郑水林*,李慧,侯会丽
鄂尔多斯盆地庆城-合水地区延长组长63储层构造裂缝定量预测鞠玮1, 2,侯贵廷1, *,冯胜斌3,赵文韬1, 2,张居增3,尤源3,詹彦1,于璇1
超基性岩红土风化壳中铂族元素(PGE)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表生行为:来自印尼与中国不同气候环境红土剖面的对比研究付伟1,2,黄小荣2,杨梦力2,张亚倩2,牛虎杰3
富钾岩石制取钾盐研究20年:回顾与展望马鸿文1,杨静1,苏双青1,2,刘梅堂1,郑红1,王英滨3,戚洪彬3,张盼1,2
陕西柞木沟铁矿矿物学、成矿年代学特征及对矿床成因的指示意义王坤明1,王宗起1,?,张英利1,王刚2,武昱东1
不同变质变形煤储层吸附/解吸特征及机理研究进展张文静1,2,琚宜文1,2,*,卫明明1,2,王国昌1,2
Resonances of gravitational tides and their effect on geological environmentSibgatulin V.G., Peretokin S.A., Kabanov A.A.
燕山褶断带晚三叠世都山复式岩基成因及侵位变形:华北北缘中生代早期构造背景的制约叶浩,张拴宏,赵越,吴飞
天水地震核心区的确定及其特征和意义王杰,曾佐勋*,贺赤诚,杨巍然
江汉平原高砷地下水监测场砷的动态变化特征分析甘义群1,2,王焰新1,2,段艳华1,2,邓娅敏1,2,郭欣欣1,2
中国高纯石英技术现状与发展前景汪灵1,付钰豪1,党陈萍1,李彩侠2,王艳1,魏玉燕1,夏瑾卓1,潘俊良1
西藏尼木?那曲地热流体成因及幔源流体贡献刘昭1,蔺文静1,张萌2,谢鄂军3,刘志明1,王贵玲1,*
燕山地区早中生代陆壳的改造-兼论印支运动邵济安1 ,张吉衡2
西南印度洋中脊热液区烃类有机质组成及其成因意义雷吉江1,2,3,初凤友1,2,于晓果1,2,李小虎1,2,陶春辉1,2,葛倩1,2
浙西开化桐村斑岩型Mo(Cu)矿床含矿斑岩岩石化学、SHRIMP锆石U-Pb年代学及Sr-Nd同位素研究朱玉娣1,2,3,叶锡芳4,张德会1,3,*,王科强1,3,王晨?1,3,印贤波1,3
柴达木盆地北缘侏罗系页岩气地质特征及控制因素邵龙义1,李猛1,李永红2,张云鹏3,鲁 静1,张文龙2,田 政1,文怀军4
川东南地区下古生界页岩储层微观特征及其对含气量影响研究聂海宽1,边瑞康1,张培先2,高波1
内蒙古哈达门沟金矿构造演化及成矿控矿构造特征牛树银1,孙爱群1,马宝军1,江思宏2,聂凤军2,张建珍1,王宝德1,夏 冬3
青藏高原东北缘海原断裂带晚新生代构造变形王伟涛、张培震、郑德文、庞建章
吉林汪清和龙岗新生代岩石圈地幔的含水性和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赵起超1,2,夏群科2,刘少辰2,陈欢2,冯敏2
塔中北斜坡富油气区油气分布规律与富集主控因素研究张保涛1,3 于炳松1 朱光有2 王宇2 苏劲2 王凯2 刘星旺1,2
中国城市土壤化学元素的背景值与基准值成杭新1,2, 3, 李括1,2,李敏4,杨柯1,2,刘飞1,2,成晓梦3
河套平原地下水环境背景值刘文波1,2, 冯翠娥1, 高存荣1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中新统珠江组深水灰岩沉积?成岩作用特征李 云1,郑荣才1,朱国金2,李小平3,陈淑慧3,胡晓庆2
