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篇: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的思考
一、关注课外学习,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信息技术的一些基础知识,同时具有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而目前的高中信息技术教育关注学生的课堂学习较多,对于课外学习的关注和要求则较为有限,显然,光靠每节信息技术课上的45分钟难以达到让学生掌握足够信息技术知识以及具备一定实践运用能力的目的。因此,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课后以及课外学习,以此来达到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有效性的目的。例如,教师要多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并布置一些课外自主探索课题,让学生能在课后花时间来了解信息技术的有关知识。比如,教师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可布置“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这样,学生就会通过上网、询问等各种方式来查找资料,从而对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更加了解,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若是长期如此,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更多的信息技术知识,而且还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如可通过建立信息技术学习兴趣小组的方式,来组织学生多进行信息技术的讨论和实际操作,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建立更加合理的学生成绩评价体系,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学生成绩评价体系不仅可以客观地反映学生对高中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而且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而据笔者了解,许多高中信息技术教师采用的都是较为统一的学生成绩评价体系,简单地将学生的成绩分为A、B、C、D等,没有任何评语和鼓励性话语。长期如此,会使得一些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产生挫败感,逐步丧失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不利于高中信息技术的教育。因此,教师应建立更加合理的学生成绩评价体系,如在每一次成绩评定时给予学生一定的评语,尊重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多鼓励和引导学生,并依据成绩考核反映的情况针对不同学生开展个性化教育,使得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关注,从而有效提升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效率,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不管是为了适应社会未来的发展趋势,还是为了适应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教师都十分有必要来思考如何提升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的实际效果。笔者认为,要想提升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的实际效果,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的有效性是关键,而当前我国的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普遍存在课堂教学趣味性不强、教学资源较为缺乏以及教学方式和内容不合理等问题。新形势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应当改善教学方式和内容、关注课外学习以及采用更合理的成绩评定体系,这样不仅可以增强信息技术教育的趣味性、激发并提升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的有效性,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出综合素质更强的人才。
作者:徐波 单位:贵州省贵阳市第八中学
第二篇:高中信息技术的有效教学
一、提高信息技术基础教师的专业素质
要实现信息技术基础的有效教学,就必须提高信息技术基础教师的专业素质,如果信息技术基础教师的专业素质不高,那么实现信息技术基础的有效教学就无从谈起。因此,学校应该提高信息技术基础教师的专业素质,从而更好地实现信息技术基础的有效教学。提高信息技术基础教师的专业素质的途径有两个,第一,在选择信息技术基础教师的时候就应该选择是信息技术专业毕业的教师,或是信息技术基础比较好的教师,这样才能确保信息技术基础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第二,如果学校真的没有或是只有少数教师是信息技术专业毕业或是信息技术基础比较好,那么学校就要通过对信息技术教师进行专业的培训来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从而更好地实现信息技术基础的有效教学。信息技术基础的教师除了参加学校组织的信息技术基础的专业培训外,还可以在课余时间与其他信息技术基础教师进行交流,通过互相学习来提高自身信息技术水平,从而提高教学水平。
二、改进教学方式
信息技术基础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因此,信息技术基础教师不能再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该门课程的教学。为了更好地实现信息技术基础的有效教学,信息技术基础教师应该改进教学方式,使教学活动符合该课程的特点,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1.利用计算机教学。因为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必须利用计算机进行教学才能实现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应该利用计算机教学。所谓的利用计算机教学,就是信息技术基础教师通过控制软件将学生的计算机都控制起来,在教师对课程内容进行讲解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通过计算机联网将自己的教学课件与学生共享,这样就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此外,通过控制学生的计算机,教师可以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情况,确保每一位学生都在认真地完成任务,这样教师就能提高教学效率。2.小组化教学。一般学生都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任务的,这样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就很强,很难独立完成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学习任务。因此,教师可以进行小组化教学,根据全班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的学习情况,将全班学生平均分为几组,例如,一个班有50人,那么教师就可以将全班分成10组,每组5人。教师给各个小组布置任务,让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来完成任务,但是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尽量不要向教师请教问题,要尽可能独立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在没有教师帮助的情况下只能通过互相学习互相帮助来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通过小组内的互相学习,学生还能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基础水平,这样教师就实现了有效教学。
