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探讨同伴教育在护理学基础技能培训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该校2013级高职护理专业(普招班)11个班中随机抽取2个班116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8名。实验组学生采取同伴教育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操作复习后进行技能考核,对考核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学生操作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90,P<0.01);且实验组学生各项目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学基础技能培训中使用同伴教育法,可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也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沟通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
【关键词】同伴教育;教育考核;护理学;学生
同伴教育作为同伴互助的方法,是指实施者选择部分人,让其先掌握某些知识和技能,再由其去督导同伴,将这些知识和技能进行传播,使更多人在短时间内通过交流和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1]。目前许多国家和地区在多个领域使用了同伴教育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该方法被认为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干预策略[2]。我国将同伴教育作为预防艾滋病的方法,在预防艾滋病和提高艾滋病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3]。随着医学的发展,目前,同伴教育也成功应用于一些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等患者的健康教育中,帮助慢性病患者更好地维持和达到自我管理,进而控制疾病的发展[4]。如今,教育者们也把同伴教育应用于不同学科的课堂教学中。本校在学生临床实习前《护理学基础》技能培训中采用同伴教育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学院2013级高职护理专业(普招班)11个班中采用数字表法将其随机抽取2个班116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以班级为单位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8例。其中实验组学生中男5例,女53例;对照组中男3例,女55例。两组学生在性别、年龄及入学成绩和相关课程成绩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1.2.1临床实习前为了巩固学生的操作技能,在临床实习前对学生进行护理学基础操作技能训练及考核,复习的项目为18个,每周安排4个学时,复习2个项目,复习指导中根据不同项目指定不同的指导教师,两组学生的指导教师、实验教师及训练的学时均相同。1.2.2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即采用教师课堂演示操作,学生分2个小班自行练习,每小班由授课教师或实验教师巡回指导,下课前随机抽取1名学生回示,针对存在的问题再进行纠正和指导,课后练习室开放给学生进行练习。1.2.3实验组实验组学生采用同伴教育法:(1)同伴教育者的选择。从实验组学生中选择12名学生作为同伴教育者,以自愿报名为原则,要求平时操作考核和理论考核成绩均达到85分以上,责任心强、自学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强。(2)培训方法。在课程开始前3周,要求同伴教育者先复习各实训项目,然后再对照教学视频进一步巩固实训内容。课程开始前2周,将同伴教育者集中进行训练,每个项目抽取1名同伴教育者示范,对于操作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予以指正,并指导其操作的重点、难点及讲解、沟通的技巧。(3)同伴教育者的考核。在课程开始前1周,每个项目抽取1名同伴教育者进行模拟操作示范讲课,不足之处进一步指导并协助其改进,直到每个同伴教育者考核均合格。(4)授课过程。每次课复习1项操作,由1名同伴教育者进行集中示教,指导教师对操作的整体性和细节进行进一步指正和完善。示教后将学生分为10个小组,每5个小组分为1个小班进行训练,每个小组1~2名同伴教育者参与,由其负责该组学生的操作指导和答疑。指导教师和试验教师分别负责每个小班的操作指导。每次课程结束时由指导教师进行课堂总结和作业的布置,课余时间则由同伴教育者负责本组学生的操作指导和监督。1.2.4评价方法实训课程结束后,邀请市区各实习医院带教教师进行考核,考核以李丽娟主编的《基础护理技术操作实验指导及评分标准》为标准,评分标准包括4项内容:评估质量标准(8分),计划质量标准(7分),实施质量标准(70分)及评价质量标准(15分)。在考核前对所有的监考教师进行培训,对于各项目的扣分要点及考核达成度进行详细说明,考核分为多个小组同时进行,每组1个项目,每个项目安排4个教师监考,每2个教师监考1个学生,学生以抽签的方式决定所要考核的项目,每个学生抽考2个项目,2份成绩的平均分作为该学生最后的操作考核成绩。1.3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学基础技能考核结果2.1.1两组学生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比较实验组学生操作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90,P<0.01)。见表1.2.1.2两组学生操作技能各项目考核成绩比较实验组学生各项目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2.2访谈结果课程结束后对实验组学生就同伴教育教学方法进行访谈,以了解该组学生对此教学方法的看法及感受。