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社会主义的服务型领导就是坚持以人民的利益至上,在法律的框架内充分满足人民的需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的领导活动和认知行为。通过制定目标规划、科学决策、建立科学合理的组织体系,创建组织文化、正确选人用人、建立完备的奖励激励体系和监督控制体系体现服务型领导的内涵。
关键词:服务型领导;内涵;服务内容
虽然西方提出的服务型领导也是以服务为核心价值观;也是为适应时代对领导方式进行变革的要求而产生的;也是民主思想在领导领域的深刻体现;也是知识社会对领导要求的体现。这些特点与我国研究和重构的服务型领导存在着的一致性,对于重构社会主义的服务型领导无疑具有借鉴价值。然而,以马克思主义的公仆理论、为人民服务理论为基础形成的社会主义的服务型领导与西方提出的服务型领导二者在理论内涵、实践基础、对象和目的、具体要求和影响效果等方面具有显著的差异[1]。掌握社会主义服务型领导的内涵及特征,是确立正确的领导服务理念,重构社会主义服务型领导的前提和条件,也是实现领导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基础。
一、社会主义的服务型领导的内涵及特征
社会主义的服务型领导产生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与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公仆理论、毛泽东为人民服务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领导的本质和领导的目的。它强调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切权力都是来源于人民,领导干部手中掌握的各种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这些权力只能是为人民服务的工具;为人民服务既是领导者的责任也是义务;既是社会主义领导活动的核心内容也是公职人员的行为准则;社会主义社会的领导者是为社会本身负责的勤务员。这充分说明社会主义的领导者与被领导者是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平等关系。社会主义的服务型领导要求坚持以人民利益至上,树立以人为本的“民本位”理念,遵循“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并以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领导决策正确与否的评判标准,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社会主义的服务型领导具有明显的特征,表现为:第一,职能性。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领导者的根本职责,既不是附加的、额外的要求,也非只是出于领导者的主观愿望、奉献精神。而是由于这是由党和国家的性质、人民的主体地位决定的。我国宪法第二十七条第二款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经常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为人民服务。”这说明为人民服务不仅是我国各级领导干部和政府公务员的道义责任,而且是必须履行的法律义务。第二,整体性。从服务主体来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仅是对领导者个体的要求,更是对领导机关、领导集体的要求;不仅是领导者个体的责任,更是领导机关、领导集体的责任。从服务客体来讲,社会主义的服务型领导是为人民的整体利益服务的责任领导,而不允许只为群体中的少数人或个别人的利益服务。同时也说明,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群众的局部利益同全局利益从根本上讲都是一致的。因此,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的领导要顾全大局,正确处理好局部群体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关系,不允许打着为本单位群众谋利益的幌子而损害社会或其他群众的利益。第三,自觉性。历史经验表明,权力往往是腐败产生的根源。受中国封建文化的影响,“官本位”思想在人们心目中仍有残留,以至于“当官”的优越感和“上、下级关系”的观念总是在为民服务的过程中表现出来。这不仅影响了服务的质量,也影响了领导和民众的和谐关系。社会主义社会领导的权力来源于人民,为人民服务、做人民的公仆是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这就要求把为人民服务、做人民的公仆变为领导的自觉意识和自觉行为。从社会主义的服务型领导的形成基础和内涵特征可以看出,社会主义的服务型领导的概念界定,既要符合领导的基本概念,又要突出领导以服务为特点的职能;既要充分体现社会主义领导的本质属性,也要反映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辩证关系;同时,领导服务并不仅仅是服务,也应反映权、责、服务的统一。因此,社会主义的服务型领导就是坚持以人民的利益至上,在法律的框架内充分满足人民的需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的领导活动和认知行为。
二、服务型领导的服务内容
1.目标规划服务
制定目标规划是社会主义服务型领导的重要职能,也是政府各部门领导的主要任务。其主要包括制定和执行路线、方针、政策,确定发展目标,制订发展规划,为被领导者指明前进的方向等方面的服务。发展方向问题是关系到广大人民利益的重大问题,也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兴亡的重大问题。中央的方针和政策往往是纲领性文件,各地区的政府及其各部门的领导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职责范围和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及环境条件,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主持制定出能反映自身特色的使命、愿景、核心价值观及战略发展目标。并根据环境、形势的发展,对既定的目标和使命作出适时的调整,带领人民群众努力实现发展目标。
