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课程是信息时代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以其“短”“小”“精”“活”的特性为教师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探索教育均衡发展搭建起新的平台,在教育领域得到广泛关注和快速应用,成为语文教学模式改革的积极探索和创新尝试。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这种新的教学方式,促进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适应整个语文教育发展的要求,显然已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因此,为探讨初中语文微课程的设计模式、策略、内容以及在教学中的应用等问题,我主要从以下几点做了尝试,希望能给大家提供参考。
一、初中语文微课程设计要注意的原则
(一)完整性
微课程虽然同普通的语文教学相比,有一定的科技性、灵活性,但它和普通的课程教学一样,也要遵循一定的完整性,也就是说它的内容要包括:目标的设立、内容的编排、过程的建立、情景的设定、后期判定与评价等设计流程,让整个课程显得更流畅、更合理、更科学。但微课程教学和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还是有一定的特殊性,因为它更多的是借助网络科技实现教学目的。所以,在评价与判定方面相比传统课程要有一定的难度。并且学习后的测评系统,对于语文微课程来说又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它有助于教学内容的反馈,以及师生之间的沟通。
(二)规范性
虽然微课程比普通的课程要灵活多变,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在时间长短上却有严格的要求,不能为了讲清一个知识点或者加上外延的知识,讲上二十分钟甚至半个小时。微课程的优点是不需要在讲课过程中停下来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只用短小的微课程视频,就能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在设计微课程时,选的背景图片和整体结构都要与所讲内容相适应,都要满足看和听这两个主要的功能,因为这些细微的差异可能对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都会有所影响和干扰。当然,作为贯穿整个微课程的要点,微课程的语言设计标准也很重要,因为语言对整体构架起着支撑和连贯的作用。微课程中所应用的语言不但要流畅、规范的普通话,而且还要简短、精确,达到一针见血的效果。我们知道,优质的微课程,不但对知识的传授有一定推动作用,而且对学生创新思维的挖掘也大有助益。
(三)系统性
微课程虽然有短小、针对性强等特点,但老师在设计微课程时还要根据知识内容的特点和细节进行仔细的推敲,让整个课程除了完整性还要有知识的系统性。所以,在对微课程进行设计时,无需像普通课程那样明确地划分出不同个体,微课程只要逻辑相依,把各个知识块之间的网状系统连接成有机的整体结构,使学生便于掌握和理解就好。这对于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接受更多知识,对知识进行系统接纳很有帮助。
二、初中语文微课程应用的作用
初中语文不仅包含了较多的知识层面,而且在学习过程中,还能使学生很好地受到崇高品质的感染和熏陶,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初中语文的学习过程中,课内课外知识的吸收对提高语文综合成绩是非常关键的。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提高其交流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微课程就成了教学的新宠。确实,微课程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也改善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过程,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都有所提高,对初中语文高质量的教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一)提高了教师教学效果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对学生传授知识完全依靠教师个人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进行传授,并且为了让学生易于理解,教师在讲解重点、难点、疑点前还要根据内容进行适当的铺垫,这无形中占去了宝贵的课堂时间。遗憾的是,有时候还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微课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引入,不仅节约了课堂有限的时间,对所学知识进行有效的整合和完善,还能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从而活跃课堂气氛,使教与学紧密结合,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对提高学生思维创造能力有很大帮助。
(二)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我们知道在传统思想的影响下,固有的教学模式总是循规蹈矩,比较单一,会让学生感到无聊、乏味,甚至渐渐对语文学习产生逆反和抵触心理,严重阻碍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思维发展和创新能力,影响了学生的语文成绩和教师对教学任务的完成。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设计加入微课程,将有效地化解这些问题,并利用更多直观的内容,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把无聊的要点趣味化,把宽泛的知识面进行整理、完善,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接纳效率,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引进微课程教学是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教师在设计微课程时,只要注意课程的完整性、规范性、系统性,并从综合整理知识、激发学生兴趣出发,在制作教学PPT、视频音频的播放时根据注意事项严格把握,就能达到微课程教学的预期效果,达到教与学双赢的目的。
作者:张洁 单位:兰州市第三十四中学