大部分学生认为此方法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他们都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也有机会被选为同伴教育者。有学生提到使用此教学方法后,他们课后的练习效果更好,因为课后练习中每组学生都有同伴教育者,这样他们在操作中出现的错误、不到位的地方及对知识点的不解之处就能被及时指出并进行改正。被选为同伴教育者的学生指出,该方法带给他们一定的压力,同学和老师对他们的信任,让他们对自己的要求更高,促使他们对任何问题都要做到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督促他们对于每一项内容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遇到不确定的知识点通过咨询教师、到图书馆查阅材料或利用网络资源查询,均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自学能力。还有学生提出,该方法对于他们沟通能力的提高也起到了促进作用,从平时操作时一言不发,到现在可以很自然地将模拟人视为真正的患者且能进行良好的沟通。
3讨论
3.1同伴教育可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有研究显示,人们的许多行为可通过角色示范来学习,当示范者与个人年龄及背景相似时,则更容易受到积极的影响[5]。同伴教育法,就是培训学生去指导学生,作为同班学生,他们之间具有相近的年龄及学习经历,因此,更容易使彼此产生亲和力,也更容易接受彼此的观点和方法。同时,他们也会将同伴教育者作为他们的榜样进行比较和学习,榜样就在身边,触发他们不认输的心理,更积极、主动地学习,证明自己并不比任何学生差,学生间你追我赶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6]。对于被选为同伴教育者的学生来讲,要作为学生学习的榜样,他们难免具有一定的压力及使命感。为了能起到较好的榜样作用,他们就会花更多的时间去复习和巩固,在访谈中多名学生也谈到,为了让自己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他们在课后运用多种途径收集资料,这对他们自学能力的提高也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本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高分的学生数也多于对照组。所以,使用同伴教育法不仅有效提高了学生操作技能水平,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有效提高了自身学习能力。3.2同伴教育有助于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的提高护理工作的特殊性需要护理人员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因此,实训中常要求学生模拟真实的护理情境,将沟通融入到各环节中去。体现为操作前对患者情况进行评估、解释的目的,操作中指导患者如何配合,操作后交代注意事项及评价操作的效果。对照组学生在沟通时往往完全模仿教师课堂的示教,出现“背诵”式的沟通,并不能达到良好的沟通效果。而同伴教育者因提前做了充分的预习,因此,可以根据要求将患者设定为不同的情况进行护理,就能做到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病情的患者采用不同的沟通形式进行侧重点不同的沟通。而同伴教育则会通过同伴教育者的示范作用,将更全面的信息、观念及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7]。同伴教育者对小组成员进行指导,要求他们对患者进行人性化的沟通。学生间在指导与被指导、反馈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充分应用了沟通。这一系列方法对于他们沟通能力的提高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使其能在团队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8]。3.3同伴教育可增强团队合作的精神传统教学法中学生以个人为单位,被动地接受辅导,可产生较强的依赖性,严重制约其思维的灵活性及创新能力[9]。学生在学习中自行安排学习和训练的时间,且训练时多单独进行,训练中存在问题或训练时发现问题无同伴及时指出进行改正。而同伴教育法,学生在学习及训练过程中始终是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小组成员之间在心理上、技术上都互相支持,各小组的同伴教育者都不想自己的团队落后于别人,他们在准备上及指导训练中更多了一份责任感[10]。并且小组各成员也不想自己与别人存在差距,在训练中也会更加用心,遇到问题成员之间及成员与同伴教育者之间会进行探讨式学习,无形中锻炼了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增强了团队合作的精神。综上所述,将同伴教育法应用于护理学基础技能培训中,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其人际沟通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在应用中同样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需要学生积极配合提早进行准备。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可着重于如何将其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有机结合,使之更合理化地应用于各学科的教学中。
作者:李燕燕 湛惠萍 汪美华 单位:福建省漳州卫生职业学院
[asp.net电子商务网站论文]ASP.NET在电子商务网站中的
建筑设备论文2017-02-05 16:3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