2.科学决策服务
决策是领导工作的重要内容。领导在行使决策权时,要注意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充分考虑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并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从群众的利益出发,广泛征求人民群众的意见,既要对客观环境的历史和现状进行认真分析,又要根据领导环境的变化规律,对未来领导环境的发展进行科学的预测。善于在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及时迅速地发现问题、分析形势,对自己职权范围内的重大事情准确判断,大胆决策,并落实具体实施计划,使领导活动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
3.组织环境服务
政府各部门的行政领导要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管理等各个方面贯彻执行党中央或上级的方针政策,并据此制定本地区、本部门的战略发展规划,监督并执行本层次领导的决策,使这些战略规划和任务得以顺利实施,营造良好的组织环境是必不可少的。第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组织体系,合理配备人员,制定周密的计划;建立各种行为规范,特别是带有全局性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是保证决策方案顺利实施和目标实现的重要措施。使整个领导活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第二,以组织文化来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组织文化指的是一个组织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中形成的某种有特色的文化积淀,包括该组织的独特的价值观念,管理思想、传统习惯、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等。组织文化能够增强组织人员的目标意识,引领其思想和行为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因此,领导者要善于建设组织文化,积极倡导和营造积极向上的组织文化氛围,为组织内全体成员创造公平竞争、施展才华的环境和机会。第三,要提供协调沟通方面的服务。所谓协调就是从实现目标和决策方案的整体需要出发,科学合理地组织安排好人力、物力和财力,及时妥善地协调好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以及工作人员之间的关系,成功有效地解决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排除各种矛盾和障碍,使整个管理系统密切配合,协调运转,高效工作。
4.选人用人服务
正确用人是领导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政之要,惟在得人”[2]。领导者首先要有识才之眼,育才之方,举才之德,用才之能,容才之量,护才之胆,善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帮助组织成员找到与其能力、个性相匹配的岗位,制定合理的个人发展目标,继而帮助他们寻找实现目标的最佳途径。领导者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唤醒人的主体意识,重视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能,激发人的智慧,提升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群策群力,集思广益,使领导者和被领导者在组织使命、愿景和战略目标上达成一致,才能有力地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5.奖励激励服务
人们的工作动机、个人需求往往随时间和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以至于造成工作主动性、积极性的变化。通过各种激励手段,满足工作人员的合理需求,以激发全体人员自觉地把才能和精力投入到实现工作目标上来,也是领导者的重要职责之一。因此,要求领导一方面要经常深入群众,了解他们的疾苦和需求,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尽量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另一方面,也要建立健全一整套具有激励作用的绩效考评体系。奖勤罚懒,奖优罚劣。此外,要特别注意榜样的作用,作为领导者本身,应通过自己的崇高威望、丰富的知识、卓越的能力和优良品行感染并影响周围的人,赢得组织成员崇敬、信任和忠诚。影响全体组织成员为实现组织目标努力工作。
6.监督控制服务
监督控制是保证决策计划得以正确实施的重要手段,有效的监督和控制,有利于形成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有利于营造公平的氛围,有利于创造一个团结向上的组织文化。通过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提高组织内职工群众的参政议政能力,保证领导不滥用职权,起到防微杜渐、防患未然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雪影,白立娟.论邓小平与格林利夫“领导就是服务”思想[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4):73-74.
[2]谢宝成集校,吴兢(撰).贞观政要集校[M].北京:中华书局,2003:383.
作者:王爽 单位: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