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色彩基调影视作品论文 - 管理论文论文范文 - 400期刊网专业论文投稿机构

色彩基调影视作品论文

时间:2017-01-18 22:51:20 来源:论文投稿

火红的花轿在黄土路上显得更加耀眼,高粱酒并不是红色的,可是红色高粱地里的战争,火红的野合,给了我们又一震撼的视觉冲击,让我们认同了导演在颜色的用法。亲人和兄弟死去,在红色背景的衬托下,我们更多的是对英雄烈士的敬意。影片中从服装、道具、背景到处可见红色,让人更加亢奋,激发了内心对影片主题诠释的呼唤。有一场戏,九儿独自在漆黑的院中,导演在那个场景中运用了冷色调,映衬着圆月、黑夜,人们内心对深蓝色的记忆是凄凉孤寂的。张艺谋通过色彩的运用让观众再一次走近了剧中人物的内心,和她一起感受那种无助感,成功的调动了观众的情绪和内心。

一、色彩基调在影视后期中的运用

电影是不断运用诸多色彩画面的组合与剪辑,最终呈现给观众的视觉效果。除了前期拍摄,在后期制作上也是密不可分的。片头片尾的风格要和电影主题一致,做到首尾相呼应。后期制作除了对视频剪辑、配音、字幕,更重要的是对影片整体色调的把握。如何对画面色彩的控制,做到更好的拓展影片的表现空间,烘托主题情感,取决于后期工作者对色彩美学意义的理解和对作品风格的把握。调节好影片整体的亮度、饱和度、色相冷暖对比,迎合影片最初的色彩倾向和整体色彩基调很重要。例如:历史影片基调应该是庄重、古朴的,为了适应历史感,画面中色彩的构成以稳重为宜。大多国内外历史影片、纪录片大多采用的是棕色调和黑白画面,更加贴近观众对影片时代感的理解。

二、中西方色彩文化观念差异

人们对色彩的认同感会因人的习惯、素质、修养和经历不同而有差异。中西方国家历史背景不同,所以在看同一部影片时人们所产生的心里共鸣是不一样的。在传统中国文化中,红色代表胜利,代表喜庆、祥和,具有时代革命感。而在西方人眼里红色代表的确是危险的讯号。中国历来把白色作为丧事的标志,西方则是把黑色作为哀悼的颜色。如今,也有很多人开始模仿西方文化,比如在婚礼上新娘子也穿白色的婚纱。但传统文化永远是我们国家、民族的精髓。如何把传统文化与时代感融合在一起,是我们需要思考的。因此,在色彩基调处理上,要因人而异、因地制宜,考虑到不同宗教、不同民族的不同审美认知。

三、色彩基调如何引导观众心理

心理暗示对电影情节的推动十分重要,由于色相具备较强的心理效应,所以确立明确的基调色彩能够使观众产生深刻的印象和感受。在《辛德勒名单》这部电影中,情节波涛汹涌,气势悲壮。影片从开始到纳粹党宣布投降都是用黑白摄影,更能体现那个黑暗的时代的残酷,塑造了一个严肃的氛围。却伴随着众多受虐者中一个不屈死亡穿红裙的女孩的出场,成为对比鲜明的一幕。而下个镜头中当小女孩再次出现时,却是一条红色裙子挂在运尸车上,象征着生命希望的毁灭。这样一个“小红点”,简单的一个镜头却省去了很多言语,让人立刻想到了德国纳粹党的暴行。导演用强烈的对比颜色给观众很强的视觉冲击,带给人们心灵上的震撼,成功抓住了观众心理,这个镜头对色彩的运用堪称经典。影片末尾,当犹太人获得自由走出集中营的时候,画面由黑白两色转向丰富的色彩,表达出了人们解除死亡威胁重获新生,走向光明的心情。

四、结论

电影艺术家赋予影片更高层次的文化内在涵义,通过色彩暗示引导观众心理。越来越多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渗透着我们的民族特色,给观众以深层的文化思考和审美观念,也给电影色彩赋予了更深的美学意义。中国影片艺术也逐渐形成了走向成熟色彩观念的趋势。

作者:苏晨辰 单位:大连艺术学院


更多管理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色彩基调影视作品论文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88078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城市规划 养猪电热板

相关论文
相关学术期刊
《教育学文摘》 《花城》 《时代英语》 《江汉论坛》 《水上消防》 《语文教学通讯》 《现代中文学刊》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中国电影市场》 《公路交通科技》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