干旱半干旱地区高砷地下水形成机理研究:以中国内蒙河套平原为例高存荣1 ,刘文波1.2 ,冯翠娥1 ,陈有栳1 ,张国1 ,宋建新1
高硒碳质泥岩中的3株高还原耐受亚硒酸盐菌袁永强1,2,朱建明1,*,刘丛强1,*,雷磊1,2
中国铜的区域成矿地球化学分布模式与找矿预测史长义,王惠艳,冯斌,于俊博
中国东北地区三维速度结构与火山起源的深部机制徐 ?,张贵宾*,江国明,索 奎,姚永波
珠江口盆地Site4B柱状沉积物中长链烷基二醇和酮醇类化合物的检出及意义朱小畏1,2,5,孙永革3,茅晟懿2,4*,管红香2,4,吴能友2,4
澳大利亚大堡礁海域近15万年沉积记录及古气候演化肖海漪,廖立兵1*,季峻峰2,蒋宏忱3
1958-2012年在中国发现的新矿物王濮1,李国武2
浙江西垄新生代玄武岩中熔体玻璃捕虏体杜乐天,王文广
青海德尔尼铜(锌钴)矿床硫化物Cu同位素组成及矿床成因探讨李小虎,初凤友,雷吉江,余星,张平萍
富烃凹陷特征及其形成研究现状与问题刘池阳1,赵俊峰1,马艳萍2,王建强1,熊林芳1,陈建军2,毛光周3,张东东1,邓煜1
碳酸盐岩储层孔隙结构的影响因素与储层参数的定量评价秦瑞宝1,李雄炎1,刘春成1,毛志强2
滇东南麻栗坡南温河?洒西一带钨矿控矿要素及深部找矿突破阙朝阳1,2,张 达1, 狄永军1, 毕珉烽1, 黄孔文1, 徐建珍1,刘艳宾1, 李晓宗2,祖世元3, 范正哲1, 王森1
准噶尔盆地滴西地区石炭系火山岩储集空间及主控因素分析王洛12, 李江海2, 师永民2,赵越1, 马寅生1
论构造地质学和大地构造学的几个重要问题万天丰
温度控制下的煤层气储层物性动态演化研究蔡益栋1,刘大锰1*,姚艳斌1,李俊乾1,郑贵强2
三江特提斯复合造山与成矿作用研究态势及启示邓军,*,王长明,杨立强,王庆飞
柴达木盆地西部狮子沟?英东构造带构造演化及控藏特征隋立伟1,2,3 方世虎2,3 孙永河1 杨春燕4 孟庆洋2,3 桂丽黎2,3 陈琰4
页岩气储层孔隙发育特征及主控因素分析:以上扬子地区龙马溪组为例黄磊,申维
震旦系灯影组白云岩多级次岩溶储层叠合发育特征及机制朱东亚,金之钧,张荣强,张殿伟,何治亮,李双建
安徽铜陵志留系?三叠系沉积地层岩石学和地球化学:对层控夕卡岩矿床成因的约束杜轶伦1,2,曹毅2,霍东亮3,李大鹏2,高志伟2
全球尺度地球化学填图计划对比研究刘雪敏,王学求
南投地震(Ms6.7)短期预测、中期预测和构造分析曾佐勋1,2,3?,吴达兵4,王杰1,2, 3,贺赤诚1,2,3,黄倩2,张建国5,陈界宏6
金川地区构造序列及与铜镍硫化物矿床的关系曾南石1, 汪劲草1, 罗先熔1, 张建辉2
新疆西天山吐拉苏金矿集区克峡希小岩体群及其铜矿找矿前景薛春纪 , 王洪刚1, 赵晓波1, 陈黎昀2
新疆西天山可克萨拉-艾木斯呆依铁铜矿床成岩成矿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顾雪祥1, 2,章永梅1, 2,王新利1,张力强1,董连慧3,涂其军3,刘瑞萍1,高虎1
2013年4月20日芦山大地震中期预测的初步回顾和评述徐道一1 , 刘本培 2
尼玛地震:一个成功的临震预测案例曾佐勋1,2,3?, Victor Sibgatulin 4,宋松5, 王杰1,2,3,贺赤诚1,2,3,宋科夫5,郝国成1,6
南秦岭麻池河乡和沙河湾花岗岩体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及Lu-Hf同位素组成刘春花,吴才来,郜源红,雷敏,秦海鹏,李名则
