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kV输电线路的设计工作质量可影响到电力工程的运行安全。为了加快电力工程的发展,则应注意对35kV输电线路设计法进行不断优化,并在此基础上严格按照设计方案完成输电线路的建设施工工作。
1优化35kV输电线路设计法分析
1.1线路设计法走向
为了优化设计35kV输电线路走向,在开展设计工作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A:尽量避免将线路走向设计为之字形或大转角的路径形式,尽可能缩短线路距离,并尽量使线路走向与公路路线走向相吻合,以便能够利用交通优势。在设计时要避免输电线路跨越河流或通信线路,如通信线路与输电线路距离较小,则应控制好交叉角度:如通信线路为I级,则交叉角度应≥45°,如通信线路为II级,则应≥30°。如在35kV输电线路中设计有防雷保护措施,则通信线路与输电线路之间的距离应≥3m,在没有设计防雷保护措施的情况下,两种线路之间的距离应≥5m。B:在设计线路走向时还应注意避免穿越以下区域,即迷信或风水地带(庙宇、龙脉等)、高危险及高污染区域、自然灾害多发区、建筑物、风景区、开发区及林区等,同时还应避开铁路电线。C:在设计线路走向时应做好相应的测量工作,标记线路测量点时应采用木桩,同时利用红油漆将转角桩、桩号高程标示出来。桩位与公路的距离应>15m,与通信线的距离应>20m,与建筑物的距离应>10m,同时避免在风景区、开发区及林区等高赔偿区域设置桩位。
1.2杆型选择与杆塔设计
在杆型选择与杆塔设计方面,可以采用以下优化措施:A:在选择输电线路中的杆型时,应根据施工图纸要求、交桩及定桩等情况,尽量选择成熟杆型,如需要使用新式杆型,则应进行科学试验及论证。在35kV输电线路中使用的直线杆通常为15m,在特殊的情况下可采用18m的直线杆,输电线路中的铁塔高度通常设计为9m、15m或18m。B:目前输电线路中常见的杆型包括双杆及单杆,在选择杆型时主要依据导线情况;设计线杆高度时可借鉴35kV输电线路运行经验。对于加拉线直线杆的设计,应在了解地质条件后合理选择浅埋式或深埋式,以保证线杆的稳定性。确定直线杆尺寸与杆型后,便可以依据直线杆设计方案设计终端杆及转角杆,如输电线路中存在立杆困难的地段或特殊跨越地段,则在该地段设计铁塔,完成以上设计工作后,便可以计算档距。C:在设计杆塔时应控制好数量,以降低土地的占有率及建设支出,在控制杆塔数量的同时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杆塔所具有的柔度、强度,以保证35kV输电线路运行的安全性及可靠性。
1.3排杆及基础设计
选择好输电线路中的杆型后,应在综合考虑经济因素及技术因素的基础上优化排杆设计。第一,优先排定转角杆型,并同时使转角耐张段的长度<2000m,如耐张段的长度>2000m,则将部分直线型耐张杆排定到转角耐张段当中。如直线杆段线路中存在吊档现象,则可将耐张杆布设到吊档地段中。第二,如发现在测量阶段设定的直线桩位不能有效满足设计及施工需要,则可以在不改变原线路走向的前提下适当迁移部分直线杆,注意尽量保留转角桩。第三,尽量避免将转角杆安排在大档距位置,如需要在耕地中排直线杆,则避免使用拉线。如条件允许,则尽量减少线路中的耐张杆、三连杆或双杆,多排直线杆或单杆,以节省开支。对于一档跨过地段,可适当放大塔杆的档距,无须将线杆布设在跨中位置。如35kV输电线路需要跨越同等级输电线路或低电压输电线路,则应将线杆布设为水平排列形式。在设计35kV输电线路的基础时应综合考虑多种条件,如基础受力情况、水文情况及地质地形情况等,对于线杆,可以选择倾覆类、下压类及上拔类基础;对于铁塔,则可以选择混凝土灌注桩或装配预制基础。
2设计35kV输电线路时应注意的问题
为了提高35kV输电线路的运行质量,在开展设计工作的过程中还应注意处理好以下问题。第一,确保架空线路中的终端引线与变电站中35kV进出线实现相互配合,以便为架设进出线的施工工作提供有利条件;确保架空线路的防雷保护措施、保护范围能够与所在区域电气防雷保护措施、范围实现有效衔接。线路设计人员应亲自参与放线测量工作,以便能够了解工程实际情况,并在进行线路设计法的过程中做到实践与理论有效结合,从而保证杆型设计及杆位选择的合理性。第二,如需要设计T接输电线路,则应将T接点线杆布设方法明确标示出来,同时注明杆型。应在设计方案中清楚说明线路的具体路径,并保证设计方案的严谨性、简明性及准确性。此外,在设计线路前应做好相应的勘察工作,设计工作完成后才能开始施工。
3结语
输电线路是维持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设施,本文探讨了设计35kV输电线路时应注意的问题。
作者:张忠明 蒋长伟 单位:嫩江县电业局运维检修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