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资料与方法
1.1处方抽样
每月随机抽取某院门诊皮肤科处方100张,共计1200张。
1.2判断标准
根据中国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最新版药品说明书,从适应症、给药途径、给药剂量、给药频次等方面,对每张处方、每个用药记录逐项判断是否与药品说明书相符,若不相符则判断存在超说明书用药,记录超说明书用药的类型[5]。
2结果
2.1超说明书用药比例
总共抽取1200张门诊皮肤科处方,含3247条用药记录,其中208张处方为超药品说明书处方,占比17.33%;587例用药记录为超药品说明书用药,占比18.08%。
2.2超说明书用药类型
对每张超说明书用药记录按其与说明书规定不符的情况进行分类统计,分析587条用药记录超说明书用药类型、所占比例、典型案例。
3讨论
调查发现,3247例门诊皮肤科用药记录中,587例用药记录超药品说明书用药,占比17.33%,低于国内超说明书用药调查数据21.43%[6]。其原因,是本次抽查仅限于皮肤科,病种比较单一,调查结果存在差异。
3.1超适应症用药
在本次抽查中发现,超适应症用药的比例最高,占37.99%。例如:①螺内酯:该药主要用于水肿性疾病、高血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及低钾血症的预防。皮肤科常用于治疗痤疮,虽然文献报道有一定疗效,但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50%,其中以月经不调、中枢神经系统反应为甚[7]。②酮替芬:该药已批准的适应症为过敏性鼻炎、过敏性支气管哮喘,本次抽查发现,把酮替芬用于治疗荨麻疹,虽文献报道[7]治疗荨麻疹有一定疗效,但经常使用会导致心悸和颤抖等不良反应。由此说明,螺内酯超适应症用于痤疮、酮替芬超适应证用于荨麻疹不良反应均较多,不够安全,在有合适的药物替代的情况下,不推荐超适应症用药。
3.2改变给药途径
在本次抽查中改变给药途径用药例数156例,占比26.58%,仅次于超适应症用药。例如:碳酸氢钠口服片剂碾碎外用治疗小儿鹅口疮。文献报道[8]碳酸氢钠片治疗小儿鹅口疮有一定疗效。当鹅口疮发生时偏酸的口腔环境有利于真菌的生长,而碳酸氢钠片作为一种碱性药物,可以通过改变口腔内的pH,使其能对真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9]。但从药物制剂的角度考虑,破坏剂型则将破坏其释放机制[10],易造成药效的不准确,还会引起不良反应,因此,不推荐使用碳酸氢钠口服片剂碾碎外用。
3.3超说明书剂量
本次抽查发现,超剂量用药例数112例,占19.08%。如:一例58岁“虫咬伤”的患者给予氯苯那敏片,8mg/次,3次/d,说明书用法为口服,4mg/次,3次/d。医生存在用药误区,片面地为追求疗效,随意加大药品用量。超说明书随意增加剂量的用法,不但疗效甚微,而且会增加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3.4超用药频次
调查发现,存在超用药频次现象96例,占16.35%。例如:①头孢克肟分散片用于脓疱疮患者,用法为3次/d。正常成人空腹口服头孢克肟分散片后,约4h后血清浓度达到峰值,血清浓度半衰期为2.3~2.5h,药品说明书建议头孢克肟用法为2次/d,频繁用药会使体内药物蓄积引起中毒;②醋酸氟氢松乳膏用于5岁儿童的湿疹,用法为3次/d。说明书的用法为局部外用,2次/d。醋酸氟氢松乳膏是强效皮质类固醇外用制剂,可用于接触性皮炎、脂溢性皮炎、湿疹等。由于儿童皮肤薄嫩,如果改变给药频次,可能会增加激素的局部吸收,增加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综上所述,超适应症是超药品说明书用药最常见的类型,其次是改变给药途径、超剂量。有必要通过多种措施避免或降低超说明书用药。故建议:①在临床药物治疗中,超药品说明书用药应在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或危及生命的情况下[11],无合理的可替代药品时才做出选择,并充分考虑药品的药效学、药动学、毒理学、不良反应、禁忌症、注意事项等,权衡患者获得的利益大于可能出现的风险,同时制定相应的风险处置预案;②超药品说明书用药需由使用科室或处方医生提出申请,经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及伦理委员会批准后方可执行;③超药品说明书用药前医师应如实告知患者,交代使用此药物的原因及可能带来的危害,取得患者的同意,签署“超说明书”用药知情同意书,做好相关记录,以避免医疗纠纷,安全、合理、规范使用药品,才能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罗小波 文婧 郝伟迆 单位:南充市中心医院药剂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