芦山地震(Ms 7.0)及玉树地震(Ms 5.2)震前次声波异常信号分析潘黎黎, 曾佐勋, 王杰
东太平洋海隆1.23°N-5.70°S区域洋脊玄武岩特征及岩浆作用探讨于淼 ,苏新1*,陶春辉2,武光海2,倪建宇2,吕士辉1,李怀明2
芦山地震(Ms7.0)前甲烷释放与大气增温异常?王杰,张雄,潘黎黎,曾佐勋?
地震预测-从芦山地震到大陆地震李德威1,2,3, 陈桂凡1,2, 陈继乐1,2, 郝海健1,2
东太平洋水合物海岭钻井沉积物铁硫化物的磁学特征及其意义罗掉1,2,苏新 ,*,蒋少涌3,刘晨晖1,3,Anne M. Tréhu2
论碎屑岩储层成岩过程中有机酸的溶蚀增孔能力远光辉, 操应长, 杨田, 王艳忠, 李晓艳, 葸克来, 贾珍臻
雅安地震的红外增温异常及震前预测徐秀登,徐保华
西准噶尔山地四级夷平面的划分及构造地貌分区杜国云1, 吕辉河1, 王国灿2, 季军良2, 张 雷2, 吴 恙1, 徐彬1, 谢吉华1
东天山地区中?新生代隆升-剥露过程:来自磷灰石裂变径迹的证据高洪雷, 刘红旭, 何建国, 田明明, 车永飞
中国早震旦世构造?岩相古地理胡宗全, 由伟丰, 李 松, 张海清, 周小进, 杨 帆
扬子西缘元古宙峨边群烂包坪组地层归属及其锆石SHRIMP U-Pb年代学证据熊国庆1,江新胜1,崔晓庄1,2,卓皆文1,陆俊泽1,刘建辉3,汪正江1,王剑1
断裂带对油气运聚控制作用探讨:以塔里木台盆区阿克库勒凸起与塔中为例云金表,周 波, 金之钧
雅安地震:一个成功的中期预测案例曾佐勋,王杰
4?20芦山地震次生山地灾害与减灾对策陈晓清1,2 崔鹏1,2 游勇1,2 杨宗佶1,2 孔应德1,2
云南格咱岛弧印支期岩浆作用的锆石年龄和铪同位素证据刘学龙1,2 ,李文昌1,2
鄂尔多斯盆地深部流体示踪:三叠系延长组高自然伽马砂岩特征及成因分析刘行军1,2,柳益群1,周鼎武1,李红1,程新虎1,南云1
柴达木盆地北缘构造控藏特征与油气勘探方向方世虎1,2,赵孟军1,2,张水昌2,马达德3,张永庶3, 孟庆洋1,2
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晚泥盆世法门期地层之划分马学平1,宗普1,2,张宇波1,张美琼1,薛进庄1
南海新生代碳酸盐沉积与区域构造演化方念乔,刘豪,李琦,张维,丁旋
歧口凹陷歧深地区沙三段沉积体系演化特征及沉积模式杜民1,苏俊青2,陆永潮3,陈雷3,帅庆伟1
吉林东部汪清新生代玄武岩中地幔包体的矿物化学:对该地区岩石圈地幔形成过程的启示宋樾1,王建1,*, 刘金霖1, 谢志鹏1, Keiko H. Hattori2
碳酸盐岩构造裂缝发育模式探讨潘文庆1,2 , 侯贵廷1* , 齐英敏2 , 张 鹏1 , 陈永权2 , 鞠玮1
甘肃西秦岭甘加地区OIB型钾质拉斑玄武岩的发现??对西秦岭晚中生代大陆裂谷作用的启示?黄雄飞1,喻学惠1??,莫宣学1,李小伟2,丁一1,韦萍1,和文言1,于峻川1
塔里木盆地地震波速扰动及泊松比成像瞿辰, 杨文采, 于常青
昌都地块宁多岩群形成时代研究:北羌塘基底存在的证据何世平;李荣社;王超
探讨峨眉地幔柱对中上扬子区二叠纪成藏条件的影响罗志立;孙玮;雍自权
松辽盆地松科1井上白垩统嫩江组三-五段沉积序列厘米级精细刻画:岩性.岩相.旋回王璞?;高有峰

相关优秀论文

< 返回列表

相关论文

< 返回首页

相关学术期刊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