三、延长学生的练习时间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应让学生熟练、准确掌握相关的计算机知识,还要给学生充足的练习时间,让学生有机会、有时间进行实践操作。如果只是让学生在课堂上练习是远远不够的,以往的教学也表明,单纯依靠课堂教学,学生很难巩固刚学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可能会出现记住了刚学的内容,却忘记了之前学的内容的情况。所以针对这样的问题,信息技术基础教师很有必要延长学生的练习时间,让学生巩固好刚学的知识。例如,教师可以在每一节课上都预留二十分钟时间让学生巩固旧知识和熟悉新知识,教师在上新课前也要预留十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巩固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在每次教学新内容后,教师都可以预留十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熟悉新知识。这样,信息技术基础教师就可以确保学生的学习质量,实现信息技术基础的有效教学。提高信息技术基础教师的教学水平,努力实现信息技术基础的有效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更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因为学生就是未来社会的栋梁。因此,实现信息技术基础的有效教学应该成为每位信息技术基础教师的责任。
作者:李莉 单位:江西省宜丰县职业高中
第三篇:高中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模式
1信息化研究性学习模式的应用
信息化研究性学习模式可理解为: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在教师所营造的情境中相互合作、帮助等,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优势,利用自身所学习的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3]。例如,在幻灯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演示的方法,教学生幻灯片制作的过程与方法,然后以作业的形式让学生以个体或者小组的形式进行设计某一项目的幻灯片,学生在设计的过程中,通过亲身体验的方式,增强自身的信息技术与素质。
2强调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应用能力
强调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应用能力,主要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亲身体验与实践过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有利于增强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例如Word办公应用软件的学习,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制作一个简历,学生在制作简历的过程中,通过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寻求一条适合自己的自主学习过程与途径;②高中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模式的应用,让学生在亲身的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此可以看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应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主要目标;③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不仅单纯培养学生信息技术,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质[4]。因此,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以研究性学习模式为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未来新的信息技术技能与知识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结语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模式的教学应用,有利于开展探究式、开放式、自主式教学模式,突出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活跃了课堂教学氛围,学生通过实践研究的方式,可以亲身感受与理解信息技术学习的乐趣与方法,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学生信息技术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学生信息素质,进而实现新时期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目标[5]。
作者:宋燕玲 单位:湖北省襄阳市第八中学
第四篇:高中信息技术选修课的思考
一、放手求效
在教学中教师大可不必大包大揽,而是放手让学生去主动探究。《学记》中倡导“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也就是说,要引导学生,但不要一味地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要督促、勉励学生,而又不可压抑他们的思想;要启发学生思考,开启思路,但绝不是代替他们去弄通一切问题。因此,在选修课的开展中,教师大可不必过于“强势”,而应适当地“示弱”。比如:在平面设计的选修课中,在对PHOTOSHOP的一些绘图工具作基本的介绍后,我就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封面,而且方法不限。一开始由于平时习惯了依样画葫芦,很多学生感觉无从下手,可是经过摸索,很多同学不但设计出了与众不同的属于自己个性的东西,而且发现了好多老师没讲到的工具使用的小技巧,一下子学习热情高涨。在平时的教学中,为了学生的成绩,教学长期由教师统包统揽,教师总是太为学生着想,老是担心学生不去学、学不会,不愿意放手,不敢“放手”反而害了学生。选修课本身就是学生跟据自己的需求而选择的,是为个性发展而选择的,因此我们可以充分信任学生,多多放手,给学生发挥的空间,在选修课中尊重学生的自主地位,用任务驱动法,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放手让他们去学,让我们的选修课在学生的身心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灵活求效
在选修课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保证选修课的有效实施,我们应抛开应试高考的压力,抛开教学应试化的做法,可以少一些讲述课,复习课等呆板的课型,让我们的课堂形式灵活多样些。比如,在数码照片后期处理选修中,我们可以采用如下一些方法:讲授式课型。如关于色彩原理等学生较模糊的,抽象的概念,可由教师讲授。活动式课型。学生要处理的数码照片可通过校园摄影活动来获取。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处理自已收集的素材,这样学生在处理起来目的性更强,积极性更高。专家讲座课型。充分利用周边院校强大的优势资源,邀请研究专家开设讲座,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习兴趣。探究式课型。教师积极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给学生提供有关研究资料、网站、书籍等,让学生先自行阅读、探究,提出疑难问题,通过对话、探究,达成共识。也可提供相应的探讨话题,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音像资料课型。赏析一些精彩作品及影视片断。实地参观型。可以参观周边一些影楼,体验专业的数码处理设备及其作品。单一的课型呆板教学对学生缺乏吸引力,已不适合我们的选修课。通过对各种资源的有效利用,我们的选修课教学活动可以不在局限于课堂,我们应该创造性设计课型,多些变化,形成开放性的学习方式,使课堂多姿多彩,学习过程生动活泼,让学生感受到选修的乐趣,有利于选修课的有效实施。
三、评价求效
提升信息素养,是我们信息技术教学的一大理念。为了保证选修课的有效,合理的评价必不可少。对于信息技术选修课的评价,我们不能局限于学生高考、会考能多考几分而更应侧重于能力提升的评价。除了评价学生显性的外部成果,还要关注学生学习的具体方式与内在感受。比如对选修动态图像处理的学生评价考核方式上可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采用撰写小论文和社会调查报告、提供作品、操作表演,平时表现等评价方法。评价时可采用查阅学生成绩册、成长记录袋,通过活动参与、观察、座谈、访谈等方式进行,尽可能地选择适合选修课特点,灵活多样的评价。总之,对高中信息技术选修课的有效实施我们有了以上一些想法和做法,但我们还在模索中,很多问题还是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探索去反思去总结,使得我们选修课能够有效地开展。
作者:徐灵吉 单位: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三梅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