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释解 - 电子论文论文范文 - 400期刊网专业论文投稿机构

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释解

时间:2017-01-20 15:15:35 来源:论文投稿

1剂量过大,时间过长

1.1剂量过大

不知中药有毒,随意加大用量,改变疗程,急于求成,造成患者身体依赖性或蓄积性毒性中毒或依赖性。如活络丹、补心丹长期使用,引起汞蓄积中毒;如木通属无毒药品,常用量不超过9g,但如一次用量超过60g,就会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云南白药一次内服超过0.5g,可致头晕、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等,甚至造成肾功能衰竭[3]。一般老人、小儿、体弱者剂量应小;久病者应低于新病者剂量,病轻者宜少,病重者用量宜多[4]。

1.2时间过长

延长疗程,常引起患者中毒或依赖性等,如脑外伤患者长期服用安宫丸导致汞毒性肾病,长期使用保健药品等。长期服用人参及制品导致“人参滥用综合征”,日本小柴胡汤颗粒引起了间质性肺炎,番泻叶、风油精、牛黄解毒片等长期应用出现身体依赖性等。

2不合理的中西药联用,配伍不当

不合理的中西药物合用疗效欠佳,甚至导致不良反应,中毒事件及药源性疾病的发生。如神经衰弱患者给予三溴片口服,由于失眠加用朱砂安神丸口服,两药联合使用,引起腹痛,腹泻,排赤痢样大便;含酸性的中药五味子、山楂、保和丸、香砂养胃丸等不可与磺胺类药物同服用,因会使乙酰化后的磺胺药溶解度降低,易在肾小管中析出结晶;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与中药联用常导致不良反应发生,如复方甘草片、双黄连口服液、联邦止咳露[5];中成药,中药汤剂配伍不当,不符合“十八反”“十九畏”,引起不良反应及中毒事件发生。

3剂型失当,给药途径、给药部位不合理

部分中药剂型不当,会引起中毒,如砒石入酒剂。砒石致死量为0.1~0.2g,若依法外用,此量局部小面积涂于正常未破损皮肤,则不会引起中毒或死亡。外用药除特殊情况外勿内服,如铅丹、轻粉等。毒性大的药物宜外用,若内服吸收量过大。因头面部血管丰富,吸收药量大,应用于此部位则有毒成分易过量吸收。许多中药的传统用法很少出现不良反应,改变剂型尤其是注射剂后,不良反应明显增多。中药注射剂现阶段存在许多值得注意的问题,特别是在缺乏科学与有效内在质量控制的方法情况下,极易发生不良反应[6]。

4误服误用

1991年香港地区报道服中药汤剂后迅速出现严重脑病而昏迷患者2例,原因是误用鬼臼代替龙胆草而致,鬼臼含鬼臼毒素,有较强的神经毒性。中药因品种多,很多外形相似,还存在同物异名或同名异物现象,较易发生误用情况。

5个体差异

不同个体的性别、年龄、生理状态、病理状态,以及遗传、酶系统及生活习惯等存有差异,对药物的不良反应、敏感程度也是不同。如有学者报道因咽痛泡服胖大海导致血尿1例,因母亲服用白附片导致婴儿毛细血管脆性增加而导致广泛性出血[7]。婴儿肝肾功能发育不全,老年肝肾功能衰退,易引起不良反应或药源性疾病。如何安全、合理、经济的使用药品,避免或降低不良反应和药害事件的发生,是每一个药学工作者所必须掌握的技能。药学工作者必须不断的更新知识,不断关注和搜集有关药品的一切信息,工作实践中更加有效并安全的使用药品,避免错误使用药品,为患者的康复进行科学、合理的服务。

作者:肖随安


更多电子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释解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96472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英语口语翻译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相关论文
相关学术期刊
《中国保安》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通信技术》 《教学仪器与实验》 《林业科技》 《小学生时代》 《计算机系统应用》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湖南饲料》 《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